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江南貿(mào)易投資有限責(zé)任公司
徐妙云之所以不認識,并不是因為江南的字跡潦草,而是那些字她根本就沒有見過。
“這......這里面有些字我不認識!”
徐妙云將清單還給江南,面色微紅,有些尷尬。
江南接過清單一看,才反應(yīng)過來,他所寫的是簡體字。
穿越過來的這些年,他其實早已學(xué)會了這個時期的文字,但由于書寫復(fù)雜,所以更多時候用的還是簡體字。
江南指著清單上的文字,逐字不落地念了一遍。
想了想,又說道:“算了,我還是用你認識的文字重新謄寫一份吧!”
“不用了,我已經(jīng)全部記住了!”
江南有些吃驚,沒想到徐三的女兒這么聰穎,竟有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
“對了,你叫什么名字?”
江南忽然問道。
徐妙云遲疑了一下,回答道:“徐妙妙?!?p> “對了,你真能發(fā)明可以替代糯米灰漿的材料?”
江南認真地答道:“只要你能把清單上的東西都備齊,就沒問題!”
這話一出,徐妙云頓時無言可對。
道了聲告辭以后就離開了客棧。
兩天后,
“江南貿(mào)易投資有限責(zé)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路過的百姓看見這塊牌子紛紛好奇地圍過來,你一言我一語的猜測著。
說是私人住宅吧,還沒見過哪家住宅的名字有這么長。
說是商店吧,大門緊閉,看不到任何貨物。
這時,江南正在后院忙碌著。
徐妙云也帶著幾個仆人跟著忙前忙后。
“你發(fā)明的材料叫什么名字?
徐妙云突然問道。
江南頭也不抬地答道,“水泥?!?p> 在江南的記憶里,現(xiàn)代意義的水泥是在18世紀的英國人發(fā)明的,
在進入中國以后,還被稱為“洋灰”。
直到1889年,中國人才創(chuàng)辦了第一家近代化的水泥廠。
我國古代能工巧匠層出不窮,之所以無法發(fā)明水泥,更多的是受到工藝水平的限制。
好在之前徐三送來了診費一萬兩銀子,提高了還款進度,江南才得以靠系統(tǒng)獎勵兌換出了制造水泥所需要的核心設(shè)備和材料。
不然,縱使江南掌握制造水泥的技術(shù),依靠目前的條件,也絕無半點成功的可能。
在眾人的努力下,一會兒功夫,一套簡易的水泥制作裝置成功安全完成。
接著,在江南的指揮下,眾人分工有序,正式開始制作。
“水泥的生產(chǎn)工藝簡單講便是兩磨一燒,即原料要經(jīng)過采掘、破碎、磨細和混勻制成生料,”
“生料經(jīng)1450℃的高溫?zé)墒炝希炝显俳?jīng)破碎,與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細成為水泥。”
江南一邊指揮,一邊向徐妙云解釋著制作原理。
很快,明朝的第一袋水泥正式誕生。
江南走過去,彎下腰捧了一點放在手里抹了抹。
質(zhì)地和現(xiàn)代的水泥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也足夠了。
要想繼續(xù)改良,只有接著發(fā)明電,不過江南不想把戰(zhàn)線拉得太長。
收回投資才是當下重要的事情。
當幾個仆人把幾袋水泥和一塊水泥石板扛回徐府的時候,
徐達眼睛都看直了,喃喃自語道:“這東西真有那么神奇?”
徐妙云也不解釋,而是吩咐仆人拿了一把鐵錘過來。
徐達挽起衣袖,掄起鐵錘就朝著石板上砸去。
反彈的力量差點讓他折了腰,等砸完一看,石板上只是出現(xiàn)幾道裂紋,并沒有破碎。
“天才,真是天才呀!”
徐達忍不住贊嘆。
“快,快帶上這些東西,隨我一起進宮面圣!”
......
傍晚,微風(fēng)徐徐。
江南坐在院子里乘涼。
徐三的債務(wù)已經(jīng)償還的過程中了,要不了多久就能還清。
其他幾人雖然沒有找到,但有了徐三,相信找到他們并不困難。
而且他心里有個大膽的想法,只是還沒有得到論證。
水泥一事,除了幫助徐三賺錢,實際還有試探的成分在里面。
“徐三,徐妙妙?!?p> 江南覺得這趟討債之旅越來越有趣了。
第二天一早,徐妙云一早就找上了門。
看見徐妙云一臉垂頭喪氣的樣子,江南心里有了個大概。
一件新事物的發(fā)明,就意味著一件舊事物的淘汰,
而這個過程,從古至今,都不會太順利。
“怎么了?你父親對我制作出來的水泥不滿意?”江南開口問道。
徐妙云答道:“那倒不是,父親很滿意,只不過......”
“只不過有人不想讓它推廣開來!”
江南接著徐妙云的話說下去。
徐妙云面色詫異,問道:“你怎么知道?”
“這有什么難猜的,這東西一旦推廣開來肯定會觸碰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他們當然會抵制。”
“那你有沒有什么辦法?”徐妙云試探著問道。
江南不答反問:“應(yīng)天府的地價貴嗎?”
徐妙云愣了一下,沒明白江南的意思。
推廣水泥和地價有什么關(guān)系嗎?
沒等徐妙云回答,江南繼續(xù)說道,“我給你二百兩銀子,你去給我買塊地。”
“買地做什么?”徐妙云問道。
“你買了就知道了,記住,要買在熱鬧的地方!”
......
另一邊,徐達怒氣沖沖回到家。
也不知道在朝堂上受了什么刺激,拿起一個杯子就猛烈地朝地上摔去。
嚇得屋里的仆人瑟瑟發(fā)抖。
“李善長呀李善長,你簡直是個禍國殃民的敗類,我徐達真是瞎了眼了,當初竟與你這豬狗不如的東西稱兄道弟!”
前一天,徐達興高采烈的帶著江南發(fā)明的水泥進宮面見朱元璋,正巧李善長也在場。
在測試過水泥石板的質(zhì)量以后朱元璋也是十分滿意,當時就要下令全國推廣。
但遭到了李善長的極力反對,于是就暫時擱置了下來。
今天在朝堂之上,徐達還想再進行推廣,卻又遭到了以李善長為首的文武百官的極力反對。
李善長更是以徐達只是應(yīng)天府知府的身份為由,生生剝奪了徐達的發(fā)言權(quán)。
徐達長嘆一聲,“事到如今,只有看江先生有何妙計了?!?p> 正想著,就看見徐妙云回來了。
徐達趕緊叫住女兒,“怎么樣?江先生怎么說?”
徐妙云答道:“他好像早就知道了會發(fā)生這種情況!”
“哦?那他有沒有說怎樣解決?”
徐妙云攤手聳肩,答道:“沒有,他只是讓我給他買塊地!”
徐達頓時懵了,“買地?買地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我先回去休息一下,下午還要去給江南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