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晉國風云

第198章 士渥濁良言勸主

春秋晉國風云 千里草人 2450 2024-12-25 05:45:00

  一場決定春秋霸主地位的晉楚邲地之戰(zhàn),就這樣結束了。

  強大的晉軍為什么失?。棵菜埔恢北粫x國壓著的楚國這一次為什么能勝?

  這些,都是值得總結的。

  首先,國家實力。

  大戰(zhàn)之前,楚國平叛安民,統(tǒng)一軍隊,發(fā)展生產,實施教化,強化法制,積累起了雄厚的國力。

  國內上下一心,大家都服楚莊王,都服令尹孫叔敖。尤其是軍隊,牢牢掌握在楚國王室手中。

  反觀晉國,各大家族明爭暗斗,晉國國君如同傀儡,沒聽說過這段時間晉國取得了多少經濟和生產上的成就。

  其次,國際影響力。

  城濮之戰(zhàn)后,晉國作為江湖霸主,理應除暴安良,匡扶天下。

  但多年來,晉國卻處處忽悠各諸侯,不斷提高保護費,對周王室也常行無禮之舉,國際聲譽急劇下跌。

  但楚國先是北掃陸渾之戎以勤周王室,再是滅了陳國以樹威,復了陳國以樹德,然后便是善待負隅頑抗的鄭國。

  此外,西聯(lián)巴、秦,東結齊、魯,楚莊王又努力融入中原。展現在中原諸侯的眼里,此時的楚國不再是南蠻,而是中原一份子了。

  第三,指揮體系。

  楚軍上下一心,令行禁止,互相補臺及時。

  如孫叔敖見晉軍一動,便先發(fā)制人,發(fā)出全軍沖鋒的號令,直接將晉國中軍給打殘了,使晉軍迅速潰敗。

  晉軍呢?

  主要領導威望不夠,不敢嚴格軍法,將領們互相不服,思想不通,經常隨意違反軍令情況。

  在潰逃中,更是只想著自己的部隊,沒有全局觀念。如管渡船的居然先將自己的兵給運走,爭搶渡船等等,簡直不象是一支正規(guī)軍,而是地方雜牌武裝。

  第四,戰(zhàn)略戰(zhàn)術。

  鄭國是很關鍵的一環(huán),楚莊王很有耐心,先搞定鄭國,避免兩頭作戰(zhàn),使鄭國成為誘敵中的重要力量。

  而且,此前對晉軍故意兩戰(zhàn)兩敗,給晉軍尤其是某些將領造成一個假象:楚軍戰(zhàn)斗力不行。

  再加上晉國一些將領立功心切,急欲與楚軍決戰(zhàn),結果中了楚莊王的示弱誘敵之計。

  在開戰(zhàn)時,楚莊王的戰(zhàn)法是靈活的,他不再遵守象城濮之戰(zhàn)時的三軍對壘這種古代作戰(zhàn)法則,而是未等晉軍列陣便沖鋒。

  當然,這中間也是有一定的意外因素,但孫叔敖敢于先發(fā)制人,命令全軍沖鋒,與楚莊王的思路是一致的。

  第五,主將能力。

  與楚莊王相比,晉軍主帥荀林父表現出了決斷上的猶柔寡斷、指揮上的混亂、號令中的自私等等嚴重問題。

  反觀楚莊王,布下一盤大棋,簡直可以說是布了三年,三年三戰(zhàn),前兩戰(zhàn)示弱,最后一戰(zhàn)終于取得決定性勝利。

  無論是在統(tǒng)一部隊思想上,還是在指揮上,甚至是在身先士卒沖鋒在前上,都折射出一員名將的風采。

  晉軍能不敗么?

  晉軍的慘敗令楚莊王以及所有的楚國將士都很興奮,終于報了城濮之戰(zhàn)的仇了。

  但楚莊王并未對晉軍趕盡殺絕,他命令楚軍停止進攻,放任晉軍渡過黃河去。楚軍涌入晉營,整車整車地搬運著戰(zhàn)利品。

  晉軍殘兵仍舊為渡船而爭搶,亂成一團。直到黃昏,楚莊王將軍隊駐扎在邲地,看著可憐的晉國殘兵夜里渡河。

  史料記載:晉軍夜里渡河,喧吵至天明。

  取得了邲地之戰(zhàn)的勝利,晉國的江湖盟主寶座自然便讓了出來,楚國已經成了當時春秋第一強國,眾諸侯國的帶頭大哥。

  陳國、蔡國、衛(wèi)國、魯國、曹國、邾國、許國等等一應習慣抱大腿的國家,都背棄了晉國,呼啦啦一起涌向了楚國。

  晉國能有什么辦法?

  剛繼位的晉景公哪想到自己的晉國君使命剛開始不久,便遭到了當頭一擊!

  當他看著中軍將荀林父率領垂頭喪氣的晉軍將士們回到晉國時,氣不打一處來。

  荀林父自知戰(zhàn)敗責任重大,一回到晉國,便請求以死抵罪。

  晉景公把荀林父的請罪書往朝堂上一摔,吼道:“拖出去,斬了!”

  滿朝文武,大氣都不敢喘,衛(wèi)士正待上前來拖荀林父。

  忽聽一人大聲道:“主公,不可!”

  眾人循聲而看,原來是大夫士渥濁。

  士渥濁,晉國大夫,士會的侄子。這里我們先將士氏家族的脈絡給理一理。

  士會共有三兄弟,士會、士穆子、鞏朔,其中由于士穆子是嫡子。源于晉獻公時代士薦的士氏家族,由士穆子為宗主,大宗。

  士穆子卒后,家族由其子士渥濁繼任為士氏家族宗主。

  而士會則因為被封于隨、范兩邑,故別為隨氏和范氏,成為后來晉國隨氏家族和范氏家族的宗主,也是隨、范兩姓鼻祖,士氏別支。

  鞏朔則因為被封于鞏邑,成為士氏的另一個別支,鞏氏家族宗主。

  現在出班反對處死荀林父的,正是士氏家族宗主、公族大夫士渥濁。

  士渥濁對晉景公道:“主公,想當年,我們晉國先君文公在取得對楚城濮之戰(zhàn)勝利后,仍然憂心忡忡。

  當時大家都不理解,問先君文公,打敗強大的楚國這么值得高興的事情,為何還要憂心沖沖呢?

  先君文公說,城濮之戰(zhàn),只是因為晉軍戰(zhàn)法得當,首先擊破了楚軍的左、右兩軍,才使楚軍令尹子玉的中軍陷入被動,無法挽回敗局而撤軍。

  楚國中軍并無損失,況且成得臣還在,困獸猶斗,更何況子玉這樣的人呢?

  寡人憂慮的是子玉肯定是要來報仇的!

  直到三天以后,成得臣被楚國國君下令自殺后,先君文公才喜上眉梢,認為沒有了后患。

  主公,取得城濮大戰(zhàn)勝利,是我們晉國當時取得的第一個勝利。

  而楚國當時的令尹成得臣自殺,是我們晉國取得的第二個勝利啊。

  正因為如此,所以三十多年來,楚國不敢與我們晉國爭鋒。

  現在,也許是上天給我們晉國降下警示,讓我們在這次泌之戰(zhàn)中失敗了。

  難道我們還要處決了中軍將荀林父,讓我們再敗一次嗎?

  那樣,豈不是意味著我們晉國也要很久不能和楚國爭鋒?

  主公,荀林父雖然負有戰(zhàn)敗責任,但他是怎樣的一位中軍將應該知道。

  荀林父侍奉國君,進則思考如何盡忠,退則思考如何補過,他是一位對國君忠心對社稷有利的股肱大臣。

  我們應該看到,荀林父這一次是失敗了,但他那么多年來取得的那些勝利呢?他為我們晉國社稷所作的貢獻呢?

  相比之下,臣認為,荀林父的功勞遠遠大于他的過失啊。

  晉國新敗,還有大量的事要處理,正是需要賢臣良將之時。因此,臣懇請主公,請允許荀林父戴罪立功吧?!?p>  晉景公沉默了,士渥濁說得對啊,眼下晉軍新敗,中原各諸侯都象墻頭草一樣倒向了楚國。

  此時如果追究荀林父的責任,那其他帥佐呢?

  如此大敗,誰沒有責任?

  如果都追究起來,那是一場多大的混亂???

  晉景公并非糊涂蟲,聽士渥濁說完后,他長嘆一聲道:

  “晉國遭受大敗,這是上天不眷顧晉國啊,也是寡人無德之過啊。

  大夫說得對,荀林父雖有過,但罪不致死。希望荀林父能夠認真反思此次戰(zhàn)敗教訓,多謀力保晉國社稷之策吧。”

  成語困獸猶斗,便是典出于此。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