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殿試
尚書鳳連城也是臉帶微笑,看起來對鳳羽的表現(xiàn)也甚是滿意。
看著收上來的答卷,陌阡也拿起由太監(jiān)捧跪著放在托盤里的答卷,看著宣紙上那瀟灑狂狷的書法,陌阡眉頭微展,小小年紀(jì)就有如此書法,正是難得!這答卷是按照順序收上來的,那這一份必是那鳳羽的了!
一目十行,陌阡仔細(xì)審閱著手上的答卷,面上的表情甚是放松,讓人看不出喜怒。
此時的大殿寂靜無聲,殿前的每個人都低首垂目,靜靜的等待坐于金鑾殿上的那位的反應(yīng)。
放下第一份的答卷,陌阡拿起第二份答卷,相較于第一份的密密麻麻,第二份實則只有寥寥幾字,只一眼掃過便能記住這份答卷的所有字跡,字跡沒有上一份的灑脫不羈,有的只有工工整整,當(dāng)然,工整并不代表它普通,因為它實在是工整的過分,一眼看去只讓人感覺舒服暢快,只見上面寫著,‘通則達(dá),育則才,家齊則天下平?!?p> 簡潔明了通俗易懂,沒有一般文人的拗口難懂和拖沓,陌阡的反應(yīng)也讓人難以捉摸,只看了兩眼就放于一旁拿起第三份答卷。
不一會兒,七個人的答卷就都看完了,陌阡一雙銳眼掃過大殿中間的七人,聲音洪亮,“你們幾人都答得很不錯。”說完陌阡的目光看向殿前那個如披了月華的如玉少年。
就在大家以為那個金口玉言的人將要說些什么的時候只見那雙龍目又轉(zhuǎn)向了一旁的少年,雖然沒有前一個的光彩奪目,但同樣是個不可多得的美少年,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置可否,對于美好的外表總是能第一時間抓住人們的眼球,更何況這兩個青蔥少年還是今年的榜一榜二!
陌阡沉默片刻叫道:“蘇子浩?”
殿前一直盯著腳尖的蘇子浩聞言愣了愣,又擔(dān)心是自己聽錯了殿前失儀,微微抬了抬頭向上首瞄了一眼,這一瞄可了不得,只見坐于金鑾殿上的那位正拿那一雙熠熠生光的雙目盯著自己,對于第一次面對如此讓自己敬畏仰望的存在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微微向前一步牽起下擺跪倒在地,“回皇上,學(xué)子正是!”
陌阡右手一虛抬,“平身?!?p> 隨著蘇子浩的起身陌阡又問:“朕問你,何為通則達(dá),育則才,家齊則天下平?”
蘇子浩聞言,彎腰躬了躬才道:“回皇上,學(xué)子以為”說道這里,蘇子浩停頓了下才繼續(xù)道:“要想富先修路,只有把路修好了,才能帶動縣與縣,城與城之間的經(jīng)濟往來,只有教育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這我們都知道,但是學(xué)子認(rèn)為教育是否應(yīng)該更完善一點?要人人都學(xué),而且是必須學(xué),天分雖然有關(guān),但只求再沒有目不識丁,而且各式各樣的人才需求是否也應(yīng)該要有各式各樣的教學(xué)推動,只是靠科舉的選拔人才貌似有些供不應(yīng)求?!痹酵抡f,蘇子浩的頭也埋得越低,對于這些有些涉及政治上的問題于目前并不是官員的蘇子浩來說委實過于大膽。
額頭上冒氣了細(xì)密的汗珠,但蘇子浩卻只得硬著頭皮繼續(xù)說道:“至于家齊則天下平,以學(xué)子粗鄙的見識,學(xué)子以為要想國興,那國家的安定必是重之又重的,若是家齊,那國必安,畢竟若之大國必是由千千萬萬個小家組成的,由小見大,必是國之安定之道?!闭f到這里,蘇子浩再次躬身,“所以學(xué)子以為,道通,達(dá)學(xué),家齊是為興國之道!”
話落定,整個大殿一片寂靜,那些個大臣皇子有些個若有所思,有些目露嘲諷,獨獨沒有贊成欣賞,蘇子浩整個身子深深地弓著,幾滴汗水最終匯聚成一滴落下打濕了地面,這些話極為大膽、放肆、自以為是,但若問興國之道,時間又那么短,他著實只想到了這么答。
慢慢的,蘇子浩也不再緊張惶恐了,只因一切都已落定,至于結(jié)果如何就看天意了。
鳳羽聽罷蘇子浩的言論,眼里波光一閃而過,心里微微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