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蕭梁帝業(yè)

第99章 妥協(xié)奸佞

蕭梁帝業(yè) 閑話風(fēng)塵 2010 2022-12-26 21:52:42

  前朝末帝之妹?

  妄圖復(fù)國?

  謝宣懷的話,無異于石破天驚。

  震驚中的百官,皆朝范氏父女看來。

  “可能么?”

  宰執(zhí)南梁十載,范隆之可謂勤勤懇懇,一心為國。

  聞謝宣懷之誣告,他本怒極,然而想到:

  “他竟然知道阿瑛的身份!”

  這是千真萬確的,也是他心中最大的秘密。

  知此秘者,寥寥數(shù)人,且基本是范氏族中耆老。

  一個可怕的念頭,頓時浮現(xiàn)于范隆之的心中。

  “族中竟然出了叛徒!玉牒不會已入謝宣懷之手了吧?”

  既然叛徒泄露了范瑛的身份,便有可能竊取鐵證玉牒,并送予謝宣懷。

  故范隆之一言不發(fā),只是冷冷的看著謝宣懷。

  若他握有玉牒,是一定會拿出來的。

  而玉牒出,范隆之便是百口莫辯,說不清的。

  他心中清楚,謝宣懷選在此時發(fā)難,必與主和有關(guān)。

  范瑛也想到了這一層,故縱有滔天之怒,她同樣不便發(fā)作。

  此刻,最好以靜制動,萬一謝宣懷并無玉牒呢。

  端坐龍椅的梁帝,收斂了怒火,他冷聲說道:

  “你當知,誣陷皇后,可罪及九族!”

  罪及九族,便意味著若是誣陷,蘭陵劉氏也要受到牽連。

  事涉南梁四大門閥之二,還是必有一傷之局。

  不論傷及哪族,南梁朝局勢必震蕩。

  須知當下江淮之間戰(zhàn)事膠著,梁帝并不希望朝內(nèi)生亂。

  實際上,梁帝是在警告謝宣懷,小心回話。

  若是謝宣懷就此打住,哪怕是謊稱聽信了謠言,梁帝是不會重罪于他的。

  若是執(zhí)迷不悟,今日這筆賬終是要清算的。

  屆時,他將嘗到梁帝手腕之剛猛。

  “你應(yīng)該能聽懂朕的意思吧?”

  梁帝的心中,默默祈禱著。

  然而謝宣懷一副節(jié)烈之態(tài),似乎為國而不避生死,當即鏗鏘回道:

  “此前朝皇族玉牒,足以證明臣并非誣陷,請陛下御覽?!?p>  他遂將玉牒呈上。

  梁帝未看一眼,眸光如刀,冷視著謝宣懷。

  他無須去看,因為范瑛早已如實相告。

  相告之時,二人剛剛喜結(jié)連理,彼時之梁帝仍是前朝之一方封疆。

  后來,前朝末帝疑心甚重,竟至大肆屠戮皇族與重臣。

  弄得朝野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可謂喪心病狂至極。

  官拜前朝尚書令的梁帝長兄,明知難逃一死,卻為了不禍及同胞諸弟,甘愿放棄離京避難。

  不久,他果然歿于前朝末帝之屠刀。

  噩耗傳來,梁帝悲憤至極。

  同時,梁帝深知長兄本不必死,其死乃是為了他與諸兄弟的活。

  遂招募勇士于荊襄,以清君側(cè)之名,梁帝悍然起兵。

  范瑛選擇了支持梁帝,并主動請纓,領(lǐng)先鋒之職,兵進建康。

  聞訊,范隆之果斷起兵于淮南,呼應(yīng)梁帝。

  若說范瑛父女圖謀復(fù)國,當初又何必相助梁帝呢。

  他們完全可以率軍戰(zhàn)梁帝,而保前朝。

  更關(guān)鍵的是,梁帝御極伊始,便將前朝皇族盡剿,死忠之臣或逐出朝堂,或發(fā)配莽荒。

  又經(jīng)十年經(jīng)營,哪里還有復(fù)國的可能。

  故梁帝并不懷疑范瑛父女。

  然于百官之中,嘩然鵲起。

  “請陛下治范氏父女之罪!”

  蘭陵劉氏家主,中書令劉廣博出班陳奏。

  “臣附議!”

  主和派朝臣,紛紛附和。

  至此,圖窮匕見。

  顯然,這是針對范氏父女的陰謀。

  “請陛下明察,尚書令絕無反心,臣愿保之!”

  支持范隆之的主戰(zhàn)派朝臣,紛紛挺身而出。

  隨后,兩派朝臣,爭斗不休。

  明堂之內(nèi),混亂不堪,水火之勢已成。

  梁帝清楚,這是劉廣博與謝宣懷策劃的逼宮之舉。

  事態(tài)的發(fā)展超出了他的想象,已然不是法辦二人便能化解的了。

  他一旦表態(tài),便意味著大清洗的到來。

  朝局大亂,外敵近在咫尺,南梁將有覆國之危,且在旦夕之間。

  梁帝縱有剛猛手腕,亦無用武之地。

  他滿腔憤怒,卻只能默然無聲。

  范隆之看出了梁帝的無奈,與國運的兇險,又充滿慈愛的看了女兒一眼。

  最終,他毅然挺身而出。

  “賢妃確是前朝末帝之妹,然我父女并無復(fù)國之念。

  為明心跡,臣愿辭去尚書令之職?!?p>  在他看來,斗下去于國不利,未免梁帝為難,只能是他主動退讓。

  指望劉廣博與謝宣懷退讓,顯然是不可能的。

  有了他的表態(tài),主戰(zhàn)派朝臣便偃旗息鼓了。

  一場劫難,似乎要就此終結(jié)。

  “陰謀復(fù)國,豈是辭官便能了結(jié)的?

  臣請陛下降旨,斬范氏父女,并誅其族!”

  謝宣懷窮追猛打。

  “請陛下降旨!”

  主和派朝臣,再次附和。

  他們是鐵了心,要斗到底了。

  局勢至此,梁帝便不得不表態(tài)了,他必須作出妥協(xié)。

  “范隆之剝奪爵位,罷黜本兼官職,終身監(jiān)禁。

  賢妃幽禁冷宮。

  罷黜范雍左游擊將軍之職,貶為寧遠將軍,永駐新昌,不得還朝。

  罷黜蘭陵范氏之門第,分家降品。”

  “陛下圣明,臣等拜服!”

  劉廣博、謝宣懷領(lǐng)銜,主和派朝臣頓起頌揚之聲。

  二人清楚,讓梁帝斬了范氏父女那是不可能的。

  請斬,不過是抬價而已。

  梁帝給出的圣裁,足以使蘭陵范氏沒落。

  這個結(jié)果,是二人能夠接受的,還是最好的那種。

  事后,范隆之傳下話,令主戰(zhàn)派朝臣不得為其鳴冤,要以國事為重。

  終使南梁朝局未亂。

  得報后的梁帝,慚愧不已。

  隨后,梁宮中便傳出消息:賢妃逝于憂思。

  其實,這是梁帝對賢妃的一種保護。

  賢妃范瑛,隨之于梁宮蒸發(fā)。

  在主和派的惡意傳謠下,范瑛的“逝于憂思”變成了“被梁帝賜死”。

  而且此謠言,傳遍南梁,大偽成真。

  遠在江淮前線的范雍,不明內(nèi)情,信以為真。

  經(jīng)此巨變,梁帝意識到:

  “看來,朕的典簽府已被他們收買了!”

  典簽府專司刺探,既對外,也對內(nèi)。

  北朝的財政崩潰,乃國之機密,他們能夠偵知。

  卻為何無法偵知,劉廣博與謝宣懷之預(yù)謀?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隨后,梁帝便對典簽府展開了大清洗。

  典簽府只聽命于梁帝,不在朝廷各省管轄之內(nèi)。

  故劉廣博、謝宣懷有心袒護,卻不便出面。

  自此以后,才由蘇霖之繼任典簽使,并重整典簽府。

  《梁書·武帝紀》載曰:

  高祖妥協(xié)于奸佞,罷范公隆之,禁太后,貶范公雍,屈之。高祖清洗典簽府,欲請武道宗師蘇霖之出仕,繼任典簽使,重整典簽府。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