首頁 古代言情

漢宮驚云2

第七十七章、宮變(四)

漢宮驚云2 壺中慢 3011 2017-07-20 07:11:02

  多謀善斷的定陶太后見王政君說得有板有眼,由不得自己不聽、不信,但理智告訴自己決不能讓王太后占上風(fēng),不然局面無法把控,于是淡淡一笑道:“歷朝歷代,李代桃僵的事件層出疊見,陛下已經(jīng)駕崩,有沒有這個皇子存在,已經(jīng)死無對證,太后娘娘不會忽悠諸位大臣,隨隨便便找個年齡相近的孩童,想以假亂真、瞞天過海吧?”王太后胸有成竹,聲音有力道:“真金不怕火煉,妹妹既然不信,不妨當(dāng)場驗一驗吧!”

  定陶太后湛然一笑道:“驗是自然要驗,只是如何查驗,不能由著太后娘娘說了算,否則結(jié)果如何能然眾人心服口服?”王太后沒好氣道:“皇子是不是陛下的親骨肉,看看相貌是否酷肖,不就能讓大家信服?何至于打攪陛下呢?”定陶太后定然一笑道:“物有相似,人有雷同;萬一太后娘娘不知從哪里找來一個以假亂真的皇子,相貌與陛下大同小異,我們究竟是信不信呢?信的話,未免過于草率;不信的話,太后娘娘又該說我們肆意尋事,無事生非!”

  王太后強壓火氣道:“那妹妹想怎么個驗法?”定陶太后斬釘截鐵道:“為了確?;适已y(tǒng)純正,只怕要冒犯陛下遺體,拿銀針挑破陛下玉指,當(dāng)場滴血驗親!”王太后一臉生氣道:“此法斷不可行,陛下已經(jīng)歸天,滴血驗親,無疑會損害陛下龍體;孤只有這麼一個皇子,他好不容易獲得一些清凈,孤絕對不允許你們破壞陛下的遺體,攪擾陛下的安寧!”

  定陶太后頓時找到突破口,得意洋洋道:“如若姐姐覺得此法行不通,那妹妹只能遺憾地告訴姐姐,皇子真假不明,為保大漢江山穩(wěn)固,孤絕對不會允許江山假手,朝代換姓!”

  一番爭鋒相對之后,王太后有些招架不住,漸漸落于下風(fēng),此時王莽雄姿勃發(fā)從宮門外大模大樣走了進來,眾人聽到城門的開啟聲,齊刷刷將頭望了過去,只見一襲白衣素裹的王莽手上牽著一個長得圓乎乎的三歲孩童,原本寂靜無聲的現(xiàn)場不禁漸漸騷動起來。定陶太后遠遠望著一個胖墩墩的孩子映入眼瞼,近處一瞧,果然有成帝小時候三分模樣,又望了望胸有成竹的王太后,定陶太后一下子跌倒谷底,心中絞痛。臨到跟前,王太后鳴鳴得意道:“可憐孩子,快快過來,讓皇祖母好好瞧一瞧你!”

  皇子一直無名無姓、無親無故,驟然聽聞自己是龍子鳳孫,除了驚訝不已,更多的是發(fā)自肺腑的欣喜愉悅;聽到王太后招呼自己,更是喜氣洋洋跑到王太后身邊,黏著王太后靦腆地喊祖母,王太后瞧得皇子不認生,煞是可愛,臉上的魚尾紋藏也藏不住,一股腦兒全部顯露在外。王莽在進宮路上已經(jīng)聽說定陶太后有意滋事,于是站在前面振臂道:‘微臣拜見太后娘娘!拜見定陶太后!剛才微臣不慎聽到定陶太后說皇室血統(tǒng)必須純正,還要驗明正身,微臣雖然覺得雖然覺得損傷陛下遺體有失天理,但是為了讓文武百官心悅誠服,確實是必須而為!’

  定陶太后滿眼欣賞道:“還是大司馬懂得大局,反正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太后娘娘又有什么好擔(dān)心的呢?只要驗一下,確認是陛下的親生骨肉,孤與百官還能不認賬嗎?自然是會心甘情愿把皇位讓給名副其實的皇子鳳孫!”王太后意外地看了王莽一眼,然后滿眼凄涼地對著定陶太后說:“事已至此,孤再阻攔,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既然妹妹說,只要皇子身份屬實,立馬將皇位傳給皇孫,真耶假耶?”

  定陶太后回之一笑道:“姐姐盡管放心,妹妹雖不比男子一言九鼎,但也是信守承諾的人,只要姐姐同意滴血驗親,妹妹一定信守承諾,說到做到!”王太后無可奈何,語氣哀慟道:“開棺,取血!”文武百官見王太后滿臉不忍,定陶太后一臉得意,感覺自己夾在中間,甚是為難,于是紛紛跪下,王振戰(zhàn)戰(zhàn)兢兢手捧一只陶碗,小心翼翼等著羽林衛(wèi)開棺,然后謹慎小心刺破成帝手指取血,王太后滿心悲痛地捂住了皇子的眼睛。

  王振將摻有成帝鮮血的清水雙手捧著送到王太后面前,王太后猶豫再三,最終把皇子推到眾人面前,王振掏出銀針,輕手輕腳刺破皇子手指,只見皇子手指漏了一個小口,皇子因為人多嚶嚶哭泣,王太后著急瞧過去,皇子手指尖慢慢滴下一滴鮮血,王振匆匆忙忙端著陶碗接住,而后伸腦袋查看滴血驗親的結(jié)果,只見兩股鮮血在碗里分別涌動,就是合不到一塊。

  定陶太后慌慌忙忙走上前來,看到兩股鮮血匯聚不到一塊,沾沾自喜道:“滴血驗親的結(jié)果顯而易見,兩股鮮血不相融合,證明眼前這個孩童絕非陛下親生,真不知道太后娘娘是從哪里找來這樣一個三歲孩童,糊弄文武百官?”班恬知道皇子尚在人世,而且眼前孩童只三年不見,模樣與當(dāng)年還有幾分相似,頓時感到一籌不展;四下望時,微風(fēng)習(xí)習(xí),白布飄飄,文武百官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瑾娘輕聲輕語道:“真沒想到,陛下的葬禮上還會有這麼大的風(fēng)波!”班恬淺淺一笑,沒有回話。

  王太后一連三日沉湎于失子之痛,今日好不容易知道自己還有皇孫,勉勉強強高興幾刻,突然之間被人告知皇子冒名頂替,先是回頭看了一眼王莽,瞧王莽給出一臉肯定的表情,轉(zhuǎn)過身來對著定陶太后氣憤道:“滿嘴胡說,皇子是孤親自救下,也是孤秘密吩咐巨君帶到宮外撫養(yǎng)長大,怎么可能是假冒頂替?妹妹,孤知道你野心勃勃,居心不良,可是陛下后裔不多,就這一個獨苗,妹妹也要趕盡殺絕嗎?”

  定陶太后眉飛色舞道:“姐姐,不是妹妹不通情理,實在是姐姐太膽大包天,當(dāng)著文武百官的面就想以假代真!姐姐也不想想,陛下可是你親兒子,陛下剛剛駕崩,太后娘娘就從民間巷陌,找來這么一個非親非故的人來繼承皇位!欣兒雖說不是姐姐撫養(yǎng)長大,好歹他與陛下也沾親帶故,將來繼承皇位,總不會不善待姐姐!姐姐又何必大費周折,鬧出這麼一出笑話呢?”

  王太后窘迫到了極點,說不出話來反駁,只好保持沉默,底下的文武百官竊竊議論起來,定陶太后乘勢發(fā)力道:“今日天地同鑒,百官俱在,大家看得清清楚楚,太后娘娘狡詐多端,想要以假亂真!孤相信大家都是一心一意效忠大漢王朝,心里絕對不想讓大漢王朝,斷送在一介無知婦人手里!”

  王莽回頭一望,文武百官紛紛點頭稱是,不禁失望透頂,定陶太后繼續(xù)推心置腹道:“且不論皇子是個假冒的;即便他是皇子鳳孫,以他三歲年齡,幼童心智,大家覺得他能勝任皇位嗎?到時候,主弱上強,太后把持朝政,朝廷究竟是聽從陛下的號召還是太后娘娘吩咐?大家心里都清楚婦人當(dāng)?shù)赖慕Y(jié)果,宣后亂秦、呂氏危漢,大家雖然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但耳聞多年,也算歷歷在目吧!”

  定陶太后的兄長馮野王隨聲附和道:“宣后主掌秦政,主少母壯,獨居驕蹇,**自恣,壓制王權(quán),任人唯親,舉人不賢,造成秦王處處掣肘,進退不得;呂后攝政,志懷安忍,性挾猜疑,置鴆齊悼,殘彘戚姬,諸呂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菹醢,支孽芟夷,以致惠帝最后壓抑而死!縱觀歷朝歷代,主少母壯哪有國家不亂,政局不動的?”王太后淡然一笑,有意無意瞥了王莽一眼,王莽走出來道:“馮野王此言差矣!宣后雖然專權(quán),卻東益地,弱諸侯,為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打好基礎(chǔ);而呂后臨朝稱制,使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wù)稼穡,衣食滋殖,也正是因為呂后專權(quán),才使得萬民休養(yǎng)生息,天下垂拱而治!”

  馮野王急急忙忙打斷王莽,道:“大司馬好似言之鑿鑿,卻每句話都偏離正軌;敢問大司馬,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讓秦王情何以堪?呂后置鴆齊悼,殘彘戚姬,孝惠崩殞,其哭不悲,這樣心狠手辣的女人,算不算禍國殃民的妖孽?如若大司馬連這些正史記錄,都能一筆抹殺,那老夫真是無言以對!”

  王莽自知理虧,憋了半日也憋不出一句話來,定陶太后緊隨其后道:“孤知道大家心存芥蒂,害怕往事重蹈覆轍,所以孤今日立下重誓,此生此世,絕不干涉欣兒處理朝政!就連欣兒本人,也會鄭重承諾,絕對不會任人唯親,禍亂朝堂!”

  文武百官長久以來被王家逼得喘不過氣,如今聽聞定陶太后撒手朝政,不許外戚干政,一個個心花怒放,紛紛跪下道:“恭迎新帝登基!恭迎新帝登基!”定陶太后見大事可成,對著滿眼失望的王太后得意一笑,中郎將看著無知皇子,懵懵懂懂站在臺上,不知何去何從,猛地抬起右腳,使勁一踢,皇子應(yīng)聲落地,鮮血從嘴角蔓延,王太后死死用右手掐著左手,定陶太后洋洋得意扯著定陶世子劉欣從王太后眼前飄過。

  然后,文武百官高聲齊呼,迎接新帝登基,王太后無限失望對著王莽,王莽知道塵埃落定,再無轉(zhuǎn)機,只能暗自嗟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