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麥努切赫爾坐在寶座之上,強(qiáng)壯的護(hù)衛(wèi)持刀立于左右,維持著他高貴的威嚴(yán)。
階下則跪拜著即將出行的使者。
“命你前去和圖蘭國交涉,莫辜囑托?!?p> 使者身姿一震。
“臣定不負(fù)王命!”
使者退去,宮殿外已為他備好馬車。
“伊明使者,馬車已為您準(zhǔn)備好了,護(hù)衛(wèi)會護(hù)送您前往和談區(qū)域。”
使者將衣袍上的浮塵撣去,回望一眼身后那雄偉殿宇,轉(zhuǎn)身鉆進(jìn)了馬車。
路途上,伊明望著遠(yuǎn)方土黃色的大地,回想起多年的戰(zhàn)爭,不由暗自感慨。
波斯和圖蘭已經(jīng)是很久的對手了,兩大帝國已陸陸續(xù)續(xù)打了將近百年的戰(zhàn)爭,像伊明這個年紀(jì)的許多人的童年都是在戰(zhàn)火中度過的。
“戰(zhàn)爭,終于要結(jié)束了?!?p> 兩國暫時休戰(zhàn),為和談特意于戰(zhàn)場邊際的峽谷中定為和談之地。
伊明下了馬車,侍者持著地圖緊跟其后。
圖蘭的使者騎馬而來,身后則跟隨著幾十人的隨行部隊(duì)。
那使者身著皮甲,腰挎長刀,身高體壯,臉上還橫著一股煞氣,不像談判者,倒更像伏擊者。
“你就是波斯前來談判的使者?”
那圖蘭使者吊著眸子,手上扶著刀柄。
伊明不曾有何變化,心中卻是一緊。
“我是麥努切赫爾王委命前來和談的使者,我叫伊明?!?p> “你這樣子確實(shí)一看就是個文官,我是艾夫拉塞伯大元帥派遣而來的使者,我叫做赫姆斯克。”
“赫姆斯克將軍,請。”
早已有先遣士兵在此搭建帳篷,以做和談之用。
赫姆斯克只帶一名隨從便進(jìn)了帳篷,伊明則對隨從用了眼色,隨后也進(jìn)入了帳篷內(nèi)。
“赫姆斯克將軍,我便不再寒暄了,你我前來都是為了和談一事,我已將波斯的條件寫于羊皮上,請您過目。”
隨從將羊皮奉上桌子,遞送至赫姆斯克身前。
赫姆斯克看似是一介武人,卻意外地識字。
伊明細(xì)細(xì)打量,已料定此人非平庸之輩。
而此時圖蘭侍從亦將一張羊皮遞于伊明。
“這是我圖蘭的和解要求?!?p> 片刻后,雙方皆放下羊皮。
“波斯的要求,唯有一點(diǎn)我圖蘭不接受?!?p> “貴國的要求也唯有一項(xiàng)使波斯無法接受?!?p> 赫姆斯克細(xì)瞇起眼,冷聲道。
“美索不達(dá)米亞不能劃給波斯,它是圖蘭的?!?p> “美索不達(dá)米亞自古以來便是波斯的領(lǐng)土,若失去了它,我們將失去血脈中的根源,也將愧對于波斯先民?!?p> 見伊明語氣鏗鏘,赫姆斯克冷笑兩聲。
“別忘記現(xiàn)在的戰(zhàn)爭局勢,圖蘭的大軍已將波斯包圍,我們隨時可以發(fā)動最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p> “這包圍在我看來,卻也不過如此?!?p> 赫姆斯克勃然大怒,拍桌而起,拔出長刀喝道。
“你說什么!”
帳篷外兩軍護(hù)衛(wèi)皆聽到怒喝,紛紛沖進(jìn)帳篷,將腰間武器半拔出鞘。
氣息凝滯,波斯護(hù)衛(wèi)將伊明圍護(hù)起來,緊盯著圖蘭士兵,一手則緊攥著腰間的武器。
伊明早已料定此刻,他喝令一聲。
隨從將地圖奉上。
“圖蘭雖已完成了對我波斯的包圍,可若細(xì)看,卻并不現(xiàn)實(shí)。其一,我波斯大軍尚在,戰(zhàn)士斗志昂揚(yáng),真若拼殺,也只會落得兩敗俱傷;其二,兩國已交戰(zhàn)許久,平民飽受戰(zhàn)爭之苦,再打下去,也并非兩國之愿?!?p> “我想艾夫拉塞伯元帥也并不想見到兩軍交戰(zhàn)之景,否則你我二人也便不會在此相遇。”
赫姆斯克此時已對眼前這矮瘦之人刮目相看,他將長刀收入鞘內(nèi)。
“收刀,出去吧?!?p> “于帳外靜候?!?p> 圖蘭與波斯的護(hù)從皆收起武器,戒備著對方撤出帳篷。
“我佩服你的智慧和勇氣,可這并不能更改圖蘭的要求?!?p> “那我此刻寧愿死于圖蘭刀下?!?p> “你我這樣只會僵持不下,和談不會有任何進(jìn)展。”
伊明無恐于赫姆斯克的威嚇,卻也深知雙方皆不會讓步,必須要尋找到一個足以使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辦法來處理最敏感的問題。
許久后,他心生一計(jì)。
“將軍,我有一個辦法?!?p> “快說!”
“我們選出一位弓箭手,命他立于德馬峰上,持弓向東射箭,箭矢所落之地便為兩國的新界線,如何?”
赫姆斯克浮現(xiàn)出德馬峰的位置,并迅速對此提議做出了判斷。
“可以,但必須要令他立于最高峰,并且位置不能有半點(diǎn)偏差?!?p> “代表兩國的利益,波斯不會用這些小手段?!?p> “好,我馬上去稟報元帥?!?p> “我也會即刻上告麥努切赫爾王?!?p> “具體事宜,由書信相通?!?p> 兩國使者離開峽谷,紛紛將消息稟于各自的統(tǒng)治者。
伊明跪拜于地,向國王行禮。
“起身,賜上等座?!?p> 伊明坐于椅上,低垂頭顱,仍不敢直視于王。
“伊明,抬起頭來,敘述你的經(jīng)歷。”
“是?!?p> 伊明抬起頭,望見了那張威嚴(yán)的臉,他身著精致的王袍,端坐于黃金寶座之上,明銳的眼睛能將大殿盡收眼底,他面無表情,不怒而威,像一頭內(nèi)斂低沉的雄師。
伊明將自己的所見所聞?wù)f與國王。
“我同意這個方法?!?p> “下午時分,圖蘭使者也會帶來艾夫拉塞伯的意見。”
“嗯,退下休息吧。”
午時,圖蘭便將消息送到,元帥同意了這個方法。
國王再次召見了伊明。
“兩國已無異議,可勇士卻還未落定,你可有推薦者?”
“臣有一人,此人定能完成此大任?!?p> “提?!?p> “他是波斯第一射手,亦是精銳弓兵隊(duì)的首領(lǐng),他那精湛的武藝令全波斯信服,他那遠(yuǎn)揚(yáng)的威名亦令圖蘭聞之膽寒?!?p> “阿拉什?不,他不可以?!?p> “陛下,阿拉什將軍是最佳之選?!?p> “除他之外,我波斯仍盛勇士,卡西姆可擔(dān)此任。”
“卡西姆將軍舊疾在身,恐怕無法擔(dān)任。”
“穆塔里布?!?p> “穆塔里布將軍雖武藝過人,但盛名不足,不足以使眾人信服?!?p> “陛下,望您考慮?!?p> “我波斯帝國,莫非選不出另一射藝高超之人?”
“傳令,張貼告示?!?p> 國王下令將告示張貼出去,尋找勇士。
城市里的人們知曉了,他們將消息傳到了村子,村子中的人知曉了,他們將消息傳到更遠(yuǎn)的地方。
可數(shù)天過去,卻無人前來。
某日清晨,阿拉什來到了國王的宮殿。
“陛下,我向您請命?!?p> 國王坐在寶座之上,垂頭望著單膝跪地的男人,他穿著鎧甲,背著弓箭,健碩有力的雙臂裸露在外。
“起身,我忠誠的勇士?!?p> “陛下,阿拉什愿承接王命,登上德馬峰,拉開弓箭,為波斯與圖蘭帶來和平!”
“不?!?p> “陛下,您為何拒絕?”
“不?!?p> “陛下,您為何阻止?”
“不,阿拉什,我的勇士,你是我最忠誠最得力的助手,你不能去?!?p> “陛下,正是因此,我更要履行我的職責(zé),為這場戰(zhàn)爭畫上句號,為波斯的平民帶來免于痛苦的希望,使兩國重交于好。”
“不,阿拉什,這是件十分兇險的任務(wù)?!?p> “兇險也不過一死,以我一人之命換取和平,阿拉什無愧于天地,無愧于眾神?!?p> “好了,我知曉你的勇氣與恒心,退下吧,容我想一想?!?p> 阿拉什只能無奈離去。
夜,國王躺于床上,王后服侍在其左右。
“陛下,聽聞您拒絕了阿拉什的請命?!?p> “嗯?!?p> “您為何要拒絕呢?”
國王直視著自己深愛的妻子,這是跟隨他幾十年的伴侶,他們早已超越了平凡的地位關(guān)系,她是他靈魂的棲息之所。
“我有一種令人生惡的預(yù)感,他將會為此失去自己的性命。”
“可陛下,這是阿拉什自己請命,他堅(jiān)信自己能夠出色地完成任務(wù),波斯的人民也全都相信著他,您是他的君主,不更應(yīng)該相信他嗎?”
可國王最終也沒有確定,他帶著憂慮入睡了。
夢境之間,眼前滿是光明,在那刺目的光芒間,有道巨大的身影。
“天神!”
國王面對著這具身影,深深伏拜。
“鑄造一副精弓,交給阿拉什,他將終結(jié)這一切?!?p> 國王知曉自己不能再猶豫下去了。
“聽從您的指令。”
國王蘇醒了,今夜他再也未能入睡。
翌日,國王宣布阿拉什擔(dān)任勇士,于五日后登上德馬峰,并將此消息告知圖蘭。
圖蘭欣然接受了這個人選,并約定七日后統(tǒng)帥全軍前往德馬峰下。
第一日,兩國人民知曉消息,并慶祝于戰(zhàn)爭即將結(jié)束。
第二日,波斯工匠取出最好的材料,鍛造寶弓。
第三日,已有平民陸續(xù)前往德馬峰。
第四日,國王召見了阿拉什。
國王走下了至高的寶座,將一枚黃金獅子吊墜送于阿拉什。
“我的勇士,這是跟隨我多年的幸運(yùn)吊墜,戴上它,天神將賜予你好運(yùn)。”
“陛下,這怎么可以!”
“無需多言,阿拉什,你是我的臣子,亦是我的朋友?!?p> 國王親手為阿拉什佩戴吊墜。
第五日,大軍動身,趕往德馬峰。
第六日,亦是約定之日。
德馬峰下已聚集了大批的民眾,同時還有圖蘭與波斯兩國的大軍,士兵們擁護(hù)著各自的統(tǒng)治者。
所有人都目睹著立于頂峰的身影。
伊明立于眾人之間,此處地勢頗高,不僅能看到阿拉什,亦能望見遠(yuǎn)方遼闊無垠的土地和浩瀚縹緲的天空。
他望見阿拉什立于頂峰的中心,面向東方,高空的風(fēng)吹拂著他的身軀,敲打著鎧甲。
阿拉什取下寶弓,搭上箭矢。
此刻的天空突然烏云密布,濃云滾滾而來,咔,雷電之蛇隱在其中翻轉(zhuǎn)沸騰!
阿拉什手持弓箭,目向東方,強(qiáng)壯的臂膀拉開弓弦,灌注所有的力量,寶弓之弦被拉成了滿月,那大弓透出了血紅色的光芒,阿拉什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阻力,那力量在阻礙著他,逼迫他放棄拉弓,承認(rèn)命運(yùn)。
狂風(fēng)吹起胸前的吊墜,黃金獅子的紅寶石之眼閃閃發(fā)亮,阿拉什忍住痛苦,他瞥見了端坐寶座上的身影,持矛列陣的士兵,以及那漫山遍野注視著他的平民。
他攥緊箭矢,拼盡所有力氣,一股無法言喻的劇痛自背部擴(kuò)散,如同狂嘯巨浪拍擊著身體。
阿拉什的一只眼已經(jīng)望不見了,鮮血自頭上流下,遮蓋了半張臉頰,但手臂卻沒有松懈半分。
他的面容已被劇痛扭曲,但他已然決意,眸間閃出了璀璨焰火!
手臂猛然向后一張,箭矢松開,飛射而出。
“喝?。?!”
阿拉什的身體瞬間分裂,堅(jiān)毅的面龐、強(qiáng)壯的手臂和整個身體,全都四分五裂!
痛苦撕裂了他的身軀!
他的一切,都融進(jìn)了那根箭矢之上。
“快看,流星,流星!”
箭矢化作一道星芒于天地間飛行,它的力量將浩渺高天的烏云劃開一道縫隙,陽光自其中揮灑而下,照臨人間,仿佛天國已至!
它的力量將厚重大地的泥土撕裂一條深壑,將關(guān)隘與戰(zhàn)場擊毀,昭示著和平的到來!
遙遠(yuǎn)的阿姆河,渾黃的河面泛著漣漪,一只鐵箭斜插在河岸邊青色的大石上,水流裹挾著泥沙自它身邊激流而過,涌入那深谷溝壑之中。
箭矢飛躍了兩千五百千米,這里就是波斯與圖蘭的國界線!
隨著那箭矢落地的瞬間,烏云中落下厚實(shí)的水滴,雨水涌落入了兩國干旱的土地。
所有人都在雨中興奮地歡呼著,波斯與圖蘭在此刻親如一家,人們擁抱在一起,歡頌著和平的到來。
“神跡!神跡!”
這是堪稱神靈的一箭,波斯與圖蘭都接受了這樣的結(jié)果,兩位統(tǒng)帥者都對這等奇跡深感佩服,兩國的人民也將那位登上德馬峰的勇士奉為英雄。
他為人們帶來了和平——以自己生命為代價。
國王安葬了阿拉什的遺體,帶著悲痛,他親眼目睹了阿拉什逝去了生命。
“陛下,小心您的身體?!?p> 國王端坐于寶座之上,目視著宮殿遠(yuǎn)方。
“我沒有傷心,阿拉什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的偉大事跡值得永世傳頌,他以人之身軀創(chuàng)造出了神跡,他是歷史上閃耀的明星,我為他驕傲,他是波斯帝國的大英雄!”
伊明獨(dú)自一人離開宮殿,此刻已是黃昏,他要步行回家,金光灑照他的身軀,在衣袍上側(cè)映出了一片陰影。
天下已然和平,再無戰(zhàn)爭,至少短期內(nèi)不會再有,可他卻毫無喜悅之情。
他親眼目睹了那強(qiáng)壯的勇士怒吼著拉開弓箭,他的身體迸出道道血痕,直至四分五裂!
他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為了伊明、為了麥努切赫爾、為了波斯與圖蘭成千上萬的百姓們,他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伊明快步走著,落日退去,遠(yuǎn)方降下了紫藍(lán)色的長幕,一顆閃亮的星于黑夜間熠熠生輝。
他抬起頭,輕聲一語。
“大英雄?!?p>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4-08-09/507718ce181e3cf4017e23bff28ef5a7B1m0I0KaKOSKYSy.jpg)
杯中冷水
故事取自兩伊地區(qū)神話傳說。 本篇故事只算是在原故事上加以想象拓寫。 若讀來諸多不足之處,還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