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夏澈淡
“主公方才定是沒有聽清楚,那赤甲蟹將,它是六境?!便读似?,夏澈淡開口提醒。
“我聽清楚了?!饼R鳴將劍符收起來,也一般使了個水行咒,站在海水面上。
一會若是大搖大擺御著劍符過去,那蟹將懾于劍嶼威名,定不敢露面。
想到這里,齊鳴還從乾坤囊中取了一套黑青短打,換下白金色的劍袍,補充道:“我殺的就是六境?!?p> 這一句又把夏澈淡回愣了,心說不該吧?莫非自己是有眼無珠,看輕了主公?可若是主公有六境之上的修為,何必御使靈符?自己縱劍飛行該多暢快,多自在!
他便忍不住發(fā)問:“恕老奴眼拙,敢問主公如今修行處在哪一境?”
“五境?!饼R鳴正收拾著裝,聽到他這一問,微一皺眉,反問道:“怎么?怕我打不過?”
夏澈淡咬了咬牙,終是沒說出什么太墮自家威風的話。
“是老奴膽小,只道那蟹將有六境道行。一時竟忘了主公身承仙宗正法,靈寶利劍,自然不能以等閑視之。老奴不才,修行百七十年,也練得神識行將圓滿,咱們主仆二人聯(lián)手,那蟹將倒也不……”
妖奴這邊正表忠心,誰料主子那邊歪脖子瞥了他一眼,打斷道:“停,停,誰叫你上了,你只管引路,殺蟹將的時候你一根指頭都不許動?!?p> 夏澈淡徹底傻眼了。
這什么事?這什么人吶?
他那兩根蝦須子瞬時軟塌了下來,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還他娘真是!
自己撞上個仙宗雛兒認主,還沒樂半盞茶呢,就眼看著就要被拖進蟹鉗送死。
罷了罷了,他蝦子成精,旁的不說,水遁極快、極靈活,到時這小祖宗一旦不敵,只要未被蟹將鉗住,自己也有把握護送離開。
再說,讓這初生牛犢見見虎口,也是件好事情,一來吃過虧,今后多半能夠穩(wěn)重些,二來自己先是好言相勸,后是拼死護主,也是大功兩件,日后少不得賞賜、依仗。
打定了主意,夏澈淡便早做準備,剛站直沒多久的身子又是一躬,請問道:
“老奴水居就在不遠,其中還有些財物法器,將來行走世間說不得能派上些用場,還望主公能稍待片刻,允老奴收納處理?!?p> 這一去,鞍前馬后,刀山火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齊鳴自認也是戀棧的駑馬,曉得妖奴這份心情,便瞧了瞧天星,估摸了下時辰,點頭應允道:“成,你速去速回。”
那邊老妖奴回巢收拾細軟,這一邊小主公取出那張紙卷,又看了幾眼。
若這法子不假,非但是過得了五境,只要奪取的神識強健,更是能省的下多年綴修。
綴,即點綴。
要知,每一境的功法并非是境界過了,便不必再修行了。這境界已過,修家為求精進完美而做的修持,修行道上還有一個專有的名頭:綴修。
修行正如那建高樓,要自上而下一層比一層寬闊。長寬百丈的地基,自然要比長寬十丈的地基能蓋得更高聳,蓋的更穩(wěn)當。落到修行上,前一境的修行越是扎實,后一境越是穩(wěn)妥順利,將來越有飛升的可能。這是其中好處。
但凡事過猶不及,時光貴重,對修行者更是如此。若是一味打牢地基,哪里還有蓋下一層得時間,哪還有高聳入云的機會?如此“綴修”就成了“贅修”,累贅的贅。反倒成了壞事了。
故而功法里每一境都設了一道門檻,越得過便算是圓滿,修行下一境時不至于拖后。
故而非是天資聰穎,壽數(shù)寬裕之輩,少有能夠有余力作多少綴修的。
至于養(yǎng)神識一境的門檻在哪里?
修出個人樣。
要有身軀四肢、五官臟腑,與自身相合一體。修行下一境“納百川”時才不至于掌控不及,被天地靈元反傷了自身。
一般的修家練到此處,便不會再刻意修行神識,只是順著境界提升,待神識隨之自然滋長。
而齊鳴如今要用的偏方不同,他可以尋本就堅固的骨骼、本就有力的臟腑、本就靈韌的皮肉,去煉合一個更圓滿的神識。
他方才知蟹將六境而呼好,便是動了此般貪念。
“怪不得總說那邪道誘人!”
齊鳴嘆了口氣,將紙卷收回,靜靜閉目等待。
不多時,只見眼前海水分涌,一只巨大的青蝦浮了上來,正是那妖奴夏澈淡所化原形。
“還請主公暫入老奴頭殼之中,一來老奴天生水族,海中行進不比靈符更慢,二來此處海中生靈繁茂,別有一番美景,透過頭殼,主公也可觀賞。”
妖奴好意,齊鳴依言,待走到殼中時,心中突發(fā)好奇,問道:“尋常青蝦都是淡水所生,你怎么偏是海中妖怪?”
大青蝦凄苦一笑,身軀沉入海水:“回稟主公,老奴幼時正是在覃州郡枝水河中生活,只是那河中,有一黑魚妖怪,偏愛吃青蝦,族中親友,盡數(shù)為他所食!故而老奴剛蒙天眷,修得了一點法力,便匆匆順流逃到了海中茍活?!?p> “原來是這般。”齊鳴點點頭,接又問道:“那你后來可曾回去過?仇可報了?”
夏澈淡嘆了一聲:“三十年前老奴自覺修行有所成就,便回了枝水河一趟,本意正是尋仇解恨,也不枉費多年苦修??煞楹訛┱訚?,卻楞沒尋到當年的黑魚精。后來一問才知,我走后六十多年,想那黑魚精命也是到了絕時,只顧翻浪,追食魚蝦,竟不慎鉆到了鵜鶘妖怪的嘴兜子里,那鵜鶘嘴兜中暗藏乾坤法度,黑魚精落在其中,只覺四周無邊無際,不住地往下落,一身翻江倒海的渾力也無處施展,便被叼了去。那叫…那叫個……?!?p>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饼R鳴接茬道。
“對!可不是么!那黃雀后頭還落著老鷹,老鷹后頭還站著閻羅哩。老奴曾聽人傳說,那閻羅多半就是蝦子得道,應的就是佛家那句……欸?主公,佛家那話兒怎么說的來著?”
“因果循環(huán),報應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