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發(fā)展比起張永年自己想象的還要順利。
在煉化完龜甲之后的第一次修行中,張永年就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成功的讓龜甲同天府星建立了初步的聯(lián)系。
別看這個聯(lián)系十分微弱,可恰恰是觀星閣一脈想要進入命星境最重要的開頭。
接下來的修行過程,就是一步步加強同天府星聯(lián)系的過程。
這同樣是一個水磨工夫的過程,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淀。
當(dāng)龜甲同天府星建立聯(lián)系之后,張永年第一時間去探尋讓龜甲自動修行、或者輔助自己修行的方法。
這同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因為在煉化龜甲之后,張永年除了能夠移動龜甲之外,還真的沒有從龜甲身上發(fā)現(xiàn)任何信息。
頂多也就是能夠靈活控制龜甲的運轉(zhuǎn)罷了。
因為沒有什么直接的辦法,張永年只能夠選擇一點一點的去摸索。
幾番嘗試之后,張永年并沒有獲得什么直接的收獲,也就先把這件事情往后放了放。
并非是這件事情不重要,而是眼下張永年有更重要的事情。
眼下的張永年,選擇的是同修兩顆命星。
龜甲上天府星的修行固然重要,可他自身在太陰星上的修行也同樣重要。
所以,在完全前者第一階段的修行之后,他自然需要在后者上繼續(xù)前進。
對于張永年來說,自身在太陰星上的修行獲取比起龜甲上天府星的修行更加困難。
因為在龜甲上他之所以修行這么順利,其中有大半要歸功于龜甲同玄武星象的特殊聯(lián)系。
以至于在建立聯(lián)系的時候,張永年可以說是毫不費力。
可想要讓自己同太陰星建立聯(lián)系,那就只能夠選擇依靠自己的力量了。
所以說接下來的修行,才是觀星閣一脈修行的常態(tài)。
在修行之前,張永年雖然暫時放下了龜甲上天府星的修行,可他并非一點布置都沒有。
在煉化龜甲之后,張永年能夠操控龜甲的運轉(zhuǎn),自然也就能夠操控龜甲對于星辰之力的吸收。
在修行的同時,張永年特意讓龜甲只吸收來自天府星的星辰之力。
在這個過程之中,龜甲吸收的星辰之力的數(shù)量雖然會有所下降,可也沒有那么嚴(yán)重。
因為在龜甲同天府星建立聯(lián)系之后,已經(jīng)能夠通過這種特殊的聯(lián)系來牽引天府星的星辰之力。
一來一去之間,雖然有些損失,可也還在張永年的承受范圍之內(nèi)。
所以,在張永年嘗試同太陰星建立聯(lián)系的同時,也算沒有徹底放下在龜甲上天府星的修行。
……
盤膝坐在院子的石座上,張永年抬頭望向了天空。
一輪明月高掛其上。
太陰星,也就是人們口中的月亮。
它是夜晚中天空最耀眼的存在,就如同白天之時的太陽一般。
比起太陽來說,它更顯溫和。
或許對于普通人來說,太陰星的存在遠(yuǎn)遠(yuǎn)無法同太陽相提評論。
可對于修行者來說,太陰星和太陽其實是不分上下的。
一陰一陽,相得益彰。
對于太陰星的相關(guān)知識,以及在命星特殊資料,張永年早就了然于心。
這恐怕也是這段時間修行進度不大的功勞吧,讓張永年在白天之時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學(xué)習(xí),補充自己。
從結(jié)果來看,張永年這段時間的整體修行學(xué)習(xí)節(jié)奏是符合他眼下的情況的。
收拾心情,張永年閉上眼中,開始今天的修行。
運轉(zhuǎn)著聯(lián)系命星的法門,張永年感覺自己來到了星空之上。
這時候,他的感知之中就只剩下太陰星的存在。
和天府星相比,太陰星顯得異常醒目。
這并非是說太陰星比天府星本身更加巨大,而是他們顯現(xiàn)在外的情況就是如此。
哪怕在冥冥之中的感知里,也不例外。
腦海之中不斷閃過太陰星的各種屬性和標(biāo)簽,張永年強迫自己把這些認(rèn)知拋出腦后。
因為他明白,事物都是有多面性的。
想要同太陰星建立聯(lián)系,就只能夠依靠張永年自己對于太陰星最強烈的感覺。
通過這種感覺為媒介,張永年才能夠同太陰星真正建立起初步的聯(lián)系。
張永年徹底的放空自己,只是憑借著本能在同太陰星交流。
用自己的本心,去感受太陰星的不同。
不知道為何,在這個時刻,張永年想起了水,想起了所謂的帝流漿。
帝流漿蘊含著月之精華,是太陰星對于大地的一種饋贈。
帝流漿的月之精華包含著異常柔和的能量和生機,就如同水一般。
太陰星五行屬水,并且是癸水。
癸水是十大天干的說法。
有趣的是,癸水在十大天干同樣屬于北方。
這恰恰和北方玄武星象不約而同。
玄武同樣屬水。
這也就能夠充分證明,為何張永年會同時和玄武星象以及太陰星有著緊密的緣法。
因為從某種情況來說,他們有著相似的屬性。
這樣說來,張永年甚至未必是和北方玄武以及太陰星有直接的緣法。
可能是張永年同水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再深挖的話,張永年從小開始修行的筑基法是清流勁,這同樣是水屬性功法的一種,也是淮安侯府傳承功法的方向。
沒錯,淮安侯府的修行之法,就是以水為主。
哪怕是張永年的父親張廣維突破武道大宗師,也是走水屬的方向。
可以說,張永年的血脈之中,就有強烈的水屬性的傾向。
所以,在察覺到自己對于太陰星的感覺是水的時候,張永年的心思一下子就發(fā)散了起來。
甚至通過水屬性,張永年甚至不由得開始聯(lián)想起他未來將斗宿和太陰星修行到高深層次之后的聯(lián)合。
水,恰恰是他們之間的共通之處,也是這兩者之間聯(lián)合的契機。
這并非是張永年好高騖遠(yuǎn),而是有了這個前提條件之后,他在未來的修行就可以往這個方向靠攏。
等到真的需要考慮兩者之間問題的時候,他就可以水到渠成。
當(dāng)然,水只是玄武星象斗宿和太陰星的一種屬性而已,并非是他們的全部。
他們之間的不同比共通之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