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名魏國人被龍血鐵騎營關押,他們的主人聽到這個消息后,頓時雷霆大怒,揚言要搶回被龍血鐵騎營關押的所有人。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魏無忌。
魏無忌,就是后來的信陵君,魏安釐王之弟。戰(zhàn)國時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
根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77年,魏無忌的父親魏昭王去世,魏無忌的哥哥魏圉繼承魏國王位,是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無忌于信陵(今河南商丘寧陵縣),因而被稱為信陵君。
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年),秦軍圍趙都邯鄲,趙向魏求救。魏遣晉鄙救趙,半途停留不進。他設法竊得兵符,帶勇士朱亥至軍中擊殺晉鄙,奪取兵權,解趙之圍。后為上將軍,聯(lián)合五國擊退秦將蒙驁的進攻。
魏無忌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士人因而爭相前往歸附于他,最高峰時門下曾有三千食客。所以當時的魏無忌威名遠揚,各諸侯國連續(xù)十多年都不敢動兵侵犯魏國。
如今,誰也沒想到鼎鼎大名的魏無忌居然悄悄也來到陵陽了,而這一來,自己的人就和楚國王宮龍血鐵騎營的人杠上了,這是他沒有想到的。
魏無忌住的地方,在一片青山綠水竹林之中,瓦房土木結構,內設豪華,距離陵陽不遠。
魏無忌得知屬下被關押消息,勃然大怒,非常生氣。
“稟告大人,是屬下等部署失誤,才會導致今日之事發(fā)生,還望大人降罪!”一名侍衛(wèi)跪在地上,誠惶誠恐地道。
魏無忌氣呼呼道:“廢物!一群廢物!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我養(yǎng)你們何用?!?p> 那侍衛(wèi)被罵得渾身直哆嗦,但又不敢辯駁。
魏無忌又對著那侍衛(wèi)喝道:“滾!立刻派人去調查此事,看看是哪里出了紕漏,否則的話,你提頭來見!”
“是,下臣這就去辦!”
“特別要注意的是,是否我們內部出了奸細,有的話,一定要連根拔除,絕不姑息。還有,仔細打聽一下龍血鐵騎營這次究竟帶了多少人來,我們一定要弄清底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關押的人救回來。滾!”
那名侍衛(wèi)聞言,趕緊起身離去。
等侍衛(wèi)退下,屋里只剩下魏無忌一人,他坐在椅子上,眼中閃爍著陰險的光芒,喃喃自語道:“哼,這群混蛋,竟然敢算計我,簡直是找死!我絕不會放過你們!”
次日凌晨,魏無忌剛要出門,就見一侍衛(wèi)稟告:“大人!門外有人求見?!?p> “什么人?”魏無忌問道。
“聽來人說,他們是韓國使節(jié)。”
“韓國使節(jié)?”魏無忌有點莫名其妙了,他們是怎么知道自己悄悄來陵陽了?又怎么知道他們住在這偏僻的地方?又是如何找上門來的?
魏無忌想了好一會兒,怎么也想不出所以然來,干脆先見一見再說。
當下,魏無忌讓人請韓國使節(jié)進來。
韓國使節(jié)進入魏無忌宅邸,魏無忌見到使節(jié)后,不由地一愣,將信將疑起來,心想這些人真是韓國使節(jié)?
魏無忌小聲問了問身邊一侍衛(wèi)道:“你確定他們真是韓國使節(jié)?”
那侍衛(wèi)看了看客人,說道:“嗯!”
魏無忌點了一下頭,直奔主題,問使節(jié):“聽說你們是韓國使節(jié)?”
韓國使節(jié)恭敬回答:“正是!”
魏無忌又問:“我如何相信你們?”
韓國使節(jié)拿出一筒竹簡交于魏無忌:“這里有我國國主文書,請大人過目。”
魏無忌接過文書一看,那文書制作精良,上有韓國國主王印,不像是造假。
魏無忌邊看邊問:“你們來此找我何事?又是如何知道我在陵陽?”
那韓國使節(jié)道:“不瞞大人,當今七國之間相互征伐,誰還不派幾個自己人在各國打探消息,想要知道大人去處,相信沒什么難吧。”
的確,各國之間,相互混戰(zhàn),不僅派質子當人質,更有不少組織秘密潛入各國搜集情報,為自己國家所用,魏國自然也有。
魏無忌不否認,當然默認了,也相信了,于是再次問他:“你一個韓國使節(jié),來楚國找我一個魏國人,所為何事?”
“實不相瞞,大人所來何事,我們自然也是一樣?!?p> “你們知道我所來何事?”
那使節(jié)呵呵一笑:“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你我都是為了一個人而來,這個人就是屈原,對嗎?”
魏無忌見對方識破自己此次來陵陽的目的,干脆也不否認了:“不錯!我國國主痛惜屈原是個千古難得一見的人才,只可惜不被楚國大王所用,被貶至此,因而派我來陵陽請屈原去我國任職,沒想到你們也來和我們搶。”
那韓國使節(jié)道:“不,大人誤會了,不是搶,我們是來和大人商議合作的?!?p> “如何商議?如何合作?”魏無忌問道。
“屈原學識淵博,忠君愛國,乃千古奇才,這樣的人才不應該被流放至此,不僅是我們不希望,相信全天下的人都不希望。當然,我想屈原也不希望待在這個偏僻莽荒之地,可惜了他一身才華?!?p> “你不用拐彎抹角,不妨直說吧?!?p> “嗯!是這樣的。在我國民間,老百姓有一種傳聞,說“得屈原者得天下“。這種傳聞原先在民間流傳,后來官員之中也在流傳,最后傳到我國國主耳中,于是國主派人一打聽,這才知道屈原在楚國受盡屈辱,幾次被流放,我國國主愛惜人才,便派在下幾人來楚國陵陽請屈原去韓國為相。哪料,我們才到這里,就發(fā)現(xiàn)魏大人也來了陵陽,我等猜測,想必閣下等人也是為了屈原而來。”
魏無忌不否認:“不錯,我們確實為了屈原而來?!?p> “屈原為實現(xiàn)振興楚國的大業(yè),在楚懷王時期,曾改革變法,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lián)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xiàn)了國富兵強的局面,這與我國目前的國策基本相同?!?p> “其實,我國也一樣?!?p> 關于屈原此次變法的內容,《史記》和《戰(zhàn)國策》記載非常簡略,后人無法窺其全貌。而從《離騷》和《九章》中可以得到一些信息:
一是他的改革變法是受楚懷王之命的;二是“奉先功”,即繼承前輩革新家的遺業(yè)的;三是以“明法之嫌疑”,即建立新的法制為中心內容的;四是以國家富強為唯目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變法運動。
楚史專家湯炳正經過繁瑣嚴謹的考證,把屈原的變法總結為六條:
第一,獎勵耕戰(zhàn)。獎勵農耕,是為了增加賦稅,富國富民,獎勵征戰(zhàn)是為了加強軍事戰(zhàn)略裝備。
第二,舉賢能。戰(zhàn)國時代魏文侯首開禮賢下士之風,使魏國在戰(zhàn)國初期首霸百余年。屈原此時,這樣的改革也算是正當其時。
第三,反壅蔽。也就是要破除君臣、于老百姓之間的溝通障礙。而臣民的意見也可以高速地直達楚廷。
第四,禁朋黨。鑒于楚國的貴胄和老世族往往結黨營私,狼狽為奸,對不同政見的臣工大肆攻訐,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約束杜絕。
第五,明賞罰。無論是名法家的商鞅抑或是兵家的吳起,都注重嚴格的律條來約束將士的功過。在變法這樣的問題上,屈原集合法家、兵家之精華而獨成一體。
第六,移風易俗。屈原對楚國不正之風深惡痛絕,一個個能言善辯巧言令色的臣工老世族,不惜損害國家的主體利益來投機取巧。此次的變法也把楚國的不良之風用法律形式來約束。
那韓國使節(jié)繼續(xù)說道:“只是這世上只有一個屈原,韓魏兩國不可能因為一個屈原而發(fā)動戰(zhàn)爭,因此,本使節(jié)得來拜訪魏大人,看看我們可否合作?”
“合作?如何合作?”
“如今七國之中,秦軍最強,對其他六國虎視眈眈,勢有吞并之危險。韓魏兩國距離較近,勢力遠不如秦國,盡管你我兩國之間偶有小摩擦,但無大礙,更不至于大傷元氣,在下提議,不妨韓魏兩國聯(lián)盟,一致對抗外敵,魏大人以為如何呢?”
魏無忌聞言,覺得這個提議還不錯:“你所提議是代表你們國主的意思嗎?”
“這只是在下的臨時提議,事關國政,也不是你我所能決定的,但你我之間可以先相談,并把這里的一切告訴兩國國主,然后再由國主做定奪。”
“韓魏兩國聯(lián)盟,重用屈原為相,這樣一來等于是屈原為我們兩國服務,是這意思嗎?”
那韓國使節(jié)欣喜:“正是!如今天下混戰(zhàn),弱國唯一的出路,只有抱團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