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追憶 —— 公主
我四五歲的時候便記事了,后來教我琴的先生對我父王極口夸贊,說我天分極高,不管多繁復的琴譜子,我看一遍就能記住。
我記得從記事起,每天聽周圍的嬤嬤和宮女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小公主真是玉雪可愛,誰見了都愛得緊。”
我的姨奶奶是承恩殿掌事女官,我母親的親姨母,這時往往就會說上一句:“那是自然,和我們家王妃小時候,那簡直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我每日在這樣的夸贊中,從小便知道,只要是我想要的,只需眉頭擰起來,細聲細氣的假裝哭兩聲,便沒有得不到的東西。
我父王幾乎天天都來看我,抱我在他膝頭,拿糕點給我吃,一邊寵溺的對我母親說:“不要怕阿荃長胖,她想吃什么都由得她。”
即便是他朝政繁忙不能來時,也不忘叫身邊的宮監(jiān)給我?guī)c心、小玩意來。
宮里廚子做了新的點心,里面有一種水晶馬蹄糕,我父王很愛吃,連帶著也愛賞給各宮。
我卻偏偏不喜,每次父王拿此糕點給我我都將他手推開,父王也不惱,笑瞇瞇的又換一樣給我。
但等父王走后,我母妃和姨奶卻都要關起門來,對我連哄帶嚇,說一粥一飯得來不易,讓我父王遞什么便吃什么。
我不服氣,亦感委屈,平時母妃和姨奶對我千依百順,卻為何非要讓我吃我不愛吃的東西。
而且一些小小吃食罷了,哪里不易得了,便在地上撒潑打滾。
母親看我這樣,也感無奈,只對姨奶苦笑道:“罷了,她原與我不同,由她去吧?!?p> 我六歲的時候,是個冬天,太醫(yī)通報母妃又有喜了。
晚膳后,姨奶帶著我和幾個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小宮女在帷幕后玩耍。
透過輕紗的帳子,我看見熏得暖意融融的殿上,燭火跳躍,映照在父王那英挺年輕的臉上,他開心得整張臉都是光芒。
他將我母親舉起來又輕輕放下,朗聲道:“阿蘇,若你此次能生下王子,我定要立你為王后,即便滿朝文武甚至我阿娘都與我作對,我也豁得出去!”
周圍的宮女們本來都低著頭陪侍在側,聽到我父王的話盡都喜形于色,紛紛山呼萬歲。
整個承恩殿上燈火通明,歡聲笑語,熱鬧之極。
我卻聽到,身邊有一聲極低的嘆息,我回過頭來看姨奶,她也在笑著,臉上的皺紋在燭火的陰影里卻仿佛更深了些。
接下來的除夕守歲,父王都在承恩殿里和我們一起過,到母妃肚子明顯隆起來后,就連母親日常去給祖母請安的例都免了。
江南的冬天陰冷潮濕,母親便整日在暖閣里養(yǎng)胎,也不許我去多打攪。
我看見姨奶將母親身邊的兩個宮女春紅和秋月妝扮起來,又關起門來單獨教訓了她倆,出來時兩個小宮女都臉紅紅的,嘴角眉梢卻是歡喜的樣子。
我問身邊的宮女元宵兒,她們梳了這個頭發(fā)又換了衣裳,一下好看了許多,這是要出去辦什么事嗎?
元宵兒撇了撇嘴,鼻子里哼了一聲,酸酸的道,烏鴉再怎么打扮也不像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