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穿越諸天萬界

第九十八章 丁建陽

穿越諸天萬界 天帝大人 2037 2017-01-06 07:12:40

  第九十八章丁建陽

  陸云見到了丁原。

  并州刺史丁原。

  并州的刺史,看起來是個大老粗。

  沒有什么儒雅氣,只看長相便像一個武人。

  陸云不由想起了《英雄記》的記載。

  丁原,本出自寒家,為人粗略,有武勇,善騎射。為南縣吏,受使不辭難,有警急,追寇虜,輒在其前。裁知書,少有吏用。

  它的文意很直白,說丁原出身寒微,是個“大老粗”,但有武勇,殺敵總沖在最前面,稍知禮節(jié),但沒有當官為政的才干。

  一句話,武藝不錯,但不適合做官。

  今日一見,似乎果然是這樣的人。

  卻在此時,并州刺史丁原開口問道:“你既然為青州一方太守,往并州來所為何事?”

  他的語氣,并不怎么友善。

  而且,一出口,就問到了點子上。

  你這個青州東??さ奶兀艿讲⒅莸拇蟛菰?,究竟有什么企圖。

  雖然是大老粗,卻有著基本的判斷……

  陸云得出了這個結(jié)論。

  至于丁原的問題……

  陸云自不會告訴丁原,我之所以到你這兒來,是想挖你的墻角。

  拐走你的義子呂布,或是拐走你的部將張遼,高順等人。

  陸云沒有開口。

  有小姑娘蔡琰開口。

  “我家老師到并州,是因著我爹爹的意思,見見這里的民風民情?!?p>  小姑娘脆生生道。

  她的聲音很好聽,叫人不由自主生出憐愛,喜歡的感情來。

  丁原面色稍緩,好奇道:“你爹爹又是誰?”

  “我爹爹是蔡大家!”

  小蘿莉一臉驕傲。

  丁原面色頓變,連氣勢也弱了三分。

  蔡大家。

  這個年代,敢稱蔡大家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大儒蔡伯喈。

  大儒一句話,整個文壇都要動一動。

  像邊關(guān)武人如他,天生對蔡大儒這樣的人,最為欽佩。

  甚至聽著蔡大儒的名頭,自身的氣勢也不由弱三分。

  他的刺史一職,也是因著他懂些禮節(jié),才被朝廷認命。

  而他所知道的,比起蔡大儒,實在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

  “我家老師是我爹爹的好友!”

  小蘿莉再次開口。

  丁原面色再變。

  能夠與大儒為友,必然也是一位賢人。

  先前,他失禮了……

  一個蔡大儒出,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這就是大儒的魅力。

  陸云便與并州刺史丁原,相談甚歡。

  談論了很多。

  陸云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開啟了嘴炮模式。

  這些日子以來,說的話太多了。

  不過,他說的話有用。

  那便繼續(xù)說下去。

  陸云知道了丁原的一些事。

  如《英雄記》里記載的一樣,丁原的出身并不算太好,也是寒門中人。

  這個年代,寒門中人要想出頭實在太難,丁原和呂布一樣,走的是軍功的路線。

  他的武藝不算太差,有武勇,又擅長騎射,每次殺敵的時候沖鋒在最前,深受上級領(lǐng)導信任。

  后來,并州的上一任刺史在鮮卑南侵的時候被殺,中央便因著他懂些禮數(shù)將他提拔,他因此成為了并州的刺史。

  并州的刺史,能到他身上,也是一種巧合。

  因為這里的官很有可能送命。

  當上一任刺史送了命,這并州刺史的職位在豪門眼里便是一個火坑。

  做好了沒有什么嘉獎,做不好,若是使得外敵入侵,朝廷第一個就治刺史的罪。

  得力不討好。

  雞肋一塊。

  丁原才因此得了此職。

  陸云與丁原又議論起呂布的事來,陸云想知道這位呂布的義父,究竟對自己的義子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

  “我兒奉先,威猛異常,我并州得以安享太平,奉先功不可沒!”

  丁原笑著出聲,話語之間毫不掩飾自己對義子的欣賞,更有一種欣慰感。

  似乎,他的義子,是他的驕傲。

  “那建陽兄,為何以主簿之位予呂奉先,而不是武將之職?”陸云好奇問道。

  丁原幽幽一嘆,悵然而立,說道:“奉先我兒,論其弓馬嫻熟,武藝高強,不僅這并州無人可與之匹敵,甚至整個大漢,也沒有幾個能與他相抗,只是,這武功練的再好,也不過一武將,常年戍守邊疆,老死于邊塞之地,最多走上我的老路。只有勤學好問,知禮儀,知忠義,才能入為相,出為將,贏得一世名!”

  丁原停頓片刻,又道:“我之所以讓他擔任主簿之職,一則讓他多接觸并州公務。二么,讓他多學些忠義之道,好在日后走上一條陽光大道!”

  “那建陽兄不怕呂奉先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而埋怨與你?”陸云繼續(xù)問道。

  “這是何話?”丁原面露詫色,似乎有些不解?!拔沂撬?,又怎會害他,想必我兒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

  “原來如此!”陸云恍然。

  原來是溝通不暢,導致了后來一場慘劇。

  丁建陽對他的義子呂布一向很好。

  他為了培養(yǎng)義子,的確良苦用心。

  甚至于讓呂布擔任主簿,也是為了培養(yǎng)呂布。

  呂布本是一小兵,丁建陽欣賞他的才華,不僅認呂布為義子,甚至重用呂布,讓他處理協(xié)助處理并州大事。

  這是何等的信任!

  換做他人,早已經(jīng)感恩戴德。

  很短的時間里,從一個小卒成了一州刺史的秘書兼干兒子,一般人是會感激涕零的。

  不過,呂布讀書讀的少,不怎么覺得他的義父在提拔他。

  反而覺得是在壓制他。

  他遠道而來投靠并州刺史,想要做一番大事。

  結(jié)果卻成了一主簿。

  平時處理讓他厭煩的公文,被自家義父刁難。

  有外敵入侵的時候他還得上馬為將,去與鮮卑螻蟻廝殺!

  廝殺也就罷了,殺了那么多螻蟻,他的故鄉(xiāng),卻不能收復!

  他每次請兵出戰(zhàn),都被自家義父搪塞。

  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樣的義父不認也罷!

  于是便有了演義中的一幕。

  當李肅自告奮勇要當說客勸降呂布的時候,呂布數(shù)年來火氣一朝爆發(fā),惡上心頭,一刀便殺了丁建陽。

  可憐丁原到死也不知自家義子為何殺他!

  他為了自家義子,用心良苦,呂布為何要殺他?

  “人要多讀書,多溝通啊,讀書使人明智,溝通使誤解消除!”陸云得出了這個結(jié)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