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術修行之法,我知道?!?p> 余簾沉默一會兒道。
對于這位冥王的無知,她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甚至一直懷疑這冥王身份是不是真的。
至于神術修行之法,她是知道的,魔宗有這傳承。
魔宗出自西陵,自然有神術傳成,也曾試過用神術連接冥王,借用冥王的力量。
晨林突然想到什么問道:“修習神術,不需要先要一境修為吧?!?p> 如果修神術需要先置條件,那能修煉的人就少了。
畢竟這天下能有修行資質的人,是稀少的。沒有修行資質,就無法擁有一境修為,自然無法修行神術。
如果沒有這方面的條件限制,那就是天下人人可修習。
“不需要。”
余簾說道:“神術修煉,需要信仰和信念,以此來溝通昊天,借用力量?!?p> 晨林沉思,這樣看來其實等于沒有修煉條件。
只要是信徒就可以修煉,在加上信仰對象的同意,就可以借用力量。
畢竟借別人的東西,也需要別人的同意。
“這就是神術的修行方法?!?p> 余簾伸手一指,神術修煉法出現(xiàn)在晨林意識里,如同某種信息,可以接收,也可以拒絕。
“咦?!?p> 晨林輕咦一聲,感受腦海那種奇妙信息感覺,沒想到還有這種傳遞知識的方式。
這種感覺就好像在玻璃門外放了一本書,你可以看到書名,無法書里的內容。
如想要看到書里的內容,就要接觸書把書拿進來。
想不想看全在自己。
晨林自然選擇接受這信息,頓時神術的修煉功法出現(xiàn)意識里。
晨林閉目查看神術修煉之法,片刻后,緩緩睜眼。
“原來如此?!?p> 此刻晨林已經(jīng)完全弄明白了神術修煉之法。
就是在腦海中觀想神,這個觀想神并不注重形象,可以是自己,可是一滴水、一朵花,甚至是一坨翔都可以。
重意不重形,只是意思對了就行,是神。
然后以信念為連接線,向神借用力量。
如果神同意,這連接線就連接上了,就可以借用神的力量。
如果連接不上,自然是神不同意,或者這個神不存在。
同時這個信念形成的連接線非常重要,它關乎著借用的力量大小。
信念強,連接線強,承受力強,借來的力量就越強。
原理就是這么簡單。
只是有一點晨林不得不吐槽,既然有這么好傳知識方式,直接傳給意識,干嘛還在那里講解一大堆。
直接這樣傳,不就好了,何必浪費時間。
看著余簾這樣平靜美麗的臉,想到清心般魔力的聲音,晨林保持了沉默,沒有說出來。
“算了,還是先試著修煉神術?!背苛中南胫?,就閉上眼睛,開始修煉。
腦海中觀想著一根棍子,在給氣賦予概念,這是冥王。
然后信念化線,連接冥王,借用力量。
瞬間,屬于冥王身份給晨林傳來信息。
有人要借用自己的力量是否同意。
“同意?!?p> 晨林自己就是冥王,當然同意。
這個念頭一落下,瞬間數(shù)種感覺出在心中。
神術修煉完成。
觀想的冥王連接線連接上了,可以借用力量。
就是連接線很虛幻,隨時會消失。
畢竟晨林的信念不強,神線虛幻很正常。
一次就修煉成功,幾乎瞬息而成。
晨林對此頗為詫異,沒想到自己是個天才,居然這么快就修煉成功。
對于神術,晨林很重視,總感覺這對自己很重要。
似乎冥冥之中有種感覺,又像是命運的提示,要自己完成某種使命。
讓天下人,人人都可以修行。
晨林也不知道這種感覺為何而來,反正直覺告訴自己很重要,最好去完成它。
而神術就是完成著使命,最重要的途徑。
略微思索,晨林就明白為何有這樣的直覺。
因為這天下有資格修行的人實在太少,天資限制了天下絕大部分人。
要想天下人都可以修行,首先要解決天資問題
天資即是氣海雪山,唯有通了十竅才可以修煉。
如果沒有使用冥王力量的限制,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可關鍵是晨林只能一年使用一秒冥王力量。
這就限制了這使命的完成。
如果神術可以推行,天下人就可以借用冥王的力量來洗煉自身,讓氣海雪山全竅接通。
到時候,天下人人皆是天才。
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神力本就是一種萬能的力量,幾乎可以做到一切的事情。
既然冥王的力量可以做到,那為什么昊天的力量不可以做到?
晨林猜測,應該是昊天搞得鬼,將神力轉換了另一種性質力量,然后再借用給別人用。
這樣一來,就沒有人發(fā)現(xiàn)神力的奧妙,從而窺探神力,威脅昊天地位。
畢竟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天才,萬一被人研究出神力的奧妙,從而掌握它。
要知道,昊天說到底不過就是一個信仰神,占據(jù)此界唯一一個神的位格,而且是天之位格。
萬一出現(xiàn)那種天才,成為了神。
昊天地位就不在是唯一,將收到挑釁。
晨林可以想象,如果就此發(fā)展下去,此界搞不好要發(fā)展成為了搶奪信仰,而發(fā)起神戰(zhàn)。
當然這只是猜測。
晨林到不建議別人成神,再怎么成神,他都是獨一無二的。
但人都有私心,更何況昊天是他預備的神后,這個成神的可能性還是杜絕的好。
就讓這個世界只有他們二個神。
另外還有一點,晨林也不希望這個世界發(fā)展成眾神的世界,眾生只是信仰工具。
他要給眾生人人如龍的希望。
如果神術按照他所想的那樣發(fā)展。
修煉天資,就不再是問題,人人十七竅全通,都處于同一個起跑點。
到時候這個天下,比的就是說的悟性好,其次就是氣的潛力。
如此,天下修行者就會陷入內卷,不斷發(fā)展修行、開闊修行道路。
這才是文明正確的發(fā)展途徑。
至于冥冥之中命運的使命,完成后會怎樣,又為何會有。
晨林也不知道,不過命運已經(jīng)給了他回報,就算百年之后,讓他死,他都無怨無悔,心甘情愿。
畢竟,天恩的浩蕩,以大過了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