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的誘惑,再不接就是傻子了。
但是太子依然面露難色,“王叔,若王叔真給這些,侄兒覺得夠是夠了。但王叔也只是嘴上說說,當不得真吧?!?p> “怪我一時不分,鬧得如此地步?!弊罅x王唉聲嘆氣,“畢竟父子一場,我還未死,兩個逆子就已經(jīng)拼得你死我活;若我死了,恐怕尸骨都沒有人來收。為這兩個逆子,也為我死后事,我又何必戲弄太子與朝廷呢?”
“若如此,必可解朝廷一時之困,對北江之兵我朝亦不用擔心。若王叔說的是真的,侄兒也要在皇上面前拼一把,讓皇上允了此事。王叔以為如何?”
“太子若能勸說皇上立兩子都為王,我死而不憾了?!?p> 左義王接著道:“我愿與太子擊掌為誓。若皇上真封兩子都為王,我左義若不能給朝廷兵馬、錢糧,我當曝尸街頭?!?p> 這個誓太毒了,這不就是死后永世不得安寧么?
“王叔,何必發(fā)此毒誓呢?侄兒當然信了?!?p> 但是這話在莫林聽了,卻是搖搖頭,一個人都死了,還管它在哪里死的,又管得了尸骨在哪里嗎?
“王爺這話說的……”莫林對著左義王,“就算王爺什么都不給,皇上、太子和朝廷也不忍看到王爺尸骨曝之街頭?!?p> 左義王活這大一把歲數(shù),畢竟還是姜老的辣,做什么事都有目的,并且還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換句話說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哦不,錯了,是不見兔子不撒手。
這就好比兩方談判一樣,你想我的東西,我也想你的東西,但是不管是誰,都擔心把自己的東西給對方后,對方不認賬。
左義王就是這樣。
嘴上愿意把左義兵馬、錢糧交給朝廷,但說實話,在內(nèi)心深處是不愿意的,或者說在內(nèi)心里卻有另一番想法,就算是現(xiàn)在把兵馬、錢糧給了,但是我左義根基深,要不了幾年這些又可以賺回來了。給了這些,不會對左義傷筋動骨,但是好處是明顯的,兩個兒子都封王了,我左義的地盤也變得更大了。說到底,還是我左義王賺了。
看著左義王臉上陰晴不定,莫林猜想這老王爺心里是不是又憋著什么壞心思,他哪里知道,皇上和太子算的很遠,同樣的左義王算的也不近,眼前吃點虧不叫吃虧,以后賺才真的是賺的。
“兵馬、錢糧是我左義的根本,以前還沒有哪一個藩王如此做過。”左義王猶豫了一下,“不是信不過太子,我是怕把兵馬、錢糧交給了朝廷,二子也難受封。朝廷中很多大臣都視藩王們?yōu)檠壑嗅?,恨不得沒有藩王?!?p> 果然,左義王是這么想的。
“以王叔之見,當如何?”太子想知道老王爺?shù)降资窃趺聪氲摹?p> “若能見到朝廷封令,心里著實會更踏實。”
嚯,左義王想的是挺美的,皇上得先封王,我才能給兵、給錢、給糧,或許左義王在想,我雖然病的重,但還沒有死,想騙我的兵馬、錢糧,門都沒有,不先看到封王的圣旨,我是不會給的。
“這……”其實這是一件比較為難的事,就算太子派快馬回京跟皇上,相信皇上也不會答應的,因為下圣旨之前,皇上什么也沒有得到,說句不好聽的,萬一左義王反悔,拿到封王令,不給兵馬錢糧呢?
這時候再次體現(xiàn)出太子帶莫林的英明之處了,“我說王爺,要做就痛快些。王爺怕拿不到朝廷的封令,那皇上難道就愿意先下封王圣旨嗎?就算是尋常百姓家,也沒有一家先給,一家后給的道理?!?p> “王爺即求皇上封二公子為王,本是好事。但還得讓皇上知道王爺?shù)男囊獠判??!蹦纸又f。
“王叔,這事急不得。容小侄回京后稟明皇上,與眾大臣商議后再行定奪。”太子以退為進。
反正你左義王沒幾天了,我是不著急,等你掛了,你的兩個兒子肯定是爭的你死我活。
“我自知時日不多,恐難撐到那一天?!弊罅x王抬頭看了看,又看向房外,“也罷,為表誠心,我先向朝廷交一半的兵馬、錢糧,等封令一到,再交割剩下一半,太子以為如何?”
太子沒有接話,而是看著莫林,“王爺這話問的,太子殿下說是也不好,說不是了不好。萬一剩下一半……”
“你當本王是何人,言而無信之人?”左義王惱怒。
“王爺息怒,末將并非此意?!?p> “王叔,依侄兒看,可行。”
“那太子何時向皇上奏請?”
“那要看王叔何時交割了?!?p> “好!”左義王撐著自己,從枕下摸出一個小盒子,遞與太子,在太子伸手去接時,左義王又猛地拿回,“太子可不要失言?!?p> “王叔放心。就算皇上有疑慮,小侄也會勸說皇上下圣旨。”
接過盒子,打開一看,里面有一左義王令和左義王虎符。
“小侄今日就派八百里加急,送書給京城,不肖三日,即有回信?!?p> “若太子不成功,這兵馬、錢糧可要歸還我左義。”
“理當如此。王叔,小侄就不打擾了,王叔靜心養(yǎng)病?!?p> 與左義王告辭后,太子與莫林就去收繳左義王的說的一半兵馬、錢糧,然后派重兵押送錢糧到京城,而五萬兵馬則分別派往三浦城、南山關(guān)、臨江城等城池駐守,后續(xù)再待皇上和朝廷如何處置。
現(xiàn)下,左義王一半的兵馬和錢糧已經(jīng)到手,按理說可以失約不管,反正左義王的兩個兒子也會打起來,到時候朝廷再來收漁翁之利,但是太子卻說:“如此做法太不仁義?!?p> 莫林一想也是,這么做的話,就相當于斷了皇上和朝廷的信譽,想要再對其他藩王下手,基本上就不可能了。
過了兩日,皇上旨意送到。
有了皇上的旨意,再去找左義王就簡單多了。
但是還沒到左義王府,遠遠就看到王府門口聚集了一大批人,近前一看,發(fā)現(xiàn)府門外都是二公子的人。
“江隆慶,你盡管不讓我進府。你別讓我抓住你,我不會放過你的。沖進去。”江隆興對著府里罵完,又對一眾手下說道。
但是這些人剛到府門臺階之上,就從府內(nèi)射出了很多箭,一些跑得快的兵士已中箭倒地。原本想翻墻進去,但是墻里面也站滿了弓箭手,只要靠近府墻,就會被箭射。
沒奈何,江隆興只得離府門五十步之遠,朝府中不停的罵。
“我想見父王一面,你盡敢攔著!”
“氣死我了。”
江隆興哪里是去看他父王的,他是想進去爭取當左義王的,就算是江隆慶有朝廷封令又如何,如果把他殺了,左義王照應是他的。就算不殺,讓左義王當眾宣布他是左義王,憑借左義的實力,難道朝廷還會不同意?
太子沒有上前,而只是遠遠的看著。
過了好一會兒,可有是江隆興手下有人看到了太子,上前跟江隆興說了些什么,于是就看到江隆興小跑而來。
“太子殿下,您給評評理,我去看望父王有錯嗎?他憑什么不讓我進?”江隆興的怒火還沒有消下去。
太子微笑道:“世子和二公子之事,我已聽說了。好在你我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一家人不能坐在一起好好聊聊呢?”
“和他聊?”江隆興望在左義王府,“能聊出什么來?沒得聊?!?p> “二公子也消消氣,今我做東,做一回和事佬,在世子與二公子間調(diào)停,怎么樣?”
“調(diào)停,不去。我怕他?哼!”江隆興有底氣。
人被逼急了,啥都不會怕。
太子并沒有理會二公子,而是帶著莫林向王府走去。
“太子在此,請世子出來答話!”莫林向府內(nèi)高叫。
過了一會,世子江隆慶出來,見太子果然在府門外,出得府門,向太子問安后,“不知太子殿下喚我何事?”
“你們本是親兄弟,何必要這樣?我今天來不為別的,就為你兄弟二人調(diào)解來的?!?p> “調(diào)解?太子你看看,他是來干嘛的?帶這么兵,不知道的還是以為他要攻府?!?p> “來來來,那里有一個茶棚,一起去坐坐吧?!?p> 太子一手拉著江隆慶,一手拉著江隆興,畢竟在太子面前,雖然兩人矛盾很大,但也不敢太過于造次。
“來,坐!”太子很熱情的安排了兩人。
莫林則站在太子一側(cè)。
“世子和二公子為什么會有如此之矛盾,本太子是非常清楚的?!?p> “他不讓我進府!”江隆興指著江隆慶說道。
“是進府這么簡單么?這左義城內(nèi),哪個人不知道你的狼子野心?”
“啪”太子猛地一拍茶桌,嚇了二人一跳。
“不就是都想當王嗎?”太子看著兩人。
一語道破二人心思,兩個都把頭別了過去,誰也不愿意看誰。
太子看著江隆慶,“大公子已貴為世子,得朝廷封賜,必定是未來的左義王。這有什么好擔心的?”
“太子殿下,父王自小就偏向他,我這世子還不如一介平民百姓??纯?,父王什么都給他,兵馬、錢糧……”
“那是因為我比你強?!?p> “就你,哼。仗著父王喜愛,天天就想著如何把我這世子之位拉下來,你敢說你不想當這左義王?”
太子又看著江隆興,似乎在等著二公子回話。
半晌,江隆興也沒有反應,很顯然世子說對了。
“是,誰不想當個王爺?”江隆興猛地一口將面前的茶水倒進口里。
“今兒在府門口,是不是也想進去把我抓了、殺了,好讓你的王爺美夢成直?”
“我就想殺你來著,你又能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