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角落,袁旭冷眼看著發(fā)生的一切。
印象里,沮授應(yīng)是慷慨激昂,當(dāng)眾說出袁紹自埋禍患。
事實上他卻只是告了個罪便退到一旁。
細(xì)節(jié)又和袁旭所了解的不同!
袁紹正要吩咐酒宴開始,一個讓袁旭也意想不到的人站了起來。
“袁公,長公子前往青州不妥!”
此人話一出口,不僅袁旭一臉愕然,廳內(nèi)眾人也多是不敢相信。
同樣的話,要是出自其他謀士口中倒也罷了,偏偏出自一向善于逢迎拍馬的郭圖。
難免不讓眾人心生驚訝。
郭圖最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以往從不頂撞袁紹,甚至連袁譚他都不肯得罪!
袁紹明明已決定打發(fā)袁譚去青州,他不可能看不出來!
看著郭圖,袁旭也覺著狐疑。
他究竟想做什么?
莫不是從擅于逢迎拍馬的奸佞小人,陡然變成了敢于義正辭嚴(yán)的慷慨之士?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一定有比得罪袁紹更重要的原因!
否則像郭圖這樣的人,絕不可能不顧后果!
袁紹顯然沒想到郭圖也會站出來和他作對。
“此事已定,公則何意?”
“長公子乃是袁公長子,節(jié)制各地多年,無論治軍還是治理地方,從未出過紕漏!”
“正是因此,某才要他前往青州!”
“敢問袁公,青州緊要,還是冀州、兗州與整個河北緊要?”
郭圖半步不讓處處緊逼,更讓袁旭心生訝然!
為拍袁譚馬屁,他甚至可置大軍生死不顧。
突然良心發(fā)現(xiàn),從奸佞之臣變?yōu)橹毖灾浚?p> 袁旭可不會天真的相信發(fā)生那種事!
郭圖一定有他的目的,而且目的達(dá)成與否,重要性甚至超出得罪袁紹!
臉色十分不好,盯著郭圖,袁紹并未說話。
“長公子節(jié)制青州,固然可使青州固若金湯,然而河北一帶……”
說到這里,郭圖便沒再說下去。
“正是!”才坐下的沮授又站了起來,慷慨激昂的說道:“袁公如此,乃是自埋禍胎……”
看著據(jù)理力爭的郭圖和沮授,袁旭也在做著他的盤算。
他當(dāng)然不希望袁譚留在鄴城。
依附袁譚,只有到了青州,許多打算才能施展。
得想個法子,在不得罪袁譚的情況下,促成這件事……
袁紹鐵青著臉,眼見就要發(fā)作!
沮授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就是自埋禍患,任誰換做袁紹,聽著都不會舒服!
“公與此言欠妥,卻并非毫無道理!”看出袁紹即將發(fā)怒,郭圖說道:“長公子領(lǐng)軍在外,于河北著實不利!”
郭圖步步緊逼,倘若此時沒人幫袁紹說上一句半句,袁譚或許還真有可能去不了青州。
“郭公逼迫甚緊,大有脅迫父親之勢,怕是更加不妥!”
終于,袁旭開口了!
尚未攻破易京,郭圖就和袁旭有過爭辯。
如果不是袁紹做出讓袁譚去青州的決定,觸及了他的利益,酒宴上他一定會找個機會整治袁旭。
沒有找袁旭的晦氣,對方卻突然冒出這么一句,讓郭圖心中頓時不爽。
眾人目光全都投到了袁旭的身上。
袁譚、袁尚看著他,甚至分別流露出了復(fù)雜的情感。
是勸阻還是贊成,決定著袁旭究竟會投向哪方!
袁譚心里沒底,袁尚卻滿懷期待。
畢竟袁旭一開口,就是直指郭圖以下犯上,甚至還給他扣了個脅迫袁紹的帽子!
“父親,孩兒以為,長兄前往青州,再妥當(dāng)不過!”
話一出口,滿座皆驚!
袁譚離開冀州意味著什么,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
不在袁紹身邊,袁尚承歡膝下,時日久遠(yuǎn),河北必定會落到他的手中!
相比于眾人的錯愕,袁尚露出一抹得意的淺笑,和袁熙彼此交換了個眼神。
刻意拉攏袁旭,不過說了些好話,送了匹普通戰(zhàn)馬,卻能得到這樣的效用!
庶子就是庶子!
眼光短淺沒見過什么世面,給他些好處就能拉攏!
袁旭挺身而出反駁郭圖、沮授,袁紹心情頓時好了許多,對他的好感也添了兩分。
“顯歆如何尋思,但說無妨!”
撇了一眼郭圖和沮授,袁紹換上一副和藹可親的面容。
“長兄追隨父親多年,無論治軍還是治民,均可為父親分憂!”得了袁紹吩咐,袁旭說道:“青州毗鄰大海。乃是海運、漕運之要道,關(guān)乎河北財貨往來。更緊要的是,劉備雖說兵少,野心卻是不小!倘若稍稍懈怠,便會被他趁虛而入。至于曹操……”
袁旭沒再說下去。
不用他說,眾人也都明白。
區(qū)區(qū)劉備都敢覬覦青州,更不用說坐擁大軍的曹操!
如此想來,青州不是袁譚去,還真震懾不??!
面露笑容,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顯歆之言甚合某意。諸公不必再說,便依了顯歆!”
瞪眼看著袁旭,郭圖面目變得有些猙獰。
眼看就要說服袁紹,袁旭卻橫生枝節(jié)。
不僅攪亂了他的計劃,甚至還給他扣了個逼迫袁紹的罪名。
再說下去,罪名必定坐實。
郭圖不敢冒險,只得閉嘴不言!
沮授則是嘆息了一聲,再度落座。
至于袁譚,心生不快又不敢當(dāng)著袁紹的面質(zhì)問袁旭,只得忍著憤懣,等待酒宴結(jié)束再做計較。
袁旭為他解了圍,袁紹心情大好說道:“某入城之時,顯思等都為顯歆請功,諸公以為獎賞些什么才好?”
“孩兒上陣,不過是為袁家盡綿薄之力,怎敢討要獎賞!”畢恭畢敬,袁旭回了一句。
他當(dāng)然想要獎賞,哪怕給個稍有實權(quán)的職務(wù),對將來也有極大裨益。
然而他不可能如實把話說出來!
有的時候,要反倒不如不要,不要恰恰會得到的更多!
“啟稟袁公,上蔡令甄逸著人前來,有要事呈稟!”
眾人還沒來及回應(yīng),門外傳來衛(wèi)士的聲音。
“讓他進(jìn)來!”示意袁旭坐下,袁紹向外面吩咐了一句。
一個身穿青色小吏官服的人,在兩名衛(wèi)士的看送下慌慌張張的跑進(jìn)廳內(nèi)。
剛?cè)霃d,此人就跪伏在地,神情慌亂的說道:“小吏受上蔡令之托,特來向袁公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