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有幸生來圣人裔
此地曰孟家村,傳為圣人之后。
孟家村人眾不多,大約一兩百戶。沒有人仔細(xì)算過,也無須去算,總之大家歸為圣人之后,親融和睦,一片太平之景,儼然桃園之趣。
孟家村村中之地有一獨門紅墻四合小院,環(huán)院有一依山而下的溪流,一片竹林,幾只雞鴨,偶有犬吠,置身于此恍然世外。此家主人孟為先,字浩沛,自號溪竹,于今有七十余,不過矍鑠依然,同眾每以溪竹翁稱之。溪竹翁有一子三女,子曰元儒,年三十有三,舉人出生,取妻孔氏,傳為圣師之后。
孟家村人,自謂孟圣之后,文風(fēng)極盛,即幼齡稚童亦口出不凡,世人謂孟儒多指此處出世治世之良才,亦有孟儒游學(xué)天下,于各地教書講學(xué),世間多有為官為學(xué)者以孟家弟子自居,可謂桃李天下。溪竹翁為孟家村人贊佩敬仰,以其學(xué)識淵博,德行忠厚而為孟家之長,每每村人有疑或者凡難口舌之時總以溪竹翁之理為據(jù)。村口有一學(xué)堂,由村中長者為幼童啟蒙之處,溪竹翁常為講學(xué),不以幼小為難;村中祖祠之側(cè)有一經(jīng)堂,為村中眾人辯論闡述學(xué)說之處,溪竹翁亦常居此處與大家辯論精微,從不以年幼而輕視,常自謂“吾老矣,然學(xué)不能老!”
溪竹翁,精神矍鑠,子女孝順,其子智慧絕倫,幼年有神童之譽,三女也已出嫁,均為名門良第,可謂少有煩心之處。唯一遺憾就是其子婚已數(shù)年,尚無子嗣,溪竹翁每顧同齡之叟含飴弄孫,羨慕不已,然老人從不在子女兒媳之前有此表現(xiàn),也不催兒子納妾繼嗣,可謂開明。盡管如此,元儒與其妻,也每有覺察,心焦不已。
這不夜色已深,元儒修習(xí)家傳浩然正氣,其妻孔氏也修有孔氏家傳養(yǎng)氣之道。窗外,夜靜月斜,偶有蛙鳴犬吠傳來,溪竹翁早已入夢鄉(xiāng),似乎白天的矍鑠健談只是為了襯托這夜晚的安靜恬然。窗內(nèi)春色不知何時已然只余鼾聲,這真是一個奇妙的夜晚,也許上蒼聽到了他們內(nèi)心的期盼和焦灼,會滿足他們的愿望。
孔氏病了,厭煩少食,時有嘔吐之癥,元儒請來了村里唯一的醫(yī)生也是唯一的外姓居住者——方先生,這方先生醫(yī)道高明據(jù)說傳至華佗之術(shù),不知是否如此。方先生背著藥箱來到孟家,寒暄之后就急忙為病人診治,片刻之后,方先生微笑起身,對溪竹翁和元儒說道“恭喜竹翁,恭喜元儒賢侄,孟夫人此癥非是病癥,乃是已有身孕,竹翁不久之后就可以含飴弄孫了?!?p> 這之后孔氏就成了家里的貴人,行有人扶,坐有人陪,飯有人盛,衣也有人穿,似乎比帝皇貴胄還要尊貴。溪竹翁也每日喜笑顏開,精神倍增,元儒更是尋經(jīng)問典,為將來的孩子找起了名字。
時間過得很快,盡管溪竹翁總是覺得太慢,然而還是一年快過去了。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尤其對于溪竹翁和元儒來說。家里丫環(huán)仆婦內(nèi)外忙碌著,夫人要生了,這是一件大事,溪竹翁和元儒父子二人,在客廳里已經(jīng)來回走動了快半個時辰了,這孩子似乎調(diào)皮的有點不愿意離開母親的溫暖,一點一點的折磨著溪竹翁和元儒的耐心和神經(jīng),孔氏夫人的嘶啞痛吟更是增添了無限的焦灼。
“爹爹,你說韻兒她不會有事吧?”孔氏夫人閨名語韻。
“放心,儒兒,韻兒不會有事,估計是會是一個頑皮的小子?!毕裎屉m然不在乎男女,但是如果可以還是希望是一個孫子。
良久
“爹爹,怎么這么久???韻兒和孩子真的不會有事吧?”
“放心,放心,沒事的,一定沒事,這才多會,當(dāng)年你娘生你的時候比這時間要長多了?!?p> 良久
“爹爹,你說孩子起什么名字好?我給想了兩個,如果是男孩就叫君信,女孩就取玉茹,您看可好?”
“好,君子當(dāng)誠信,好,就這個了?!毕裎趟坪鯖]有注意到后面還有一個女孩的名字。
良久
“生了!生了!老爺,少爺,夫人生了!!”
“男孩?女孩?”溪竹翁問道
“夫人和孩子都平安吧?”
“老爺,少爺,夫人和孩子都很好,是一個男娃!!”
一位異界來客就這樣瞞天過海的降臨了。
。。。。。。
孩子出生已經(jīng)四個月了,孩子看起來很可愛,已經(jīng)知道呀呀學(xué)語了,似乎又是一個天才。溪竹翁每天都要逗弄一番這個來之不易的寶貝孫子,就連學(xué)堂經(jīng)堂去的也少了,元儒則對妻子倍加溫柔。
孩子已經(jīng)一歲多了,依然還是只會呀呀學(xué)語,連最簡單的“娘”也沒有學(xué)會,何況叫爺爺呢?溪竹翁雖然有點著急,但是依然興趣盎然的逗弄孩子,有的時候甚至?xí)е⒆右髡b自己那得意的詩作或者自己喜歡的文賦,當(dāng)然孟家先祖的那本語錄《孟子》也在吟誦范圍之內(nèi)了。
孩子已經(jīng)快兩歲了,還是只會呀呀學(xué)語,不過那黑黑的小眼珠總是不停的轉(zhuǎn)啊轉(zhuǎn)啊的,讓人感覺這是一個機(jī)靈的小子,溪竹翁雖然遺憾的是孩子依然不會叫爺爺,但是看著那轉(zhuǎn)動的眼珠就滿足了很多,每次自己吟誦的時候,小家伙總是很專注的看著自己的爺爺。
孩子四歲了,不知道怎么回事,除了靈動的眼睛,還是不會說話,讓溪竹翁一家人為這孩子擔(dān)心了起來,詢問方先生,方先生仔細(xì)檢查過說沒有任何問題,這就更讓溪竹翁著急了,這孩子莫非天生如此?!不過值得安慰的是,溪竹翁,在小家伙三歲的時候嘗試著教他學(xué)書認(rèn)字,這孩子似乎真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天才,你只要教過的字,幾乎不超過三遍,這孩子能給你畫出來,為什么叫畫呢?因為這實在不能叫寫,記得第一次溪竹翁在教孩子“人之初”這三個字的三天之后,偶然的看到小家伙似乎在門前的青松樹下用樹枝畫著什么,溪竹翁輕輕的走了過去,發(fā)現(xiàn)孩子居然在用一根樹枝畫著“人之初”這三個字,雖然很難說這叫字,為什么呢?一個三歲的孩子畫的東西也實在很難說是寫,不過這已經(jīng)讓溪竹翁吃驚不已了,這似乎不僅僅是一個天才阿??!自己只是隨意的逗弄孩子的對他寫了這幾個字,這孩子!溪竹翁由孩子不會說話的遺憾一下子變成了驚喜,這以后開始就多了一項工作,就是教孩子認(rèn)字,然后讓小家伙寫出來,而且給孩子起了一個字,叫默然,取意很明顯就是孩子的還不會說話的意思,當(dāng)然也有勉勵思考的意思。
你還別說,別看這孩子如今才四歲多一點點,可是認(rèn)識的字似乎讓很多人驚訝了,伍千多個字啊,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孩子居然會寫伍千多個字,而且你只要說出來讓他寫,他就可以豪不猶豫的寫出來,雖然不是很好看的字樣,但是也絕不在是畫了。這不能說是一個天才,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溪竹翁對孩子依然不能說話,只好歸于這孩子太聰明了,上蒼有意的給了他一個缺陷,看來只有認(rèn)命了,溪竹翁更加賣力的給孩子講起了自己的學(xué)識,還讓孩子開始自己讀一些簡單的書,可是似乎又出乎溪竹翁的意料了,沒過多久,孩子自己開始讀起了書房的一些自己從沒有要求他讀的書,雖然讀的很慢,但溪竹翁也從不阻止,只是默默地觀察著的,有的時候孩子有不認(rèn)識的字,他也會自己的給孩子講。這會是一個四歲的孩子?溪竹翁常常覺得自己是不是在做夢,從認(rèn)字開始也不過一年多點阿。
“這孩子??!唉!?。 毕裎滩恢涝撛趺葱稳莸膰@息了一聲。
孩子很活潑,雖然不能說話,但是村里的孩子每天都會過來找他玩,不過那些孩子也很同情他,知道他不會說話,從來不會做一些讓他生氣的事情,總是盡量的讓著他,這似乎是村里的長輩教育的好,雖然知道溪竹翁有一個天才的孫子,但是一個啞巴的天才還是能夠讓人同情的,況且一個來之不易得孫子呢!而孩子們除了同情默然以外,也很佩服他,因為有的時候默然聽到他們說話,自己說不出來會著急得在地上寫字,但是那些孩子卻也只有茫然。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默然有了兩個外號“小啞巴”“小書生”,小啞巴是孩子們起的,當(dāng)然孩子們沒有什么輕視或者看不起的意思,孩子們只是下意識的這么叫著,默然也不知道是不是明白,但是沒有什么反應(yīng),溪竹翁聽到后只是笑了笑對元儒說:“有些事情總是要他自己面對的,讓他從善意的話語里面對總比惡言里面對來的好”這個時候確實看出了溪竹翁的智慧。而小書生是大人們給起的,因為大家都知道默然五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差不多的把溪竹翁書房里的書看了差不多一半多,而且還都能記得,盡管不知道他是否都能理解,但是就沖這個大家也默認(rèn)了這是一個被上蒼嫉妒的天才,對他的不能言語也能理解了。
時間過得很快,又是一年快過去了,過了年,默然就六歲了,其實他一直知道自己是從另外一個世界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個世界他的名字很普通,叫陳凡,但是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陳凡就已經(jīng)不在了,過去種種恍如云煙消散。今生的自己還只是一個孩子,一個小啞巴而已,雖然人聰明了點,記性也好了點,不過想來不過是輪回的恩賜。
過幾天就要開始正式的上學(xué)啟蒙了,可是他還需要啟蒙嗎?如果從認(rèn)的字和讀的書來說,似乎不用了,但是溪竹翁仍然堅持要孩子上學(xué),他說這是一個機(jī)會,一個孩子成長過程要經(jīng)歷的機(jī)會,不能或缺,這似乎又顯示了他高瞻遠(yuǎn)矚的智慧。而且還非常嚴(yán)肅的對默然吩咐上學(xué)一定要聽老師的,要認(rèn)真的學(xué),要不就要受到懲罰,在這件事情上溪竹翁一點也不放松,他說孟家的孩子可以寵,但是不能嬌慣了。而且一有閑暇就灌輸那尊師重道的思想,看著默然點著小腦袋,轉(zhuǎn)著黑溜溜的小眼珠想來是聽進(jìn)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