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待送走了裴恒等人,鄭瑞與王三娘一起前往銅駝坊的蘇家小筑,兩人坐得是王家的馬車,趕車的是王三娘的忠實跟班阿莫。
今日的天氣不錯,明晃晃的陽光折射在路邊高高堆砌的積雪上,泛起一片粼粼水光。融雪后的街巷有些泥濘,空氣中的寒意越發(fā)強烈,隨著馬車的行進,寒風不時透進車廂中,使得車上的三人都忍不住打了一陣哆嗦。
馬車行了片刻,甫一拐入長夏門大街,便聽到一陣哭聲,有男有女亦有童聲,從不遠處的十字街口傳來。王三娘好奇心起掀開馬車簾子探頭去看,卻見那十字街口走過來一群披麻戴孝的人,其中幾個身強力壯的男子抬著一口漆黑的棺材隨著人群緩緩前進。
“真夠晦氣的!”阿莫啐了一口,便駕著馬車靠道邊讓了讓。那群人迎面而來,正好與他們的馬車擦肩而過。
耳邊伴著他們凄厲的哭聲,鄭瑞蹙起了眉頭,他能感覺到這哭聲不是裝模作樣的表演,也不僅僅是對親人逝世的悲傷,另有一種壓抑的憤怒與不甘。鄭瑞疑惑的看向這群人,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相不似大周人,均是長臉細眼,且舉手投足、語言形容皆有不同,應(yīng)是外族。
“怎么是高句麗人?”阿莫嘟囔了一句,待這些人過去后,便準備揮鞭駕馬,卻聽到道邊傳來一聲長嘆,“可憐人吶,就這么客死異鄉(xiāng)啦,現(xiàn)在的郎官也不好當吶!”
聽到這么莫名其妙的一句,王三娘幾人都怔愣了一下,不禁向那說話人看去,卻是個身穿道袍的白胡子老頭,身邊一個十歲上下的童子正攙扶著他緩步走著。
鄭瑞出聲問道:“這位老醫(yī)生,您可是認識方才那些高句麗人?”
“你怎么知道他是醫(yī)生?”那老醫(yī)生還沒反應(yīng)過來,王三娘先提出了疑問。
鄭瑞笑而不語,抬手指了指那童子身上背的藥箱。王三娘恍然之后,不禁臉上一熱,卻不是因為害羞,而是覺得自己在心上人面前露了丑。
那白胡子老頭聞言駐足回身,見是幾個面善的少年男女,微微點頭道:“老朽去過他們家診病,算是認識吧!”
王三娘雙眸一亮,忍不住八卦道:“敢問老醫(yī)生,他們家何人過世,現(xiàn)在抬著靈柩去哪兒啊,看起來也不是要下葬的樣子?”
白胡子老頭嘆氣道:“他們這是剛領(lǐng)了人回來……從那個推事院里領(lǐng)回來的!昨天他們家的夫人還遣了人去送錢送物,盼著泉郎官能活著回來,卻不知道那‘例竟門’的厲害,進了那個地方哪里還有命活!”
“怎么,這泉郎官是被來俊臣那幫酷吏捉去的?又是因為謀反?”鄭瑞冷笑一聲,語帶譏諷道。
那白胡子老頭聽了,忙擺手道:“小郎君這樣的少年郎自然看不慣這些,但心里知道就好,切莫意氣用事,若是禍從口出,把自己搭進去,那可不值得啊!”
“老醫(yī)生的好意我們心領(lǐng)了……您這是去哪兒,我們送您一程吧?”王三娘眼珠兒一轉(zhuǎn),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態(tài)度很是熱情。
那童子聽了眼睛一亮,脆生生答道:“我們要去洛水對岸的承福坊呢!”
“阿林!”白胡子老頭嚴肅的喚了一聲,那童子立馬乖覺的閉了嘴,偷瞥了一眼馬車上的鄭瑞和王三娘一眼,躲在白胡子老頭身后吐了吐舌頭,虎頭虎腦的模樣,惹得王三娘等人愛心泛濫。白胡子老頭則朝著鄭瑞等人善意一笑,道:“哪里能勞煩二位,這點路老朽還走得動!”言罷,便由著童子攙扶著繼續(xù)向前走去。
王三娘不甘心,命令鈴鐺和阿莫下去硬是要扶了老先生上馬車,嘴里抹蜜似得道:“老醫(yī)生,治病救人這事可慢不得,還是讓咱們送您一程吧,反正也是順路嘛,您就別客氣啦!”
不待那白胡子老頭拒絕,阿莫和鈴鐺兩人已然一左一右的架起老人家,將他撫上了馬車。那童子也不阻攔,乖巧的幫著攙扶他家老醫(yī)生。白胡子老頭見自己拗不過眾人,也就順其自然了,想來這些人也不至于打劫他這窮醫(yī)生。
阿莫坐回了車架上,一揮鞭子,馬兒起步,車兒轔轔,一路向北。
“多謝二位了!”白胡子老頭坐定后便向鄭瑞和王三娘二人拱手致謝。
鄭瑞笑著回了一禮,瞥了熱情似火的王三娘一眼,便不再多言,只待王三娘的下文。
“老醫(yī)生,您別客氣,助人為樂嘛,應(yīng)該的!”王三娘忽閃著大眼睛,繼續(xù)道,“您剛才說的泉郎官,可是那左衛(wèi)大將軍泉獻誠?”
“正是,小娘子也認識此人?”
“我倒不認識,就是聽說過,外族人在我朝擔任官職算不得稀奇,卻也是新聞不是,我也是聽人提過……那他怎么就進了推事院,得罪來俊臣了?”
白胡子老頭聽王三娘又問起此事不禁深深一嘆,道:“自然是得罪了,否則哪會這般枉死!”
“老醫(yī)生且說說!”
“我知道的不多,姑且這么一說,你們聽聽便罷了,千萬別說開去!”白胡子老頭謹慎的叮囑了一番,見車內(nèi)眾人皆點了頭,這才緩緩道,“這位泉郎官就是應(yīng)了一個‘禍從口出’!”
據(jù)白胡子老頭所言,這位泉郎官是個正直剛烈之人,最是見不慣來俊臣這般酷吏的所作所為,也看不慣朝中大臣迫于來俊臣等人的淫威而向其獻媚,甚至于來俊臣向大臣們敲詐勒索,眾人也是乖乖就范,不敢有絲毫違逆,這些都讓泉獻誠感到憤懣不平。
泉獻誠見不慣是他自個兒的事,還不至于如此便橫遭非難,可他卻偏偏口出激烈之語,公然蔑視來俊臣,更大放厥詞不怕來俊臣尋釁。那來俊臣是什么人,這些話自然是通過各種渠道入了他的耳,并因此懷恨在心。于是就在前兩日,來俊臣終于逮到了整治泉獻誠的機會,他以泉獻誠教唆手下為非作歹為由上報武皇,并建議逮捕泉獻誠入獄受審。因泉獻誠的手下犯事是確有其事,武皇不明其中隱情便點頭同意了。
來俊臣便是如此明目張膽的開始打擊報復(fù)泉獻誠。而泉獻誠一旦入了推事院,那便只有任憑酷吏們?nèi)啻炅恕HI誠的家人知道此事后也想著拿出些錢財來打點,但為時已晚。那泉獻誠是個硬骨頭,在牢獄中依然不肯服軟,來俊臣自然不會放過他,不過一個晚上,便已將泉獻誠擺弄的死去活來,最后還將其縊殺于獄中,同時捏造了一番罪名,污其為畏罪自殺。
泉獻誠的家人得知消息后,自然是痛不欲生,今日在皇城外天津橋頭上苦苦哀求才得以將泉獻誠的尸首認領(lǐng)了出來。
車內(nèi)眾人聽了白胡子老頭所言,均忍不住打了個寒噤,沒想到那來俊臣竟睚眥必報若此,只為幾句言語便要了人家一條性命!
王三娘更是覺得萬分后怕,她想起了她的二兄,去年年初,王二郎也是入了推事院,真真是在鬼門關(guān)走了一圈,若不是有鄭瑞的一封投書以及父親王寔連夜入宮請見,那王二郎估計也是這般個下場,最可怕的是到死了還得背個莫須有的罪名!
而鄭瑞則想起了現(xiàn)如今正呆在牢獄中的魏元忠、狄仁杰等人。按照來俊臣等酷吏的性子,不動大刑是不可能的,恐怕最后是個個屈打成招,即使硬扛著不招供,他們也能偽造罪證,讓硬骨頭們來個畏罪自殺。若魏中丞真出了事,魏仲卿怕真是要不顧后果的跟酷吏們“拼”了。想到這里,鄭瑞心頭越發(fā)沉重了。
一路無言,車轍壓著積雪的吱嘎聲變得格外響亮,不消半刻的路程似乎也漫長了許多。馬車到了承福坊后,王三娘、鄭瑞等人與白胡子老頭及那小童子作別,便繼續(xù)朝著銅駝坊的方向行去。
王三娘受不得車廂中過分的沉寂,便主動開口道:“你們一個個掛著苦瓜臉作甚,要相信惡人自有惡人磨,來俊臣等人必定也是長久不了的,那個周興,不就是這些人的前車之鑒么!”
“說得也是?!编嵢鹋浜系?,“咱們上回可是成功的‘虎口拔牙’呢,怕他作甚!”
“沒錯!”王三娘合掌一擊,點頭贊同,道,“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嘛,他們要是敢尋事,咱也能想辦法招呼回去!”
王三娘這般積極的心態(tài),讓鄭瑞也跟著放開了一些,不再糾纏于那些煩悶事,又想著好些日子沒見王三娘,也不知她這幾個月過得如何,便將話題引了過去。
一說起過年的趣事,王三娘便開始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小臉上就差放紅光了。果然是沒心沒肺的丫頭最快樂。
“……初七人日那天,圣上在神都苑設(shè)宴,我閑極無聊就充當了一下我阿耶的隨從,到里面去長長見識……還順便行俠仗義了一把呢!”
“行俠仗義?”鄭瑞笑問道,“不知女俠在神都苑里拯救了多少苦難,懲治了幾多惡棍?”
“也沒多少,就一個!”王三娘很是謙虛的道,“其實,我本來也不想多管閑事的,畢竟是陪著阿耶去赴宴的,不能惹是生非,否則又要被禁足了……不過,那些家伙太可惡了,居然欺負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那孩子也就是不小心將花泥灑在了那個什么將軍家的二郎君腳面上,也不至于往死里打??!”
“于是,你就上前教訓了那個二郎君?”
“那是必須的!”王三娘義憤填膺道。
“你就不怕牽累了你父親?”鄭瑞知道,因為王二郎為柳氏名伶脫離王家,以及被婁、盧兩家退婚等事情,王家父子如今的日子也著實的不好過,如他們這般的世家名門,最講究的就是個聲譽。
“你別小瞧我,我自然不能因此為我阿耶樹敵啦!”王三娘狡黠一笑道,“那幾個草包不經(jīng)打,本娘子一個大木棍子將他們都伺候了一遍,并且告訴他們,我是武家的隨從,有本事可以去找武家算賬?。 ?p> “你是不知道,那群家伙一聽說我是武家的人,臉都綠了,一個個比著賽的跑了,別提多狼狽了,真真是笑死人了!”王三娘似乎是想到了一些好玩的情境樂不可支起來。
鄭瑞聽到這里,不禁想到了他們倆去年初遇時,王三娘為了幫他解圍搬出武攸義來嚇唬金吾衛(wèi)的事情來,也跟著會心一笑,忍不住感慨道:時間過得真快??!
“你知道我救得那孩子是誰么?”
聽到王三娘冷不丁的來了這么一句,鄭瑞下意識的配合道:“誰?”
“說起來這孩子也是可憐,原是個錦衣玉食的小公子,一轉(zhuǎn)眼卻入了司農(nóng)寺,成了個人人可欺的小奴,當真是造化弄人!”王三娘感慨道,“對了,他父親就是原來的鸞臺侍郎樂思晦樂相公!”
鄭瑞聞言一驚,沒想到這孩子竟然是這般出身。那樂思晦相公于去年十月,與右衛(wèi)將軍李安靜一道被來俊臣等人扣了個謀反的帽子,最后家破人亡,成年男丁均已被斬首,唯有未成年的孩子和女人幸免于難,卻都充入了奴籍,若是不翻案,這一輩子怕也就是這樣了,當真再沒有什么出頭之日,確實是可憐可嘆!
在兩人的一陣感慨中,蘇家小筑已然近在眼前。阿莫將馬車穩(wěn)穩(wěn)的停在了蘇家門口。鄭瑞與王三娘并鈴鐺三人先后下了馬車,正打算舉步上前叫門,卻見那蘇家小筑的角門開了,管家黃阿有在一名掛著熊貓眼的小廝的攙扶下神色慌張的從里面跑出來。
那黃阿有一出門,瞧見鄭瑞等人,雙眼一亮,仿佛見到了救星似得,也顧不得讓那小廝攙扶,竟一瘸一拐的飛速跑向鄭瑞,嘴里焦急的大喊道:“鄭郎君,不好啦,那……那郭威帶著一幫人打上門來啦!”
聞得此言,鄭瑞與王三娘均是驚訝不已,兩人仔細一聽,那院子里邊果然乒乒乓乓外帶叫囂怒罵好不熱鬧。方才兩人還在議論來俊臣來著,沒想到這才一轉(zhuǎn)眼,他的帳下走狗就來上門尋釁了,莫非“禍從口出”這事竟然靈驗到了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