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我們的故事清溪

十1994年

我們的故事清溪 阿蓮水口 1065 2024-08-25 14:25:07

  1994年我、楊燕君、何春花一起調(diào)人了金華九中。

  九中坐落在婺城城西,跟金華火車站配套,前面是水泥廠,后面是水泥廠宿舍,中間本來是稻田,凹陷進去,西面是狗頭山倉庫,東面是印染廠宿舍及城北派出所,九中面積不大,四面八方已經(jīng)有建筑,只有凹陷的這塊屬洪源村的稻田,一幢樓,一幢教學樓,一條泥巴路,和圍墻,就是我去報到時看到的,現(xiàn)在城郊的洪源村已經(jīng)拆遷,高鐵新城站立。四個班,樓水華校長,吳琦副校長,趙建華教導主任,吳茉莉年級組長,其余全是普通老師。

  操場上跑道只有兩百多米,鋪了一層煤渣,晴天一層煤灰,雨天一層煤點,教學樓前面鋪著小石子,學生課間操就在上面,后來發(fā)現(xiàn)水泥廠有一個很高的煙囪,黑煙滾滾而來,老師們紛紛有意見,去舉報污染,可是沒有下文,在金華水泥廠還是一個大企業(yè),養(yǎng)活了好多職工,水泥廠的職工還是有優(yōu)越感的。

  后來又造了一幢實驗樓,一幢辦公樓。此時九中配套才基本完整,1999年造了九中教工宿舍,我一直住在這里。

  倪天源,父母離婚,他父親說他年輕時打遍火車站站臺無敵手,倪同學也愛打架小小年紀上課不聽,下課欺負同學,朱福南是班主任,后來何春花接,何春花調(diào)去了南苑中學,我接了二班班主任,倪天源我把他帶在身邊,讓他坐第一排位置,當時有一個女同學的家長找到學校,說倪同學欺負他女兒,在校長室鬧,那家長一口酒氣,倪同學不是一下子能教育好的,而且他吃軟不吃硬,從小家里棍棒教育,現(xiàn)在不是單單說教就可以改變他的不良習性,于是我挖空心思重視他,給他買湯溪拉面吃,經(jīng)常把他樹成正面典型,讓他分清善惡好壞,家訪去了好幾次,后來他親媽來學校交流,親爸就住在雙龍大橋北,倪同學安耽了許多。

  1996年是我職業(yè)生涯的高光時刻。

  我被評為JH市新苗獎。

  教師節(jié)上了大禮堂領獎,跟仇寶興書記合影,照片現(xiàn)在還在,當時我還買了一套新衣服,教師節(jié)晚上金華新聞專題片中有我的身影,報紙上還有記者的專訪,還有我寫的文章,我代表了金華九中。

  婆婆當時在我家,老公姐姐姐夫就是小姑小姑父也在,小姑是來治眼睛的,小姑父本來在成都做服裝生意,現(xiàn)在來陪伴小姑。

  教師節(jié)那天晚上學校食堂吃飯,大家一起慶祝,等吃完晚飯回到家,金華新聞聯(lián)播已經(jīng)結(jié)束,兒子說看到媽媽了,老公有些喜悅,可一句話沒說,婆婆說我獲獎是他兒子的功勞。

  陳藝英是乾西時的同事,他老公是戴志明,當時是婺城區(qū)管教育付區(qū)長的秘書,物理專業(yè)畢業(yè)的,陳藝英是英語老師,他們就住在我們樓下五樓,當時佳音巷造了六層樓房,我們婺城區(qū)的是兩個樓道,金華縣府的樓房就在兩對面,這是我們第一套自己的房子,房改房,59點多一點平方,9千多的錢,當時家里沒有存款,生兒子的醫(yī)療住院費虞宅中學報銷不了,當時的校長姓王,就是不給我報,說學校里還有老教師的醫(yī)藥費都報不了,我當時在校長室哭,沒用。心里恨極了這個無良校長,他后來調(diào)到浦江二中當校長,我也在1991年下半年調(diào)到婺城區(qū),從此不在有瓜葛,這種恨延續(xù)了好久,家里實在清貧,工資低,老公還抽煙,兩人工資各自用,老公過年時還要給婆婆錢,各種包紅包,根本沒有存款,于是當拆遷房子可以回遷時,需要錢時只能借,向三哥借了一萬塊錢。

  當時家里還裝了電話,裝電話要3千多錢,沒有裝潢,只是客廳臥室地上鋪了墻紙,廚房和衛(wèi)生間沒鋪,買了一張床,我母親家做了一個高低柜,一張桌子四條凳子,材料費不用我出,木工的工資要我出,好像付了100元錢。陳藝英上來家問我上電視的事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