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道德經(jīng)的人都知道里面講的大概意思,其中第二章中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p> 什么意思?里面講述的就是關(guān)于人性的一個講述,這也是給我影響最深的地方!?
《道德經(jīng)》為韻文哲理詩體?!肚f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居神明居。……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逼湔f大體從天人合一之立場出發(fā),窮究作為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之“道”,以之為宗極,而發(fā)明修身治政等人道。
它講述的是道法自然,道教知道之論與政治觀、倫理觀,大體不出老氏體系。至若經(jīng)言“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滌除玄鑒”,抱一處和等修養(yǎng)之道,更為道教守一、心齊、坐忘、服氣、內(nèi)丹等多種煉養(yǎng)術(shù)之所本。而“長生”“死而不亡者?!钡日f法,底蘊。另一個我要為之而歌的是人性。
人性是怎樣的?是善?是惡?這一千古難題,還是讓那些哲學(xué)家們繼續(xù)去爭論吧。
古龍無疑是矛盾的,他試圖給出一個定論,可惜他不是個哲學(xué)家,也不是個思想家。他自己心里也有著極大的心理沖突,結(jié)果是出現(xiàn)了極端的兩種人性,或極善,或極惡。
多數(shù)的時候,古龍相信善是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這多半是在酒酣的時候,酒酣意正濃,正是淋漓酣暢的時候,筆意如潮,思緒如潮,酒能讓自己相信自己腦海中的那份理想和美好的幻象,人性本善,人性最善,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邪永不勝正。
古龍小說中的人物如同別的很多小說中的一樣,在善與惡的人性中掙扎,之所以更苦更受折磨,是因為善與惡的沖突更激烈,也是因為古龍內(nèi)心的矛盾更強烈,宣揚人性的善是內(nèi)心的一種向往,但是對人性的真實認識又常常覺得這種對善的贊美只是一種違心的美好幻想,越是深深地認識到這個事實,越會陷入苦苦的掙扎,所以,常常會感覺古龍書中的人物活得“好累”。
若是沒有了善惡的主題限制,若是盡情地寫出人性的本原,那該是一種什么樣子?或許可以讓讀的人們在最可怕的噩夢中驚醒,從而覺醒,從而更熱愛善更向往善,或則是讓人們面對真實的黑暗徹徹底底的絕望,這是一個可怕的嘗試,誰敢真的去試呢?看得書多了,常會這么想,也常不敢這么想下去。也并不希望這樣的來寫。因為我們總還得要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