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農(nóng)忙托兒所
本來高蕓都快要幻想一下,他們家是不是還有些銀元金條之類的家底了。
這下子是徹底破滅了。
感情說的是大哥的陪葬物?。?p> “呃,這事你就不要再惦記了,以后咱們應(yīng)該用不到那些東西,還是讓大哥安息,別打擾他了,喝粥喝粥……”
別說大哥墓里,大概率沒多少值錢的東西了,就算真有值錢的東西,高蕓也做不出去挖他墓的事情來,一來是不愿意,二來是不敢,她沒那么大膽子。
挖墓開棺啥還挺嚇人的。
通過電視看一些類似的影視或者紀錄片,不打碼她都有些受不了,感覺怪嚇人的,又更何況親自去做這件事呢!
所以此事還是就此罷休吧。
別惦記了。
高天養(yǎng)顯然也不想,或者說不愿意去做這種事,同樣并未多說什么,兩人很快沉默喝粥,喝完粥洗碗鍛煉睡覺。
次日,繼續(xù)正常過日子。
又幾天后,農(nóng)忙即將開始,也就是說需要忙碌收割,以及打谷曬谷之類的事,整個村子所有人都要忙起來,大概要忙上半個月,甚至于更久才能結(jié)束。
過程最怕的就是下雨。
一旦下雨并且沒提前做好準備,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導(dǎo)致?lián)p失慘重,甚至于導(dǎo)致下半年,都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或者說嚴重了可能需要申請救濟。
雖然過兩天才要正式開始收割,但有些事是提前就需要安排好了的,免得到時候忙不過來,或者搞得亂糟糟的。
這不,收割前幾天,先是公社把各大大隊的大隊長等人,叫過去開會。緊接著就是各大大隊,把隊內(nèi)的小隊隊長以及相關(guān)組員叫過去開會,傳達上面公社開會時需要傳達的精神。同時內(nèi)部也再次強調(diào),大家神經(jīng)要緊繃起來,不能松懈,必須……反正就是那一套套話。
等這兩個會開完了,才是小隊會。
也就是由隊長高天國組織一下,把他們隊的幾十戶人家都叫過去,除了傳達上面的各項指示之外,最重要的是安排任務(wù),以及遇到緊急情況該怎么做?
這里的緊急情況主要就一點。
那便是刮風下雨。
如果沒有刮風下雨,他們走的就是一個正常流程,可一旦刮風下雨,那么便必須竭盡全力去走所謂的緊急流程。
正常流程就是,主要活還是由壯勞力來干,老弱病殘沒必要參與太多,跟著適當撿撿麥穗,幫些小忙就行,而緊急流程便是能動彈的,都得拼命搶收。
這種情況下,有人意外死亡。
那都不算什么離譜的事。
過程沒什么好說的,畢竟這又不是第一次了,以前早有經(jīng)驗,沒多久大家便都有了各自的安排和任務(wù),高蕓分到的任務(wù)是農(nóng)忙托兒所三看護人員之一。
沒錯,是農(nóng)忙托兒所看護人員。
雖然這時候很多方面值得詬病,但有一點做的是真的好,比未來都好,那就是托兒所制度。雖然核心目的可能還是在于解放婦女生產(chǎn)力,讓婦女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但有好處就是有好處,這點其實還是毋庸置疑的。
甚至于那段時間人口增長極快。
托兒所制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農(nóng)忙托兒所,顧名思義就是在農(nóng)忙的時候,把所有孩子放到一起進行看護管理,這么一來,既能避免家長一方面需要看護孩子,一方面又要干活,兩頭難以兼顧,同時也在間接保障各家孩子安全,免得孩子亂跑,再出什么意外。
孩子不是成年人,對于危險很難有什么預(yù)知,有的根本就不怕危險,給人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覺,稍有不慎或不小心沒看住,就有可能出各種意外。
磕磕碰碰還好,無傷大雅。
但要是嚴重了,就可能死。
附近十里八村哪年沒有人淹死,哪年沒有人被蛇咬死,還有玩火把家給點燃,最后燒死的,意外從來就沒少過。
平常不是很忙的時候還好,家里有老人幫忙照看,或者婦女本身就有時間照看,再不然還能大孩子看小孩子,大體上照顧得到,可農(nóng)忙那是真的很忙。
相比較于每家留一兩個勞動力,或者說留一兩個人專門看孩子,乃至不留人看,讓孩子隨時都有可能有危險,把所有孩子都聚到一起,只留兩三個人專門看他們,無疑更有性價比,更完美。
這就是農(nóng)忙托兒所的初衷。
有些相對富裕,或者土地人口較多的大隊,甚至會對其進行常規(guī)化,就是變成大隊里的一個常規(guī)托兒所,而不僅僅只是農(nóng)忙時,暫時成立十天半個月。
相比較于農(nóng)村,縣城里的托兒所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數(shù)量反正比農(nóng)村多多了。
有些廠有自己的廠辦托兒所。
有些街道有自己的街道托兒所。
這意味著婦女在生育之后,即便沒有婆婆幫忙帶孩子,也不會被孩子完全約束在家庭里,孩子出生后六個月,過了哺乳期,就能正常去上班了。孩子交到托兒所里有人幫忙照顧,每天中午下班回來,晚上下班回來把孩子帶回家。
彼此還是有親密接觸時間的。
并不會說因此就變得陌生了啥。
要是沒有托兒所,又沒有婆婆幫忙照顧,或者說對婆婆不放心,至少得把孩子帶到五六歲,能上幼兒園乃至小學的年齡,當母親的才能勉強有所解放。
過程要是再生個二胎,三胎四胎。
那解放的日子就遙遙無期了。
可惜的是,二三十年后,特別是三四十年之后,類似的托兒所就開始飛速減少,到高蕓生活的那個年代時,反正她已經(jīng)沒聽說過了。即便可能有類似的機構(gòu),那也是商業(yè)機構(gòu),而且收費價格相當?shù)陌嘿F,比上幼兒園啥的都要貴。
同時做家長的也不一定放心。
或許有些機構(gòu)國企還有,但反正絕大多數(shù)普通老百姓,應(yīng)該享受不到了。
對于給自己安排的這個任務(wù),高蕓并不覺得為難,因為相比較于下地割麥子,這活已經(jīng)算輕松了,只是需要多操心罷了。最重要的是還在襁褓里的孩子并不需要高蕓照顧,會由另外兩個,剛生產(chǎn)完,還在哺乳期的婦女一起照顧。
高蕓只要看著些能跑,會說話的孩子就行,應(yīng)該可能大概,沒啥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