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
一處不知名的海域之下。
金碧輝煌,氣勢磅礴的水晶宮內。
東海龍王敖廣,神態(tài)威嚴,氣度沉凝,端坐于龍椅之上,輕輕拿起一個酒樽。
玉階之下,躬身侍立著龜丞相。
敖廣先飲了一口酒,吩咐道:“愛卿,近三月之內,無論暗涌洋流,還是風勢云霧,盡皆為東南之序。”
龜丞相聞言,就是勸諫道:“陛下三思吶,而今正值我東海億萬水族,東行繁衍生息之際,如此命令,實在有失考量?!?p> 敖廣也不多言,伸出一只手指向虛空某個方位指去。
苦笑一聲,神色無奈道:“那處,有一位大神圣者,親自授命,我等不得不遵?!?p> 龜丞相神色驚異,顯然知道龍王所指是誰。
長嘆一聲,躬身道:“老臣這就派出巡海夜叉和分水將軍,去操辦此事?!?p> 猴王一路之上,只覺時來運轉,自登木筏子后,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
正是南贍部洲地界。
持蒿試水,偶得淺水,棄去筏子,跳上岸來。
他見人人身著衣衫,低頭再看自己,心中就無端起了一絲羞恥之心。
經過一處村莊,偶然走過一根竹竿下,取過不知誰家晾曬的灰布衣衫,披在身上就走。
這是一個農婦見到衣衫被盜,就是大呼道:“有賊啊。”
猴王身形快捷,不一會就留下一道矯健的背影。
僅留身后,聞聲趕來的一群拿著木棒和鋤頭的農戶,跺腳揚臂,徒呼奈何。
猴王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東部沿海州縣閑逛,學人話,習人禮。
一心訪問仙山古剎,覓個長生不老之方。
這日,一處酒肆中。
猴王悄悄爬到屋上一道房梁,兩只耳朵豎起,仔細聽著下方之人的酒后閑聊。
他一路之上,在酒肆飯館內,久作梁上之猴,可謂經驗豐富。
蓋因……不僅這里吃喝不愁,而且消息眾多。
他先前所訪的一些有著神仙洞府流傳的地方,大半也都是從這樣的魚龍混雜的地方聽來。
這時,他聽了一陣,感覺并沒有什么有用的消息,正待帶著失望之色離去。
這時,一個拄著棗木拐杖的滄桑老者,在一個小女孩兒的帶領下,來到酒肆內。
在一方木桌后,張口說起書來。
猴王心中一喜,他知道這些說書人,走南闖北,見聞廣博。
說不得,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一時間,也就沒有離去。
說書人這時輕敲驚堂木,聲若洪鐘道:“諸位看官,今日小老兒不說那才子佳人,亦不說王侯將相。只說那江湖異人,風流劍俠?!?p> 眾人聞言,皆是停下手中酒著,豎耳細細傾聽。
“有道是,【桃李春風一杯酒,微雨浣花劍閣樓,但遇江湖不平事,天外飛劍斬人頭?!?p> 小老兒且說一說,這浣花劍閣之主,北俠的事跡……”
眾人一聲齊聲喝彩,等待那說書老者,喝口茶潤過嗓子,娓娓道來。
這老者口才端是極好,滔滔不絕。
將那聲名鵲起的北俠以及劍閣之人,五年來如何在青徐之地,行俠仗義,抱打不平,掃平山匪的事跡說得是引人入勝。
直聽得一眾酒客熱血沸騰,恨不得以身相代。更有甚者,一個喝多了的樵夫大漢,紅著臉膛,大聲高呼緣鏗一面。
猴王也是聽得津津有味,并非是其對異人俠客的事跡,感到多么稀奇振奮。
而是,老者將那位北俠吹噓的天上地下,舉世無雙。
更有……什么一道白虹劍光,自千里而來,倏而一圈轉過,奸惡行兇之人,大好頭顱已然不在項上。
直聽得猴王目眩神馳,心神激蕩。金色猴毛下的靈動眼眸,微微轉了幾轉,似乎起了某種心思。
隨著說書老者一聲驚堂木拍起。
高喝道:“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酒館之內,客人都是齊聲喝彩,賞錢接二連三地向臺上的空地拋撒。
說書老者和小女孩兒,撿過一文文銅錢,放入口袋。再作了個羅圈揖,便拄著棗木拐杖,在小孫女的攙扶下,出了這家酒館。
未及走過多遠。
一道略帶著幾分古怪的聲音在爺孫二人身后高聲響起。
“老先生,且慢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