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史事講將1

第四十九章 議立州牧——劉焉

史事講將1 徐夏半生 950 2019-04-25 15:00:00

  劉焉,字君郎,又作君朗,江夏竟陵人,西漢魯恭王劉馀后裔,漢末群雄之一。以漢朝宗室身份,拜為中郎,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官。靈帝末年,目睹政治腐敗,天下將亂,求為外任,因之出為監(jiān)軍使者,領益州牧,封陽城侯。到任后,一方面鎮(zhèn)壓、招撫益州黃巾軍,另一方面抑制地方豪強,先后殺州中大姓王咸、李權(quán)、賈龍等十余人,同時,招兵買馬,大肆擴軍。獻帝初平四年,以長子劉范、次子劉誕為內(nèi)應,與征西將軍馬騰合謀偷襲長安,除掉董卓余黨李傕,結(jié)果,計事不密,范、誕被殺,偷襲失敗,益州治所亦失火被焚,蓄積蕩盡。焉既傷其子,亦恐妖災,于次年病卒,其子劉璋繼領益州牧。

  和后來的蜀漢昭烈帝劉備不同,劉焉的身世很清楚,是漢代魯恭王之后,在東漢章帝年間因為封在竟陵,于是在當?shù)芈鋺?,可以說,譜系的傳承非常清楚,是公眾認同的大漢皇族。并且,劉焉的家底還算不錯,在劉焉時代還曾經(jīng)以皇族的身份擔任中郎,有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可是,畢竟劉焉的家世已經(jīng)沒落,雖然比劉備要強幾分,可是比起當朝的那些貴戚,又不知道零落多少。

  《三國志》記載,劉焉“睹靈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于是向朝廷建言:““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蛇x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zhèn)安方夏?!北砻鎭砜?,劉焉的這個建議,是因為漢靈帝即位以來任用宦官,屠殺清流,導致政治衰敗,國家連續(xù)發(fā)生災難,比如說震動全國的黃巾起義,可是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

  劉焉是漢室宗親,漢家興亡,和劉焉那是一體的,何況劉焉是劉氏皇族中公認的有德行的君子。當初劉焉擔任中郎的時候,老師祝公去世了,劉焉竟然辭官為老師服喪,做弟子的本來沒有義務給老師服喪,可是,劉焉竟然能夠如此,當然說明了劉焉不貪圖名位。當時有一個非常擅長風水的大師,叫做董扶的人告訴劉焉:“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董扶說,京城就要發(fā)生大亂,而益州那個地方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天子的云氣,劉焉就放棄了交趾,改為運作自己出任益州牧。

  恰巧當時的益州刺史郤儉,盤剝百姓,整天就知道撈錢,結(jié)果怨言四起,朝廷上下都說郤儉實在不像話,加上并州的刺史被殺,涼州的刺史也被殺,各地暴亂四起。劉焉的設立州牧的觀點,就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既然益州刺史名聲很臭,那么,由有清名的漢室宗親劉焉出任益州牧,代替天子管理一方,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