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灼的失誤在于在對自己的連環(huán)馬軍太過自信,和韓滔各帶著五隊連環(huán)馬軍就敢上來橫沖直撞,離后面的步軍隔的太遠。
呼延灼想著和韓滔各以500人沖垮掉梁山的前軍,待梁山全軍陣亂,再全部壓上,但沒想到他和韓滔的500連環(huán)馬軍,一進蘆葦荊棘林就被鉤鐮槍收拾了大半。
要不是呼延灼武功高強,早被撓鉤鉤了去,韓滔就悲催了,在荊棘林中直接被鉤住,被梁山軍馬活捉了。
呼延灼是沙場宿將,知道此時如果能急轉(zhuǎn)回去和剩余的連環(huán)馬軍和步軍匯合,還有和梁山軍馬剛正面的機會!
但晁蓋不給他機會。
高手對陣,一個小失誤就會葬送勝利。
雖然晁蓋算不得高手,但他身邊有這么多能拾漏補缺的兄弟,做出這點應變不難。
在呼延灼和韓滔各進蘆葦荊棘林后,欒廷玉、李應等十隊人和中軍精銳,分成兩隊,朝兩人快速收縮包圍圈。
晁蓋給的命令是,“不使呼延灼回轉(zhuǎn)和后軍匯合,如有被呼延灼正面突圍步隊,全隊立斬不赦!”
呼延灼雖然武功高強,但梁山一個步隊有將近300多人,300個人如果都能被呼延灼打穿,這300多人活著也沒什么意思了。
呼延灼看到欒廷玉、林沖等大隊人馬圍了過來,就知道突圍過去和后軍匯合已不現(xiàn)實,只能往縱馬喊殺聲較弱的東北方向突圍。
呼延灼一跑,晁蓋就讓梁山全軍大喊,呼延灼棄軍逃跑,韓滔被抓,剩下的官軍群龍無首,陷入混亂,不戰(zhàn)自潰。
呼延灼死命狂奔,中間雖然有梁山人馬殺上前來,以放箭遠射位置,但沒有對呼延灼趕盡殺絕的意思。
就在此時,遠處觀戰(zhàn)的吳用很是不解問晁蓋,“兄長,你為何要放呼延灼往東北方向去?”
晁蓋笑道,“軍師說呢?”
晁蓋一想東北方向,突然明白了什么,再看晁蓋時有點敬畏了,這次他都沒晁蓋想的遠。
呼延灼無心戀戰(zhàn),揮舞著雙鞭開路死命狂奔,此戰(zhàn),呼延灼大敗虧輸,跑的時候,身邊連個親兵都沒有,正是,
十路軍兵振地來,將軍難免剝床災。
連環(huán)鐵騎如煙散,喜得孤身出九垓
晁蓋沒有弒殺的癖好,對剩下不戰(zhàn)自愧的官軍以勸降為主。
事實說明,北宋軍人的榮譽感并不是很強,剩下的官軍大多數(shù)都降了。
此戰(zhàn)下來,呼延灼帶來的三千連環(huán)甲馬,1000連環(huán)甲馬被鉤鐮槍撥倒,損了馬蹄,剝?nèi)テぜ?,把來做菜馬食;剩下的1900多都是好馬,牽上山去喂養(yǎng),作戰(zhàn)馬。
五千步軍,少部分想去追隨呼延灼被殺傷,一部分趁亂逃跑,最后被俘的有近4500多。
咳咳,死傷士兵中有三十多人死在了李逵的雙板斧中。
當然嘍,李逵的恐怖式砍人把一眾官軍給嚇傻了,很是促進了官軍投降的速度。
此外,梁山之前被呼延灼捉拿去的馬匹和梁山軍士,全部奪回來了。
同時,晁蓋本著設備利用最大化的原則,把呼延灼大軍的寨柵盡數(shù)拆了下來,準備在水泊內(nèi)搭蓋小寨和建造房屋。
當夜,晁蓋率領全軍回到山寨。
大捷當有大賞,此夜是為不眠夜,為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之夜。
晁蓋特意讓人把彭玘和凌振倆也請來了,待眾人到齊后,湯隆押著韓滔上來了。
當然,押韓滔過來是晁蓋的主意。
晁蓋親自給韓滔解了綁,并說了幾句客套話,大意就是你我戰(zhàn)場上可廝殺,但場下也可以做朋友之類的。
韓滔敗軍之將,對晁蓋硬不起來,但一看到凌振就怒了,指著凌振罵道,“無恥小者,想呼延將軍如此看重你,沒想到你轉(zhuǎn)眼就幫著敵軍對付呼延將軍?!?p> 一聽他的話,李逵就怒道,“你這敗軍之將,上了我梁山聚義廳怎敢瞎咋呼?再咋呼,我的板斧饒你不得?!?p> 凌振本來受困梁山憋了一肚子氣,當即哼道,“韓將軍,失敗不可怕,但失敗了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就不好了!”
晁蓋笑道,“韓將軍多想了,凌振將軍這幾天只是在山上做客,并未參山寨與對官軍的作戰(zhàn)行動。”
韓滔有點怵李逵,也不好懟晁蓋,不知道該說什么了,把頭往上看空氣了。
三位被抓的官軍將領到齊,又到勸降時,晁蓋笑道,“我梁山真誠邀請三位將軍加入我山寨坐一把交椅!”
“凌振將軍,可為山寨火炮營頭領,并領山寨火炮督造事宜!”
“彭韓兩位將軍,可為馬步軍頭領!”
“我知道三位顧慮什么,直說吧,無非就是嫌我梁山兄弟貼著匪寇標簽,不好聽!但我可以告訴大家,我梁山匪寇標簽總有一天會脫掉的。
“脫掉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種就是大家熟知的招安!”
“如果有一天,朝廷愿意真誠招安我梁山,我梁山自當歸順朝廷。那時,我保舉諸位兄弟得到官身?!?p> “三位將軍打了敗仗,依照朝廷律令,此時回去免不了要吃官司,弄不好要刺配苦寒之地,諸位都是好漢倒也不怕,可是這么一來就苦了你們的家眷?!?p> “三位只要加入我梁山,幫著梁山發(fā)展壯大,待到我梁山實力雄厚得朝廷招安,諸位隨我梁山一起光明正大的回到朝廷,豈不美哉!”
晁蓋純屬瞎說,他哪知道朝廷什么律令,他只知道北宋軍人地位低,別說打了敗仗,打了勝仗都經(jīng)常沒好果子吃。
他這么一說,凌振動心了,他敢肯定這會他回去沒好果子吃,剛剛韓滔說他幫梁山對付官軍他就知道不妙了。
既然韓滔這么想,其他人也會這么想,而且事實也是,像他這種非主流將軍最適合打了敗仗背鍋了。
凌振率先出陣問道,“晁頭領真有率梁山歸順朝廷之意?”
晁蓋笑道,“只要朝廷真誠待我梁山,我梁山可歸順朝廷!”
很多人此時并沒有注意到晁蓋口中的真誠二字,除了林沖、吳用、公孫勝,李逵當即站出來噴道,“哥哥,招什么安?你何不率俺們殺向東京,奪了皇帝的寶座!”
好吧,晁蓋有點理解傳統(tǒng)水滸世界中宋江會煩李逵了。
麻蛋,我這在招降忠于朝廷的敵將呢,你在這拆我臺,晁蓋當即怒道,“鐵牛休得胡說!”好吧,晁蓋一怒連李逵的外號也叫出來了。
李逵被晁蓋瞪了一眼,悻悻然的回了自己的位置,沒敢再吭聲,之前晁蓋對他都是和顏悅色的,突然瞪著他,他真有點害怕了。
得到晁蓋的答復,凌振單膝下跪道,“凌振愿加入梁山,跟隨晁蓋哥哥壯大梁山?!?p> 晁蓋笑著來到凌振身邊將他扶起。
這時,彭玘也單膝下跪道,“彭玘愿加入梁山,為晁蓋哥哥牽馬墜蹬!”
好,只剩韓滔了,韓滔不像凌振和彭玘在山上待了這么久,沒有受到梁山充滿朝氣活力的氛圍感染,沒兩人這么容易下決心。
李逵又站出來,“我說你這廝怎么回事,你的兩位同伴都降了,你墨跡個甚!”說完,李逵擺出一副你不投降我要撕你的樣子。
韓滔白天見過李逵砍人的樣子,當即就怕了,有點不情不愿的單膝下跪道,“韓滔愿加入梁山!”
“好,好,好!”晁蓋連叫了三聲好。
晁蓋的心態(tài)也慢慢在變,從一開始的抵觸招安兩字,到后面的有條件接受。
為了招納到更多的人才,招安這面旗他得豎著。
不管他愿不愿意承認,此時的大義仍然在朝廷一方,雖然它腐朽不堪。
當然,大義隨著歷史的進程會變化,只是晁蓋能把握到變化中的機會嗎?
晁蓋心里大致有點譜,但要有這點譜,事情得一件一件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