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從明朝來

第十六章 我不同意出兵

我從明朝來 漫青桔 3050 2022-10-18 15:20:08

  不過六七日,朝廷又接到夷江奏報,在亂石灘再次擊敗北江,斬敵千人。隨后,不是隔五六日,就是八九日,都會收到夷江兵勝的奏報。

  龍顏大悅,賞賜了很多給有功之臣的家人,這其中莫府收到的皇上賞賜之物,更是多的快裝不下了。

  在一片祥和之中,當然少不了陳二公子的“賞賜”了,不是西涼女子,便是北江擄來的女子,無一例外的,都說要莫公子享受。不過。莫林沒有這個心思,順道做了好人,給了趙田。這貨開始死活不肯,沒辦法,在莫林的威逼之下,只好從了。

  打仗取得勝利是每個人期望的,但是既然是雙方兩軍對壘,除非對方很弱,否則肯定是有輸有贏,不可能一方全勝,另一方全敗。

  據(jù)莫林近些日子翻看的有關(guān)南江朝和北江朝的過往經(jīng)歷,特別是雙方兩軍陣前之事,大多都是以北江勝而告終。就算自己的父親再厲害,也不過是一個人的事,將盛而兵不盛,是很難取勝仗的,而南江朝的兵并不盛,盡管這幾年來,皇上也下了大力氣治軍,但是與好戰(zhàn)的北江兵比起來,還是差一些。

  在莫林的記憶里,大明朝土木堡之變?nèi)杂洃洩q新。北江頻頻挑釁,卻又頻頻失敗,如果統(tǒng)兵將領(lǐng)不是傻,就是這其中有問題。而問題的關(guān)鍵就在于,莫將軍取得這么多勝利,都是小勝,北江一打就跑了,但這還不是重點,關(guān)鍵就是莫將軍還在夷江城。

  按理說,打了這么多勝仗,應(yīng)該是北江打不過我們,但是莫將軍卻停軍不前。前日奏報,在打勝仗后,莫將軍想往北推進,卻發(fā)現(xiàn)寸步難行。這說明什么,北軍實力仍在。

  持續(xù)這么長時間的勝仗,或許這就是問題。

  “太子殿下,夷江城接連取勝,卻不能去北江地半步。臣以為個中必有蹊蹺。還望太子明查。”莫林有些擔(dān)憂的對太子道。

  太子不以為意,“北兵勢大,誠難攻克。如今取了這么多勝仗,軍心大振。這足以說明我軍勢已變強大?!?p>  “太子,向來北軍強,而我軍弱,然我軍卻多次取勝,恐是北軍驕兵之計?!蹦值?。

  “莫小將軍,切莫生疑。莫將軍統(tǒng)兵有方,正是萬古未見之才?!?p>  雖然目前莫林的記憶中并沒有南江朝中父親莫將軍的記憶,但是先不管親情,但從兩國交戰(zhàn)來說,這已經(jīng)是非常不正常的了。哪有一直勝,但還在原地不動的道理。

  “太子,臣以為當修八百里加急,以囑臣父,萬望小心北軍來襲。”莫林說出自己的心里想法。

  “沒想到將門虎子,早前聽說你終日廝混與粉脂之中,本以為是一個敗家子弟,后來你學(xué)堂表現(xiàn)突出,著實令人大為吃驚。才特準父皇,讓你來伴讀。沒想到,你對軍事之事也懂。”

  “臣哪懂什么軍事,只是隨口胡說而已?!?p>  莫林接著道,“以前曾在家中無所事事,便讀了一些兵書。其實這也是在我父親的逼迫之下才讀的,兵書所云種種,臣只是看了個皮毛?!标P(guān)于讀兵書的事,莫林的記憶只有大明朝,這些也只是自己的叔叔在發(fā)現(xiàn)自己,對兵事感興趣之后,才找了一些書讓自己去讀,希望自己能夠在軍中建功立業(yè),沒想到卻要用在這南江朝。

  不過盡管說是讀了一些兵書,但是也只是停留在書本上,并沒有真正的在戰(zhàn)場上使用過,所以這次見到怡江城兩軍對戰(zhàn)的結(jié)果,在想到兵書上所講到的一些事,才令莫林有些擔(dān)憂。

  “你是擔(dān)心莫將軍有事?”太子疑道,“雖然你們是父子,但是或許你對莫將軍的統(tǒng)兵之道還,沒有我了解的多?!?p>  莫林拱手道:“愿聞太子教誨?!?p>  太子慢步至?xí)概宰?,“其實本王對這些了解的也不是很全。當年憲宗寵幸福后宮,致朝政混亂,給了以北江可乘之機,以致國都被圍,江山社稷有傾覆之險。憲宗和太子皆西狩而去,朝中一片混亂,盡皆曰降北江,以免百姓生靈涂炭?!?p>  “什么?有此意之人都可殺。”莫林聽了很氣憤。

  太子繼續(xù)道:“你說的不錯。但是當時群龍無首,憲宗和太子因懼北江之兵,而致大部分江山被敵寇侵占。幸有我武宗皇帝,雖然只是一藩王,然心系江山社稷。發(fā)詔于天下,以共御敵,后集藩王之兵和天下兵馬,數(shù)戰(zhàn)敵寇,才克復(fù)故土,終成與北江隔江而治。”

  “沒想到是這樣的。那這與我父親有什么關(guān)系呢?”莫林聽了半天,也只是從中了解到以前的憲宗不顧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去了。后來,也就是武宗皇帝帶著全國軍民奮起抵抗,才使山河重攏,有了當今的天下。但是,這也應(yīng)該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與自己的父親應(yīng)該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

  “要不本王說有莫將軍在,就算北江之兵再厲害,也休想度過宜夷江?!碧觾?nèi)心很沉穩(wěn),“父皇乃是武宗皇帝第三子,天下混亂,父皇跟隨武宗皇帝南征北戰(zhàn),而當時莫將軍就是跟隨父皇的。雖然年紀只有二十多歲,但卻能夠擔(dān)任統(tǒng)軍大任。呵呵,本王一點都沒有說錯,如今南江朝的江山,一大半都是莫將軍打下來的?!?p>  停頓了一會兒,太子又說:“論統(tǒng)兵打仗,朝廷中沒有人能比得過莫將軍。所以這次在夷江城連續(xù)取勝,自然不會有假。所以往往也勸你莫要胡思亂想。”

  莫林清晰的記得,兵無常勝,兵無常敗。如果突然能夠一直取得勝利,要么就是敵兵突然變得很弱,比如換了統(tǒng)軍將領(lǐng),胡亂指揮;要么這其中就存在著陰謀詭計,通過失敗讓對方驕傲,然后再返攻。又或者在夷江城失敗,在其他的地方有密謀什么?

  雖然對以前的歷史并不是很了解,也只是從太子的嘴里聽說莫將軍是比較厲害的,但是以前厲害并不代表現(xiàn)在也同樣厲害,因為敵人也會了解戰(zhàn)場上對方的統(tǒng)軍將領(lǐng),更會選擇方法來應(yīng)對。

  莫林心中的顧慮,并沒有因為太子講述了那么多以前的事情而消除,反而心中的顧慮越來越大,但是從太子的話來看,或許是自己太緊張了,也或許是莫將軍找到了敵軍的弱點。

  見太子絲毫不會懷疑其中的問題,莫林也不便再說些什么,因為不管他說什么,至少太子現(xiàn)在是聽不進去的。

  又過了月余,雖然不像前一段時間那樣頻繁的聽到我軍勝利的消息,但是這其中也小勝幾次,雖然斬獲敵首并不是很多。不過,在看到最近一次莫將軍的奏報之后,莫林的擔(dān)憂再一次陡然上升。

  這一次太子帶著莫林,一起叩見皇上才知道的。來到殿前,早有眾大臣在商議。

  皇上將莫將軍的奏報遞給了太子,太子當?shù)钭x了出來,“臣莫正雄起奏陛下,日前我軍頻勝,北軍膽怯,其進攻之次數(shù)大為減少。臣派軍去攻,鮮遇抵抗,但卻害派軍阻我退路,臣屢次不得成功。近來北軍甚有疑惑,斥候所探,敵軍軍勢日衰。臣以為必是北國中生大事,如此正是我軍北伐光復(fù)故土之時。臣請陛下旨,準臣帶大軍直入北境……”

  皇上道:“這幾月來我軍連戰(zhàn)連勝,個中緣由,眾卿以為如何?”

  下面大臣你看我,我看你,都沒有做聲。其實原因很簡單,打了好幾次勝仗,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這幾次的勝仗,并不是所謂的大勝,而只是小勝,并且從夷江城發(fā)來的奏報中也知道,并不是說雙方大軍在一起廝殺而取得的勝利,只不過遇到的是一小股北方軍隊,同時這些北軍并不戀戰(zhàn)。如果按照以往,向來比較勇猛的北軍不可能突然間就變得這么弱。但是打仗死人是現(xiàn)實的,就算是這其中有問題,也沒有哪個國家哪個將軍,敢把幾千人往虎口上送,更不可能白白死掉這么多人。

  “兵部什么意見?可否派大軍北上?”皇上點名了兵部。

  兵部尚書喬元朗道:“莫將軍連戰(zhàn)連勝,正是我軍士氣高昂之時,按理應(yīng)派大軍直搗黃龍?然北軍狡詐,臣以為當守夷江城?;蚩膳扇П!?p>  “笑話”,皇上有些發(fā)怒,“我軍士氣正隆,如只守夷江城,必漲北軍威風(fēng),豈不寒了眾將士的心?”

  “皇上”,兵部尚書道,“兵者,國之大事。理當慎之又慎,雖莫將軍縱橫沙場多年,屢建奇功,然此一時彼一時,貿(mào)然進兵,恐有所失?!?p>  “尚書大人此言差矣!”,兵部侍郎段祁詳?shù)?,“就算北邊有詐,也犯不著白白送好幾千條人命,要知道北江人本身就不多。臣以為,莫將軍所言極是。定是北江國中生事,令其不難以分心夷江之戰(zhàn)事。臣附議莫將軍,比正是克復(fù)北江故土的大好時機。兵者云,戰(zhàn)機稍縱即逝,如若此次不抓住,要想再有這樣的機會就很難了。臣認為,應(yīng)八百里加急,令莫將軍速攜大軍北上。”

  話剛落,殿前很多大臣都在點頭,認為兵部侍郎說的有道理,都紛紛主張此時應(yīng)該盡快派大軍北上征伐。

  “我不同意!”突然殿內(nèi)一人高聲道,頓時將殿中正在議論紛紛的眾大臣驚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