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長女

第十五章 意料的真相(下)

長女 荼緹.QD 2107 2011-11-23 22:51:53

    此后眾人皆知宋巧英并非宋家人,在很多方面對待她都有所區(qū)別,包括很小很小還不懂事的宋文華。也只有宋喻薇對巧英還一如從前,絲毫未變。連下人的態(tài)度都變了,真不知道巧英怎么在宋家生活下去。

  最奇怪的還是宋家夫婦倆。他們從一開始就是這個事件的創(chuàng)造者,也保存著這個秘密和巧英生活了十多年,可當(dāng)杜玉芬把真想說出來以后,本應(yīng)該一如既往像以前一樣對待巧英的宋氏夫婦也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轉(zhuǎn)變了那本來就不是太好的態(tài)度。

  其實這是一個責(zé)任問題,就像養(yǎng)狗那樣,十個約定一樣。巧英并不是他們當(dāng)初一個輕率的決定抱回來養(yǎng)了就可以了的;不是當(dāng)時的一點(diǎn)突發(fā)的憐憫與惻隱就可以成為收養(yǎng)孩子的重要理由;也不是因為只要有殷厚的家庭條件就可以任意養(yǎng)一個孩子而不顧孩子的將來。

  他們當(dāng)時也是有所考慮的,他們當(dāng)時唯一考慮到的可能就是收養(yǎng)了孩子后,絕對不能讓孩子的親生父母找來家里,找到她,惹不必要的麻煩,這是個自私的顧慮。他們完全就是把巧英當(dāng)做一個最終商品,消費(fèi)后完全屬于個人所有,不能再屬于賣方;卻也著實把她當(dāng)一個商品一般,要用時當(dāng)用,不用時棄之如履。

  事情被公布于大白日青天之下后,喻薇天天都陪在巧英身邊,對她的生活關(guān)懷備至,不想讓她的生活有太大的落差。但對于巧英來說,落差顯然是有的,但她并不會有太多不適應(yīng),她更想知道的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為什么要把她拋棄,并且她一直堅信,父母肯定是有苦衷的。這便是巧英的第二大悲哀。她的親生父母和養(yǎng)父母其實都是一類人,她真不應(yīng)該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只不過是再添一次的傷心罷了。

  宋家花園里,巧英擺弄著一盆杜鵑花,其實滿園都是杜鵑花,只不過都是種在了地上的,而唯獨(dú)這盆杜鵑,是巧英自己親手從地里移栽過來的,因而對它倍加珍惜。往巧英身后看,滿園杜鵑花開得美不勝收,白色的杜鵑夾雜在粉色和紫紅的杜鵑里,一時看不清誰是誰,誰是小白,誰是小粉,誰是小紫?一看,原來還有粉色白邊的,還有,粉色花瓣白色花心的,怎么會有如此美麗的杜鵑花,簇在一起,那便是另一片天地,另一個世界啊。古來詩句寫得好: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忘了說,這會兒才二月,杜鵑便開得花枝招展,楚楚動人,可別忘了,這里可是昆明,冬季便已如暖春了,這便是真正的春城無處不飛花,無時無刻不開花。冬季里充滿鮮艷,這絕是最美好的事。

  巧英并無心賞這花,她已經(jīng)在宋家生活了十多年,這些花更像是她傾訴心事的一個個聽眾。比如那個小粉,瘦瘦小小的那個,它聽巧英說她最近好失落,她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不是宋家的女兒;還有那個小白,開得那是一個花枝招展,巧英告訴它巧英她真的很喜歡這個小弟文華,他很可愛很純真;那個粉紅白邊的小花最高興了,似乎都笑了,因為巧英告訴過她,她喜歡城里姜家的小兒子,是她有一次和媽媽去拜訪姜家時遇到了他。這可是她的小秘密呢。

  這次她又對著那盆她精心呵護(hù)的杜鵑說著:我好想知道我的親生父母是誰啊。不管他們是什么人,貧窮的,富有的,自私的,本地人,外地人,農(nóng)村的,城市的。見上一面就好,不必讓他們知道是我,我會一直在宋家孝敬二老,分擔(dān)家庭負(fù)擔(dān),都說生恩不及養(yǎng)恩大,這個道理我還是懂的。

  她就這樣說著,全然不知喻薇一直在那叢杜鵑花后面聽到了她說的話。喻薇是心疼這個妹妹的,即使不是親生的,但也是妹妹。她決心要幫巧英。就跑去找嬸嬸了。

  第二天,她去找了巧英。巧英正在洗衣服。

  “妹妹,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喻薇一走過去就說這句話。

  聽到聲音,巧英也不抬頭,只是喚了一聲姐姐,便繼續(xù)洗衣服,頗有寵辱不驚的意味,只是在這個家里她也不期望會有什么好消息了。

  “傻妹妹,你難道就不想知道你親生父母是誰嗎?”說到親生父母的時候,喻薇還故意把聲音放低了說。

  巧英一聽忙著把頭抬了起來,停止了手頭正搓洗著的動作,目光凝滯了半秒鐘,無所適從的回答了一句:“真的嗎?”這其實是答非所問,因為對于巧英來說,她親生父母的消息不在于她想不想知道,而在于真實不真實,因為她必然是很想知道的。

  喻薇道:“我去找了嬸嬸問的,她親口告訴我的,該不會有假吧?!?p>  “那她為什么會告訴你?她怎么會肯?”難道是巴不得我走了?巧英在心里這樣想著。她自己不是沒想過去找杜玉芬問,只是她不愿意,而她也斷定杜玉芬是不太愿意告訴她的,難道杜玉芬會讓她認(rèn)了親再回來把家里的財產(chǎn)弄出去給親生父母?因為把巧英趕出去這樣的做法是會嚴(yán)重影響宋家在村里乃至昆明城里的聲望和地位的,她斷然不會那樣做了。并且她也是不會相信巧音會自愿離開這個金窩子的;雖然巧英是決定不會離開,但目的卻不是杜玉芬想的那樣,也更加不會像杜玉芬想的那樣把宋家的錢往外拿的。

  喻薇答道:“我說讓嬸嬸心疼心疼你這個懂事的閨女吧。她想了大半日才把我喚去告訴了我。”

  巧英迫不及待地問著:“那他們在哪?”而喻薇并沒有回答,只是拉起巧英就要走。

  房里的杜玉芬聽到了兩人的對話。是啊,她確實是不太愿意告訴巧英,讓她去找親生父母的。但她畢竟也是母親,惻隱之心時有時無也是有可能的,再者,她還是相信這個養(yǎng)女兒的,她的確不是一個忘恩負(fù)義的人。所以她決定給巧英一個信任,也是給她一個尊重,尊重她選擇自己的父母的權(quán)利,十幾年就前剝奪了她這個權(quán)利,導(dǎo)致了她今天的結(jié)果,現(xiàn)在,她就把權(quán)利還回給巧英。同時她也還是相信著巧英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