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證道之御劍飛仙

第六十五章:水煉法

證道之御劍飛仙 霧雨風痕 2273 2017-01-19 15:44:40

  五行宗對散修的吸收一直在進行。

  不論來自那里,只要進入齊國境內,那么加入五行宗,對散修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以用五行宗弟子的身份領取宗門任務賺取修行資源。

  也可以跟同門組隊出海獵妖,有門規(guī)約束,相互幫扶著點添一份活命的把握。

  最大的誘惑,自然是用貢獻點換取宗門內藏的各種功法和筑基丹。

  筑基丹,才是吸引散修加入五行宗最大的砝碼。

  散修雖然自由,可修煉生涯艱苦異常。除非是奇遇連連,獲得極品的修煉功法和資源,否則很難有所進益。

  普通散修,大多活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

  殘缺的功法、貧乏的修煉資源、趁手的武器都很難得到、甚至只能盤踞在靈氣淺薄之地苦苦掙扎。

  還得面對隨時到來的世家弟子的欺辱。這才是散修生活的最真實寫照!

  對于西大陸的一眾萬年大宗而言,大部分的小家族,都歸屬散修之列。

  大宗門雖然占據(jù)了絕大部分的資源,卻從未考慮過吸收散修。概因散修九成九都是偽靈根,沒有培養(yǎng)價值。

  偶有三靈根修士,也是小家族中的頂梁柱,全靠他們撐門面,自然也沒機會拜入大宗門。

  對于萬年大宗來說,培養(yǎng)雙靈根或以上的核心弟子才是根本。

  此外,勉強收入門墻的弟子,只能是煉丹、煉器、制符、陣法一道有點天賦的修士。

  而這些弟子,本門弟子建立的家族中就可以找到,沒有必要冒險吸收沒有根基的修士,這樣會帶來管理上的混亂。

  對于五行宗吸收眾多散修的舉措,眾宗門持支持態(tài)度。

  恨不能把所有散修都送到齊國境內,生怕這些散修在凡人世界作威作福荼毒生靈。

  五行宗對凡人的嚴密保護,也是大部分散修不愿歸屬的重要原因。

  畢竟煉氣二、三層的修為在身,就可以在凡人中享受榮華富貴,何必跑到五行宗來受苦受累?

  反正長生無望,享受人間繁華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五行宗大量吸收散修,是希望用散修的力量來擴資源的來源,好讓核心弟子能夠安心修煉。

  只有保證核心弟子能夠快速進階,增強實力,五行宗才能在一眾萬年大宗的壓迫下再度崛起。

  基于這樣一個考慮,五行宗才將權利分散,形成一個扁平構架,也就造就了現(xiàn)在的宗門內部權力格局。

  五行神君若是知道自己勾畫的權利格局被各宗門利用,壓制了主峰弟子。

  甚至,無所不用其極的偷襲、獵殺金丹期五行靈根弟子,是否會后悔設置這樣的權力結構?

  遠離宗門的郝云,接觸宗門事物的層次過于淺薄,還了解不了這些隱秘的爭斗。

  在書院被灌輸了“醫(yī)者仁心”等概念后,便開始兢兢業(yè)業(yè)地做著懸壺濟世的醫(yī)者,每日忙于病患和修煉之間毫不放松。

  有五行神君“法力結晶”相助,五行功法的精進速度比劍訣的修煉速度要恐怖。

  自從得到結晶后,原本白絮狀娑繞在靈海的法力,隱隱有了液化的兆頭。

  若非師尊早有解釋,他甚至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要筑基了。

  按照正常規(guī)律,只有筑基期修士的法力才會液化。

  普通煉氣期修士,只有在煉氣十層或者十二層,將法力液化了才能到筑基期。

  從法力的氣化到液化需要大量的法力,這也是郝云努力修煉,卻進展緩慢的根本原因。

  若是法力沒有液化,而是在原來的氣化狀態(tài)下,他可能早就打通全身經絡,到達煉氣頂峰修為。

  現(xiàn)在看著丹田內圍繞著煞種和結晶的靈海,只能老老實實一點點推進修為。

  不知道是法力過于雄厚,還是五行功法過于神奇,接下來的修煉竟一點瓶頸都沒,兩年時間穩(wěn)步推進到了煉氣十層。

  當然兩年的修煉收獲的不僅是修為,他已經嘗試著煉丹了。

  煉氣期服用的丹藥不需要煉制,只需要將炮制好的靈材按丹方調制好即可。

  需要煉制的初級丹藥是辟谷丹。簡單點講,就是將靈谷、靈材去糟存精,保留最有營養(yǎng)價值的部分。

  有火煉、風煉、水煉等眾多方法可供選擇。

  受靈根所限,他無法靈活操控風煉之術?;馃捰质艿鼗鹣拗坪懿环奖?,只能選擇最耗功夫的水煉之術。

  所謂水煉之術,利用水的特性,用磨、甩、擠、合等方法將各種靈材融成丹藥。

  這種方法施術簡單,考驗的是施術者的耐力和控水術的純熟。

  五行功法的強悍在這點上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郝云可以不停歇地連續(xù)使用水煉之術三天三夜,而不虞法力告急。同時,長時間的煉丹,又推進了控水之術的精進。

  水煉法最好事先選擇采集、煉制一定的水之精華,效果更佳。

  赫赫有名地六陰葵水,用來煉制外傷類靈丹成丹率高,對于成丹的品級也有一定的提升。

  郝云暫時只是磨練基礎丹術,有沒有靈水差別不大。煉制靈水需要筑基期才可行,所以沒費什么心思尋找靈水。

  當他同時可以煉制十顆辟谷丹時,便急不可待地借著請教之名找楊慧燕炫耀一番。

  楊慧燕還以為他沒煉過丹,自然細心講解基礎丹決的運用,順便演示一番,希望他理解的更為深刻。

  郝云當完好學生之后,支支吾吾半天才說明來意,想知道楊慧燕可以一次煉制多少丹藥?

  洞悉了他的意圖,楊慧燕那里還顧得上客氣,隨手要來百份靈材當場演示了起來。

  …………

  郝云逃也似地回到自己房間,發(fā)誓絕不敢再自滿得意,專心打磨煉丹之術……

  連續(xù)兩月的煉制,耗光了帶來的辟谷丹靈材,就連藥王山的辟谷丹煉制也承包了下來。

  經過一番辛苦磨練,才堪堪讓他的辟谷丹煉制,達到一次可以煉制三十顆的地步。

  沒了材料只能將目光轉向其他低階丹藥,不過只能煉制些水煉法可煉制的丹藥。

  主要是因為使用水煉法丹損最低。

  丹損是每個丹師心中的痛,哪怕是最初級的辟谷丹都無可避免地出現(xiàn)丹損的情況。

  煉制的丹藥越是高級,丹損越高。元嬰期高人服用的丹藥丹損最低為七成,大多數(shù)情況下丹損達九成以上。

  靈材的炮制、煉丹步驟的繁碎、煉制過程中靈材能量的不經意爆發(fā)?;蛘?,最為可怕的凝丹環(huán)節(jié)和火候等問題,都可以造成大量的丹損。

  只有一次次地損耗大量靈材,推高丹師的經驗,才能減少丹損。

  數(shù)量眾多的修士,不得不面對靈材越來越稀少的尷尬境地。而靈材等資源大部分掌握在各大宗門、世家手中,價格高昂在所難免。

  也只有大宗門才有能力培養(yǎng)丹師,甚至能煉制元嬰期丹藥的丹師畢生能煉制的同類高級丹藥,也不過聊聊數(shù)爐而已。

  水煉法之所以丹損低,關鍵是靈材融合過程可控,只要耐心足夠,可以選擇靈材能量最為溫和的狀態(tài)凝丹。

  至于凝丹時的成丹率,則要看丹師自身的經驗和天意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