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分封弊端
“父皇,英兒還是小孩子,他就是胡說八道,您別往心里去?!?p> “他說的很有道理,別看你兒子年紀(jì)小,他比你們眼光遠多了。”
看著這個自己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兒子,朱元璋跟嘮家常一樣將最近孫兒的言論給朱標(biāo)描述一番,最后更是加上自己的感嘆。
“標(biāo)兒,你說英兒說的可不可能是真的?”
朱元璋也很猶豫,之前說的變法,他只是覺得這個措施可以讓平民百姓得利,出于這個私心,他才會支持。
但祖訓(xùn)這件事,朱元璋私心里還是覺得自己做的沒錯,但朱雄英說的可能性也很大,這要是真的因為自己的一句話,最終導(dǎo)致朱家子孫淪落到餓死的地步,他這個老祖豈不是要被后世子孫戳脊梁骨?
朱標(biāo)看著朱元璋,心里將朱雄英說的所有話左右思量,最終看著朱元璋說道:
“父親,兒臣在此請命,重修皇明祖訓(xùn)!”
不僅僅是后代子孫大明供養(yǎng)這件事,從英兒的話中,朱標(biāo)看見了更加殘酷的未來。
朱元璋是父親可能心里還抱有兄弟幾人抱成團的想法,但朱標(biāo)知道,這要是自己上位,憑借著跟兄弟們的關(guān)系,可能彼此之間不會有什么想法,但下一代,下下一代,就不好說了。
現(xiàn)在的分封制度,說起來跟周朝的分封制很像。
一個皇帝,是不會允許在他的統(tǒng)治之下存在著土皇帝的,遲早有一天,削藩是會被提上日程的。
既然如此,何不直接就在源頭上將這件事給解決了。
“怎么,標(biāo)兒,你也覺得祖訓(xùn)有問題?”
“兒臣只是認(rèn)為很有這種可能,而且,兒臣覺得,分封制度也應(yīng)該廢除,父親,周朝的分封制已經(jīng)告訴我們這種制度的弊端,那我大明為何要堅持?”
“標(biāo)兒,你!盡容不得兄弟嗎?”
朱元璋很是震驚,標(biāo)兒這是什么意思,是覺得他們以后一定是會兄弟反目?
“父親,兒臣不敢,但兒臣不能保證以后的帝王不會這樣做,畢竟,側(cè)臥之榻,豈容他人酣睡。
更何況,現(xiàn)在兒臣與弟弟們關(guān)系親密,但隨著朝代的更替,天子與藩王之間的關(guān)系只會是越來越疏遠,他們可能就從來沒有見過,怎么可能會顧及什么親情,他們只會在乎自己手里的勢力罷了。
現(xiàn)在的藩王勢力還沒有發(fā)展,但要是以后藩王勢力超過了王朝,那,藩王還甘心自己只是一個藩王嗎?”
藩王本就是一個不穩(wěn)定因素,要是藩王自己很有實力,跟隨他們的人自然不服自己只是藩王府的幕僚,在每天的建議與耳邊風(fēng)的影響下,就算是藩王真的沒野心,他身邊的人也會強迫他去追逐更高的權(quán)力。
朱標(biāo)很是清醒,帝王之位真的不只是自己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很多時候,都是逼不得已的。
“你,這件事稍后再議,等問過你各個兄弟意見再議?!?p> 現(xiàn)在分封制度已經(jīng)開始,皇家的十幾個皇子都有了自己的封地,就算是朱元璋真覺得朱標(biāo)說的有道理,也不可能聽一家之言就將這件事直接給確定,必須要將所有兒子聚集在一起商議才行。
“是!”
這也是朱標(biāo)自己的想法,自然也清楚父親不可能就這樣同意。
“就這樣吧,朕先回去了!”
“恭送父皇!”
被朱元璋強求休息的朱標(biāo)只能在門口目送,御駕很快就消失在了視野中。
“周奇,英兒在哪兒?”
朱標(biāo)沒想到自己兒子這么小的年級竟然能說出那種話。
本來應(yīng)該很驕傲的,但一想到英兒這口無遮攔的樣子,就開始頭疼。
這小子,真的是啥都敢說,難道真的不怕他親爺爺直接來一個大義滅親?!
“奴才剛剛好像看到殿下往花園那邊去了,那邊這幾天皇上特意讓人搬過來了不少的秋菊,開的正好,想必殿下是去賞花了。”
“走,去看看!”
“是!”
花園里
正閑逛的朱雄英看著爭相盛開的各類菊花,腦子一點一點地放空,心情不由地轉(zhuǎn)好。
“林宏,這盆開的正好,一會兒放到我書房里?!?p> 在顏色各異的菊花叢里,朱雄英一眼就看上了紫色的那一叢。
花朵雖不如其他品種花盤大,但勝在繁茂,單叢顯得很是熱鬧,欣欣向榮,單放在書房里也能添幾分寫意。
“是!”
林宏仔細將這盆花記下,打算走的時候就直接帶走。
皇宮不愧是能人異士的聚集地,這些花匠能力真不俗,后世少見的幾個品種竟也被養(yǎng)的好好的。
作為一個文人,朱雄英不免地沾染了文人愛好,梅蘭竹菊,他都有一種特別的愛好。
特別是菊花,歷史上描述它的詩歌實在是太多。
不論是潔身自好的“朝飲木蘭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還是“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的氣節(jié),都是朱雄英所欣賞推崇的。
“今年御花園是不是進了不少的新品種?”
東宮都這么多,那宮里的御花園一定是只多不少。
“是的,聽說今年剛培育出了兩色菊,皇帝見了都龍顏大悅,賞了兩百兩銀子?!?p> 朱家人都對菊有一種莫名地欣賞,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朱元璋在登基之前作了一首《詠菊》,展露了野心,最后還成功了,反正在朱家人心里,菊是不一樣的。
“那盆花還在嗎?”
朱雄英來了興致,打算接下來就去御花園逛一逛。
“回殿下,那盆已經(jīng)被皇上賞給李妃娘娘了?!?p> “李妃?”
這位李妃也算是宮里的老人了,至正十四年嫁給朱元璋,其父李杰在洪武初年率兵北征,逝世。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逝之前,讓朱元璋將管理六宮之權(quán)交給了李妃。
這位李妃也很能干,不僅僅是管理能力,而且還很有政治見解。
可就是她太聰明能干,最后在朱元璋逝世之前,直接逼著這位娘娘自盡而亡,也算是一個可憐之人。
朱雄英在心里將這位娘娘的生平想了一下,最終還是覺得,自己那個親爺爺真不是個東西。
不僅僅是對各大朝臣下手狠,對自己的后妃也是一點也不手軟,一點都不顧忌舊情的。
云葉飄飛
《詠菊》 百花發(fā)時我不發(fā),我若發(fā)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fēng)戰(zhàn)一場,滿身穿就黃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