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潘壬秘密來訪
7:潘壬秘密來訪
不得不說,蒙古人的辦事效率還是相當快的,在孛魯主持召開了軍事會議后的第二天一早,蒙古軍隊便開拔了,兵鋒直指李全所在的青州。
孛魯威風凜凜的端坐在一輛巨大的,旌幢環(huán)繞的戰(zhàn)車內(nèi);前后左右是一千名護衛(wèi),再前面是五千開路輕騎兵;戰(zhàn)車后面跟著五千重騎兵,重騎兵后面則是一萬輕騎兵。
其中三千輕騎兵押運著成群的羊,少許牛,一車車馬奶酒,奶制品和面粉,折疊起來的蒙古包等軍糧和物質(zhì),以及少量備換馬匹。
此時蒙古輕重騎兵的比重大約是三比一;待九年后第二次西征時,重騎兵比重已經(jīng)上升到四層;當然這只是常規(guī)標配,根據(jù)具體軍事行動,其比重是有所變化的。
比如,年前帶孫率領(lǐng)的一萬五千騎兵,輕重騎兵比重就是二比一。
按照蒙古軍隊一貫的作戰(zhàn)安排,輕騎兵主要負責遠射,誘敵,警戒,迂回等;重騎兵則是突擊和近身搏殺;二者裝備也大不一樣,主要體現(xiàn)在士兵和馬匹的披甲程度上,所配備的兵器倒有共通之處,彎刀,長矛,手斧,弓箭等無論輕重騎兵都要配備。
區(qū)別在于輕騎兵的弓箭強度更高,箭筒數(shù)量更多,有時還配有繩索和網(wǎng)套;而重騎兵則配有鐵骨朵和狼牙棒等重型殺器。
一句話,通過多年在河朔山東等地的劫掠,以及第一次西征的大獲全勝;其裝備已經(jīng)不是最初的皮甲,弓箭彎刀長矛為主,而是鎖子甲,板甲,各種兵器配套得相當齊全了。
雖然四萬鐵騎有一半駐扎他處,但就這兩萬騎兵開拔起來,依然是蹄聲如雷,滾滾而動;加上無數(shù)牛角號嗚嗚的吹著,戰(zhàn)旗飄舞,鎧甲霍霍,自是給人一種極為震撼的視覺效果。
只是并未看到傳說中一名騎兵需配置多匹戰(zhàn)馬的情況,大概是因為軍糧比較充沛,又有漢人豪強隊伍擔任攻城拔寨的炮灰,不是深入苦寒荒僻之地進行長途奔襲,所以就免了多余的戰(zhàn)馬。
嚴實和眾人站在道邊俯首相送,直到最后一名蒙古騎兵遠去了,方紛紛站直了身子。
嚴實面帶微笑,意氣風發(fā)的道:“各位,有孛魯國王親自掛帥,山東不久將大定,再無紛爭;各位趕緊回去點齊人馬,配合國王大計,建功立業(yè)吧!”
“應(yīng)該的,應(yīng)該的!”眾豪強與他拱拱手,再朝略顯形單影只的趙竑拱拱手,紛紛離去。
待眾人離去后,嚴實走近,頗為氣惱的道:“趙老弟,你也太不懂規(guī)矩了,孛魯國王還未離開,你就打算匆匆回府。
幸虧我及時知曉,派人把你追回來了!”
趙竑咦了一聲,納悶的道:“沒人跟我講過啊,我也不知道他在東平會呆多久;我一局外人,呆著有什么意思呢?”
“老弟,憑你的見識,這點禮節(jié)豈能不知;老哥我知道,你心里是有不滿!”
趙竑連忙否認道:“沒有,真的沒有,絕對沒有!”
嚴實擺了擺手,笑道:“罷了,罷了,這事已經(jīng)揭過了。”
“其實啊,這事也怨不得人家孛魯;你當初給大汗寫信,不是極力要求不必服從蒙古人在軍事上的調(diào)遣么?”
還確實有這么一回事。
趙竑微微一怔。
嚴實意味深長的呵呵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和幾位屬下有說有笑的離開了。
這廝顯得心情極好,當然好了,從帶孫手里接過彰德府等地盤;先前為帶孫鞍前馬后終于得到了應(yīng)有補償,又因為三萬精銳調(diào)往了西夏戰(zhàn)線,此次平定山東之戰(zhàn),他不用再派出一兵一卒,安心休養(yǎng)生息便是了。
對于自己目前的成就,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畢竟現(xiàn)在是蒙古人掌控一切,作為一個漢人能混到如今模樣,得到了蒙古高層賞識,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
更何況,經(jīng)過一年的辛勤耕耘,府上已有兩名女子懷上了他的種。
嚴家子嗣再度枝繁葉茂,已不是太遙遠的事了。
………
…………
“殺!”
“殺,殺!”
“沖啊,殺??!”
費城縣城郊外,一座高臺上,趙竑注視著臺下一萬多名正在刻苦訓練的士兵,腦子里卻一直在回想東平府外兩外蒙古鐵騎開拔的壯觀景象。
心里不由發(fā)出感慨,自己的一萬多名士兵,包括虎沖軍在內(nèi),和人家蒙古鐵騎比起來,簡直就是一群乞丐軍!
雖然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親眼目睹過蒙古鐵騎在戰(zhàn)場上成群結(jié)隊沖鋒搏殺的震撼場面,但這個機會應(yīng)該不會太遠了。
要想練出一只日后縱橫天下的精銳之師,任重而道遠。
關(guān)鍵是沒有足夠的實戰(zhàn)來檢驗,實戰(zhàn)才是一只隊伍快速強大的助推器。
只有見到了血,士兵才能快速成長起來!
就拿最先隨自己出征的一千二百人來說,歸來后他們的氣質(zhì)完全大變樣。
回到治所,招來張從威和周知舫,把完善好的軍隊管理體系和各級官吏獎懲方案拿出來給二人看;待二人提出了少許補充意見,商議后略做了修訂,便正式讓人發(fā)放下去。
完了,趙竑又親自書寫一份招賢令,命人抄錄多份,分貼在七個縣城的城墻門口,招納各路英才。
人才是成就大事業(yè)的關(guān)鍵,目前自己身邊這些人都還差那么點意思,必須招納更多,更高層次的人才才行。
文的武的都要,待遇從優(yōu),多多益善。
其中也包括外語人才,比如會說蒙古話等。
鑒于孛魯已經(jīng)入了山東,兵鋒直指青州李全,那條糧食三角供應(yīng)鏈也玩到頭了,趙竑便把潘雄從淄博調(diào)回到自己身邊。
接著,回了一趟老巢,考察了煉金和屯田的情況,然后以魯南公的身份巡視六個縣域。
期間,他腦子里不斷冒出想象中的蒙古人給自己挖的那個坑,琢磨著是要往坑里跳,還是填坑,抑或是當傻充愣呢。
這天傍晚,他考察完最后一個縣域回來,剛剛抵到府邸門口,已經(jīng)在那里等候多時的潘雄立刻迎上來,朝他使了使眼色。
待隨從都退下后,潘雄邁步上前,低聲道:“主公,潘壬他來費縣了!”
“什么......”趙竑一聽,頓時吃驚不小,趕緊拉著他入了府邸,來到一間內(nèi)室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