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善質力

拈花微笑

善質力 拙為 98 2022-11-30 15:13:59

  拈花微笑,六祖慧能的“菩提亦非樹”不就是最好的反面注解嗎?六祖慧能因辨識應對而招禍,險些身死(人家說是明鏡臺你說不是,人家說是菩提樹你說不是,人家說常掃一掃萬一有塵呢?你說別瞎胡拉了啥都沒有,這不是懟死人的節(jié)奏嗎?很多人還很羨慕這懟人的境界,殊不知若不是五祖護佑,后果不堪設想。就算是啥都不是啥都沒有,筋骨活動活動有啥不可,這樣懟下去會沒完沒了。),摩訶迦葉因拈花微笑回應而度眾生(或者說得眾生)。說白了就是情同眾生則眾生與我皆度,辯識高一度則我與眾生皆失,拈花一笑千年不衰,更是會再敗千年。再看:不是幡動,不是風動,是仁者心動。拈花微笑,仁者心動,都是合二為一,都是合紛爭為一體,都是在一個點上達到了共鳴的結果。生活中更多的紛爭和這個風幡之爭沒多大區(qū)別,都是需要找到合二為一的點。

  本來無塵埃,著相即生塵。拂拭如如是,非拭即如如。

  禪宗所有的公案故事都指向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學習的具體方法就是把所學的具象化。拈花,微笑,仁者心動,跳崖等等無不是所學的具象化。

  讀讀禪宗故事,就應該明白我們日常所謂的教育其實都是在教訓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