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是周武王的庶長兄召公奭的封國,都城在燕地,即今天北京市房山區(qū)琉璃河鎮(zhèn)東北。
與姜子牙、周公旦一樣,召公奭受封燕國后,仍舊留在大周王朝都城鎬京輔佐天子,而派嫡長子公子克赴燕地管理燕國。
由于燕國處中原最北邊荒之地,可以說,大周王朝之初,東邊的齊魯兩國、南邊以隨國為首的漢陽諸姬、西邊的晉國、北邊的燕國這四方屏障中,各有各的苦楚。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如南邊以隨國為首的漢陽諸姬,本來是大周王朝力量最強的,但后來卻不斷受到迅速崛起的異姓大國楚國的威脅,最終被楚國逐個吞滅。
到后來周天子不得不承認楚國為大周王朝的南方屏障,不再視楚國為南蠻,給予征伐特權(quán)。
西方的晉國長期與戎狄部落周旋,但是仍舊沒能有效保衛(wèi)大周王朝,還居然讓西戎武裝攻破了王朝都城鎬京。
更西一點的秦國,本就是被大周王朝流放去西陲之地的異姓諸侯,到后來也一點點強大起來,成為晉國最大的隱患之一。
東方的齊魯所處之地則是東夷之地,大周王朝放了姜子牙、周公旦兩位大佬在山東,建立的齊國和魯國,那可是當時大周王朝力量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一開始齊國和魯國牢牢為大周王朝把守著東大門。
卻不料,齊魯后來不和,給東夷部落可乘之機,導致大周王朝不得不經(jīng)常調(diào)兵討伐東夷。
此時的大周王朝四大屏障東、西、南總體上是可控的,周天子已將秦、楚兩國納入倚重力量范圍。
如秦國的政治地位還提高到了伯爵,獲得了征伐西戎的權(quán)力。
楚國的要求過高,封王是不可能的,但也獲得了征伐南方蠻夷的權(quán)力。
也就是說,大周王朝四方屏障中,已經(jīng)變成了西方以秦、晉為主,東方以齊、魯為主,南方以楚國為主,北方仍舊以燕國為主。
北方的燕國,日子過得可謂是最難的。
尤其是大周王朝經(jīng)歷了一場鎬京之難后,遷都洛邑,春秋開啟,四方屏障中的東南西這三方涉及到的諸侯力量越來越強。
唯北方屏障燕國,不但沒能發(fā)展起來,反而越來越衰落了。
鎬京之難后,中原列國諸侯對戎狄蠻夷的警惕和反擊是常態(tài)化的,而且東南西這三方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但北方燕國卻不同。
燕國自建國后貌似基本默默無聞,歷代燕侯甚至都未曾留史于史料,其主要原因就是國家弱爆了,沒能在大周王朝掀起過什么驚世駭俗的大風大浪來。
沒有什么事跡值得傳誦,當然只能默默無聞了。
北方屏障燕國的周邊環(huán)境相當差,因為其他三方隨著擔負屏障使命的諸侯實力越來越強大。
此漲彼消,相對的其需要對付的戎狄蠻夷勢力則越來越弱小。
而燕國由于自身實力較弱,所以需要對付的北狄武裝則越來越強大。
北狄的力量強大到何種地步呢?
歷史進入春秋以后,入侵中原的北狄武裝,有許多是基本無視燕國,直接越過燕國殺入中原。
還有,也就是燕國周圍一帶的北狄,從原來的部落形態(tài),逐漸形成國家形態(tài),其部落首領往往自己稱王稱侯。
如這一次入侵中原的山戎部落,其實就是當時幾個較強大的北狄國家,如孤竹國、令支國等。
這樣的國家,放到晉國周邊,那基本是慢慢被晉國給滅了的,如后來的翟國等。
但燕國,則是無能為力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雄才大略的齊桓公在全面分析了大周王朝四方屏障形勢后,決定經(jīng)營一下北方屏障,即幫助燕國鞏固好這個屏障。
只有四方戎狄蠻夷都解決了,中原諸侯才能夠真正聯(lián)合起來,建立起真正的列國諸侯新秩序。
這才是完整意義上的尊王攘夷!
公元前664年,齊桓公率領齊軍主力北上了。
魯莊公感慨萬分,這一次與齊桓公在濟水會面,讓魯莊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方伯,真正的諸侯之長,真正的春秋霸主!
那就好好把齊侯交待的給貫徹行動到位吧。從此以后,寡人就完全地、無條件地聽命于齊侯!
貫徹執(zhí)行齊桓公的指令,主要是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與列國諸侯聯(lián)系,強化軍備,嚴防死守南方的楚國的隨時進犯。
二是保證自齊入燕糧道暢通,并積極調(diào)集軍糧,讓魯國成為齊軍北上掃滅山戎的重要后勤力量。
好消息不斷傳來,在齊軍的犀利進攻下,山戎全線潰敗。
齊軍不斷進逼,將入侵中原的那支山戎給基本掃除干凈,并趁勢滅了另外幾支北狄,即孤竹國、令支國等國,威服了無終國等北狄勢力!
這樣一來,北方屏障燕國的壓力頓減。
燕國趁機擴張地盤,將國力擴張到了遼西、冀北一帶,吞并了一些北狄小部落,將燕國與北狄部落的勢力對比作了一個全面反轉(zhuǎn),燕國實力大增。
這種實力大增往往是良性循環(huán)的,你燕國越是強大,威服于你的少數(shù)民族部落就越多,許多部落紛紛歸附燕國,燕國的國力軍力就進一步提升。
慢慢強大起來的燕國,從此不但可以自保,而且可以真正發(fā)揮了大周王朝北方屏障作用!
這正是齊桓公的戰(zhàn)略思考,是一位名垂千古的春秋霸主的大義之舉!
魯莊公非常感慨,令他更動容的是,據(jù)說燕侯對齊桓公感激涕零,在齊軍班師回國時,燕侯千里相送,直送至齊國境內(nèi)!
齊桓公也不禁感動,他命令將燕侯走過的地,全部劃歸燕國所有,使燕國的勢力范圍一下子又擴大了很多。
齊桓公救援燕國掃滅山戎的壯舉,我們在齊國風云里講了,這里也不多說了。
反正對魯莊公來說,齊侯這一次是為大周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象這樣的功勛,寡人當然得有所表示。
但是還沒等魯莊公表示出實際行動來,齊桓公卻對魯國有所表示了。
公元前663年夏,剛從北地燕國伐戎凱旋的齊桓公,派人給魯莊公送來了厚禮:數(shù)百山戎俘虜以及部分兵器!
這個叫什么?
這個就叫獻捷嗎?
是的,這個叫獻捷。但這樣的獻法,貌似是不合禮數(shù)的。
因為諸侯與戎狄蠻夷作戰(zhàn)得勝,往往會有所俘獲,這時應該要將這些俘獲拿出一部分送給天子,即獻捷于王。
獻捷于王是符合禮數(shù)的,諸侯獻捷,天子再予以賞賜,并拿著這些俘獲詔告天下,又歌頌功德,并警示戎狄蠻夷。
諸侯國之間則是不需要獻捷的。
還有,如果諸侯國之間互相打仗所得的俘獲,也不能用來獻。
因為諸侯國之間的紛爭,是大周王朝家里的事。所謂家丑不可外揚,故家里的事不能用來獻捷。
但歷史走到了春秋這個時候,向天子獻捷的意義,貌似還不若向某自己看重的諸侯大國獻有實質(zhì)性效果了。
甚至,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事,但凡有俘獲,也出現(xiàn)了向同盟國的大國尤其是盟主獻捷的情況。
禮正在崩,樂正在壞。
或者說,也只有將一些禮給崩了將一些樂也壞了,歷史才能真正向前發(fā)展。
這一次,齊桓公向魯莊公獻捷,其實質(zhì)性意義就在于一個感謝。
是的,齊桓公之所以能夠安心率軍北上救燕伐戎,魯國是出了大力的。
在這一年多時間里,魯國幫助齊國牢牢守住了南大門,還保證了齊軍糧道的暢通。
列國諸侯之間雖然沒什么事,但如果真的有事,那魯國也一定能夠擺平的。
征伐山戎全勝而歸,齊桓公當然會去向天子獻捷。
但這么多俘獲全獻給了天子太浪費了,拿出一部分來送給魯國,更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