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暑假開始
木匠蜂是世界性分布的一種昆蟲,屬于膜翅目密蜂科,通體長約6~8厘米,泛著紫羅蘭色的金屬光澤;喜歡在實心木內(nèi)安家,雄蜂先將里面掏空,然后充填花粉筑巢;雌蜂在巢內(nèi)產(chǎn)卵、哺幼,并守護到最后一個小木匠蜂出世。
我們當?shù)鼐陀心窘撤?,在山林枯死矗立的樹干中,在野外無人的瓜棚木梁上,在庭院墻角多年堆放不動的木材堆里,都有它們安家的身影。
木匠蜂平時兇名在外,俗稱“蟄死驢”,意思就是木匠蜂能把一頭毛驢給蟄死。每當面對威脅的時候,它們總是勇敢地亮出尾部的武器—螫針,能夠在刺入對手皮膚時,注射含有多種神經(jīng)肽和生物胺的蜂毒,致使對手麻痹或死亡。雖然沒有親眼見到木匠蜂蟄死毛驢的場景,但是這個俗稱聽起來,就讓我們小孩子們很害怕。
我與木匠蜂的戰(zhàn)爭,發(fā)生在十歲那年的暑假,那時的暑假是和割麥子假連在一起的,時間特別長,將近三個月。對于生活在小山村的孩子們來說,暑假是一個多么色彩繽紛的節(jié)日!我和村里的幾個小伙伴都住在大山北坡的果園里,各家的果園都有一大片,彼此挨在一起,順延在上山山路的兩側(cè)。
山路蜿蜿蜒蜒,南面連接著薄霧籠罩的大山,遠遠望去山巒起伏,叢林交蔭;北面連著淳樸寧靜的小村莊,石屋掩映,炊煙裊裊。
一條歡快的小溪躍出南山山腰峽谷,蜿蜒徘徊在上山山路的東側(cè),自上而下匯聚到村前的小河里。小河依山腳地勢在村前打個彎,半環(huán)抱著小村莊,自西向東匯入遠方的大河。
小河叫做菜泥河,名字緣于河兩岸一年四季種滿了各種蔬菜,春天的油菜、萵苣,夏天的黃瓜、豆角,秋天的南瓜、茄子,冬天的蒜苗、菠菜等等,村民們每天做飯前,都要在菜地里拔菜,在小河里洗菜,篩撿丟棄到河里的菜根、菜葉,堆積在河岸、沉浸在河底,久而久之,就成了厚厚的河泥,菜泥河因而得名。
據(jù)說很久以前,菜泥河冬日里水流量小,只是一條鋪滿泥沙的大沙溝;夏日里,四周山體、丘陵上順流而下的雨水匯聚,則形成兇猛的山洪,自村前奔流而過。
后來,人民公社開展農(nóng)業(yè)學大寨運動,村民們在村前的菜泥河上修建了攔河壩,蓄了幾里長水面的水庫,一年四季流水不斷,魚蝦息養(yǎng)成群;又在兩岸興修提水設(shè)施和灌溉溝渠,周圍旱田變成了水田沃土,稻米飄香,村民們自喻這里“賽江南”。
小村莊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沙溝崖”。傳說清朝末年,戰(zhàn)亂不斷,內(nèi)憂外患、民不聊生,有幾戶人家逃難到此,見到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如畫,處處鮮花果木飄香,飛禽走獸珍奇,于是在河北岸石崖上安家落戶,開荒種田,繁衍生息。
外面的人稱呼這幾戶人家為“沙溝里石崖上的人家”,隨著后來的演變,村莊的名字就叫做“沙溝崖”了。
那是一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普通的農(nóng)家僅僅能夠填飽肚子,餐桌上的主食大體都是紅薯、山芋、土豆等雜糧,家家存有的少量糧食平日舍不得吃,只有在寒冬缺糧或者初春青黃不接的時節(jié),才拿出一撮糧食,細細地磨成面粉,參上野菜、樹皮熬成一鍋粥,每人喝上一碗,就能度過饑荒。
那時小孩子們沒有現(xiàn)代社會這么多的零食,我們平時最盼望的,就是家里烹制了新獵取的鳥獸,或者在過年時候,吃頓麥面包著豬肉餡的餃子。
過年是我們小伙伴最盼望的盛大節(jié)日,父母們拿出積攢的布票、糧票、肉票,置辦年貨,小孩子們才能穿新衣、吃餃子、過新年。
但在十歲那年的夏天,我們卻尋覓到了豐富的“零食”,果園里的瓜果、桃李,山里的野兔、鳥蛋,河溪里的蝦米、泥鰍,田間的紅薯、豆莢,都是我和皮猴、柱子三個小伙伴一起向大自然索取的。
我小名叫鐵蛋,出生起名字的時候,父親覺著叫“鐵蛋”硬氣,寓意著小孩子會成長得茁壯、潑辣,像一顆鐵蛋一樣結(jié)實,不怕生活的顛簸、磕碰。那時農(nóng)村娃子叫什么蛋的可多了,叫狗蛋、驢蛋、鴨蛋的都有。
我最要好的小伙伴就是皮猴和柱子,我們?nèi)齻€是同年級同班,又都住在村子西頭,每天形影不離。
皮猴真名叫什么已經(jīng)忘記了,因為他個頭瘦小,性格調(diào)皮機敏、膽大心細,大人們都說他“猴精猴精”的,我們就叫他“皮猴”。
最高的榆樹枝上他搖晃著身體捋榆錢,最湍急的河灣里他深扎猛子捉魚蝦,最深邃的灌木叢里他鉆來鉆去逮鵪鶉,最炎熱的夏日里他舉著桿子粘知了……,他是名副其實的皮猴!
我們新尋覓的有些“美食”,小伙伴都不敢吃,都是皮猴敢于“第一個吃螃蟹”。比如剛燒熟的桑樹皮蛇(赤練蛇),把烤焦的花斑蛇皮撕開,就露出了里面白嫩嫩的蒜瓣蛇肉,大家都不敢吃,只有皮猴最勇敢,“讓我來”!
皮猴撕下幾塊蛇肉放到嘴里,一邊嚼一邊嚷著“香、真香啊”,我們幾個膽子稍大的,才動手吃了起來,膽子小的就只有流著口水看我們吃了。
柱子長得人高馬大,像根粗壯的大柱子,是我們小伙伴隊伍里的“苦工”。小伙伴們一起行動的時候,一切需要體力的重活由他來干,比如在密林里遇到一顆野生的桃樹,掛滿了紅彤彤毛桃,成熟的毛桃有很多細毛,不清洗是不能吃的,想要把毛桃?guī)ё?,沒有儲物的包裹怎么辦?
柱子就把他長褲子脫下來,把兩條褲腿腳打上結(jié),就成了“人”形的桃袋子,里面塞滿毛桃,背到溪水邊,清洗干凈再吃,“背”的力氣活就由柱子來干。
可是等到了溪水邊,柱子身體與桃袋子“親密接觸”,脖子上、背上都扎滿了細密的桃毛,柱子忍不住用手抓一抓,就起了一片片紅色的癢疙瘩,癢得柱子要掉眼淚。
他迫不及待地躍身飛起,一個猛子扎到深水的溪塘里,歡快暢游幾個來回,才結(jié)束了桃毛帶來的痛苦。我們都脫光衣服跳入水里,一邊洗著澡,一邊啃起了又酸又甜的毛桃。
暑假開始后,大人們每天早出晚歸,忙于田間莊稼除草施肥、成熟瓜果售賣,我們?nèi)齻€小伙伴都被安排到果園里守園。
當春天栽種的甜瓜長到拳頭大的時候,當一排排葡萄架上結(jié)滿了一簇簇青瑪瑙般的葡萄串的時候,當早熟的甜桃上飛起了紅暈、麥黃杏樹上飄出了果香、落滿的鳥雀趕走了又飛回來的時候,我們就要白天、晚上吃住都在果園里。
一直到秋天,二熟的酸紫葡萄收獲完了,一畦畦菜地里只剩下半卷心的大白菜,霜打的茄子掛在枝頭,風干成一個個音符似的小鈴鐺,果樹開始裸露出光禿禿的枝干,褪下一地厚厚的金黃秋裝。
園里、地里再也沒有收獲的東西,我們才關(guān)上果園籬笆門,用野棗蒺藜封上園門口,回到村子里居住,那時候新的學期也剛好開始。
到了第二年的暑假,我們又會重復去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