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傳來的捷報讓淮南上下歡欣鼓舞,不過楊渥對這些卻是早就有所預料,與歷史上發(fā)生的并沒有多大變化,所以他并不感到有多興奮。
青州那邊,王茂章雖然與歷史上一樣大敗朱友寧,但隨著朱全忠得知消息后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前來征討,使得雙方實力差距拉得太大,王茂章再怎么能打也不可能產(chǎn)生奇跡,所以最終的失敗依舊不可避免。
而李神福那邊,隨著成汭迅速敗亡,荊襄原本的勢力平衡被徹底打破,原本實力較弱的幾個藩鎮(zhèn)將會展開角逐。而如今淮南的勢力還不能投放到那里去,只能看著當?shù)貏萘Φ慕侵?。而按照歷史的發(fā)展,最終崛起的應該還是馬殷。
楊渥不知道成汭若是不亡的話對淮南是不是會更好些,但他知道,馬殷的崛起卻是對淮南最不利的局面。歷史上,淮南最終未能統(tǒng)一南方,就是在錢镠和馬殷這兩處地方碰了壁。
與錢镠一樣,馬殷也是一心保境安民,他建立的楚國雖然進取不足,但自保卻足夠了,直到數(shù)十年后馬殷離世,他的幾個兒子為了爭權內(nèi)發(fā)生內(nèi)亂,南唐才趁機滅了楚國,不過沒多久又被馬楚的殘余勢力給趕了出來。
所以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南方的整體局勢并沒有發(fā)生大的偏差,淮南的主要敵人應該還是錢镠和馬殷這兩家。
當然,并不是說這兩個捷報就沒有什么好處,在李神福那邊,隨著成汭的敗亡,杜洪的援軍也就只有朱全忠派來的那支一萬人的雜牌軍,楊渥相信,以李神福的能力應該足夠?qū)Ω端?。而一旦鄂州落入淮南手中,淮南就在長江上游得到了一個重要的門戶,依托這里,淮南才能做到進可攻退可守;再加上已經(jīng)經(jīng)營多年的淮北重鎮(zhèn)壽州,淮南在戰(zhàn)略安全上可以得到初步的保證。
而在王茂章那邊,隨著朱全忠的親自上陣,他的主力也將徹底被王師范牽制住,也就是說,從現(xiàn)在開始直到王師范被徹底消滅,楊渥將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內(nèi)部的整合。
所以在捷報傳來的第二天,楊渥便趁機公布了軍隊整編的具體計劃,準備對全軍進行調(diào)整。
按照計劃上說的,楊渥將會派一批人前往各地對目前的淮南軍隊展開選拔,將那些精銳士兵挑選出來進行整合。為了配合選拔,楊渥專門制定了選拔標準,對士兵的年齡、身體狀況、力量、武藝等等都做了規(guī)定,凡是年齡太小或者太老的,身體有殘疾的,身高太矮的,力量不夠的,武藝不熟的,射箭的準頭太差的等等,只要是不符合標準的,都會編入州兵;而符合標準的精銳則會重新整編,按照軍-師-衛(wèi)-都-營的編制進行編組。
計劃一出爐便引起軒然大波,許多將領當即便跳出來表示反對,其激烈程度比之前徐溫上書提出要搞軍政分離時還要大。
這些反對者們大肆攻擊著這份整編計劃,有的認為如今正是戰(zhàn)時,軍隊不宜作出太大調(diào)整,以免影響前線將士們的士氣;有的認為楊渥的整編計劃提出得太過草率,之前都沒有和大家商量過;還有的干脆就在具體細節(jié)上做文章,專門尋找計劃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不過在眾多反對者的聲音中,也有許多支持的聲音,而且這些支持者大多都是軍中能力較強,功勞較多的將領。
對于這些人來說,都想建功立業(yè),就必須有一支更加強大的軍隊,楊渥的整編計劃毫無疑問就能讓淮南軍隊戰(zhàn)斗力變得更強。
而那些反對者之所以反對,并不是說他們就看不到整編計劃將會帶來的好處,不過這些人或者是能力缺乏,依靠混資歷得以提拔的,或者干脆就是降將出身,考慮到當時的具體局勢才讓他們擔任高位。這些人早已失去了進取之意,只想著就這樣得過且過下去,加上他們大多與楊渥沒什么交情,所以擔心整編之后會將他們手中的軍隊給整沒了,自然會反對。
不過相對來說,支持整編計劃的都是軍中的一些實權將領,比如在廣陵的秦裴、李德誠等,以及遠在外地的臺濛、李承嗣、王綰、張訓、李簡等人,甚至連遠在軍前的李神福在得知消息后也立即上了奏章表示歡迎。這些將領實際上早就覺得如今淮南的軍制有不少問題了,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所以在得知消息后都選擇了支持。
而在反對者那邊雖然反對的聲音很大,但真正拿得出手的將領卻一個都沒有,自然沒法與支持者一方相對抗。
而接下來楊渥又趁機宣布將會成立樞密院和統(tǒng)兵司這兩個衙門,那些不再負責領兵的將領可以安置到這兩個衙門中去。
有了這個安排,那些反對者的聲音進一步弱了下去,最終在那些軍中實權人物的大力支持下,軍隊整編的計劃被通過了,唯一存在疑點需要討論的地方就是,按照的楊渥的選拔標準,只怕淮南軍隊能夠通過考核的連一半都不到,需要降低標準。
對此楊渥的對策是制定一高一低兩個標準,只要能通過較低的那個標準的士兵,就可以進入整編后的新軍,稱為正兵;而能通過較高標準的士兵則被稱為上等兵,享受比正兵更高的待遇。
當然,所謂的低標準也只是相對于較高標準而言的,實際上并不算低,楊渥估計最后能通過低標準的士兵數(shù)量或許只有六成左右。也就是說整個淮南軍隊大約有二十萬,最終能夠通過選拔,編入新軍的兵力或許只有十二萬人左右;剩下的八萬人,尚可一用的將被編入州兵,在地方各州擔任守衛(wèi)工作;而那些老弱病殘較為嚴重的就只能退役了。
不久,那些前往各地負責選拔士兵的使者開始離開廣陵,軍隊整編的事情正式開始。
而淮南上下除了繼續(xù)議論尚未有定論的軍政分離之策外,整編后的軍隊各級將領人選也成了大家議論的重點。
同樣與前些日子徐溫上書時的風平浪靜不同,這一次在各級將領的人選上,眾人表現(xiàn)的非常積極,而節(jié)度使府也變得車水馬龍起來,整天都是前來拜訪的將領們;也只有像臺濛、秦裴等這些資歷、威望、功勞等樣樣不缺,又與楊渥關系親近的將領還能穩(wěn)坐釣魚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