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軸承曝光我成首席科學家

0022 愛國企業(yè)家林國強(求追讀,求收藏)

軸承曝光我成首席科學家 十月紅日 2284 2022-09-24 00:04:42

    “林宇同志這個想法是你想出來的,具體的實施方案,就由你和你父親進行溝通了。

  為了保密性,最近一個月你們父子倆,只能呆在華科院和國強軸承廠了!”

  周勤這個時候看著林宇和林國強說到。

  “周署長放心吧,一切包在我身上!”

  林宇此刻自信的說到,搞這個他可是很在行。

  “我這邊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處理,先離開一段時間,等到處理完了。

  我們在回來討論林宇科研所的建造問題!”

  周勤這個時候點了點頭,然后離開了會議室。

  “既然沒我什么事情了,我也要回到試驗車間去看一看了,發(fā)動機的軸承的加工,加工到了關鍵時刻了!”

  侯振國這個時候有些興奮的說到。

  這一次侯振國制造的,可不是用于實驗的小軸承。

  他這一次制造的,是真正的用于發(fā)動機渦輪上的耐高溫軸承。

  之前的數據,可都是在軸承檢測儀上測量的。

  現在他要制造出一個軸承,裝配在真正的渦扇發(fā)動機上進行測試。

  真實的實戰(zhàn)性能才是最直接檢驗軸承性能的。

  此刻在會議室中的劉興業(yè)也離開了。

  他去處理機械研究院這些天累積下來的事情。

  而且下面要輔助林宇建造科研所。

  他要先把事情安排下去,這樣才有時間。

  而這個時候,林宇也在利用他老爹的賬號奮筆疾書。

  將他老爸的網名改成了“國強軸承崛起”。

  十幾分鐘之后,一篇文章直接發(fā)布出去了。

  標題是:

  “研發(fā)從來不只是國家的事情,民企也有一腔愛國情”

  “首先作為一個耐高溫軸承的生產廠家,作為一個夏國的公民,我有很多話想要說。

  第一點: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一顆軸承的制造,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樣的簡單。

  特別是耐高溫軸承的生產,更是難上加難。

  就是最基本的軸承鋼冶煉,都要經過十幾道工序。

  就拿最簡單的第一道電弧爐初練冶煉工藝流程來說:

  電爐出鋼——LF座包工位(底吹氬開始)——測溫——供電造渣——脫氧和脫硫——調整成分測溫——VD工位——真空精煉——喂線(鋁脫氧或者Ca處理,底吹氬結束)——連鑄機澆鑄

  其中的每一道工位都要精準的控制溫度,以及時間,其中差一點點,材料的性能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

  更不用說后面還有LF鋼包爐精煉工序、VD真空去氣程序等等。

  這是一個精確而復雜的過程。

  這也是材料學的魅力所在。

  只有實驗出適合的溫度,以及加入材料的時間,就能有完美的軸承鋼材料。

  這其中產生的結果會有成千上萬,甚至是幾十萬,所以大家也不要埋怨軸承研發(fā)的進度慢。

  第二點,我想說的是,研發(fā)從來不只是國家的事情。

  研發(fā)是每一個公民以及企業(yè)家的事情。

  只有很多人來做這件事情。

  才能讓耐高溫軸承以及M50NiL材料變成可能。

  所以今天我國強軸承廠就要帶這個頭,就算將軸承廠變賣了,我也要研發(fā)出耐高溫軸承材料,不給夏國的民營企業(yè)丟臉。

  在此我也希望喚醒更多的愛國企業(yè)家,投身于耐高溫軸承的研發(fā)之中。

  這樣才能多一種可能性!”

  林宇滿意的看著自己的文章,雖然不是太生動。

  但是完美的展現出一個企業(yè)家的內心。

  語言有些樸實,但是樸實才顯得更加的真實。

  下一刻林宇直接發(fā)了出去!

  “老爸你就等著吧,相信你這篇文章很快就會上熱搜的!”

  此刻的林宇看著林國強說到。

  “這就行了?

  雖然之前我也有個幾百的粉絲,但是這可是翻不起太大的風浪!”

  林國強有些不敢相信的說到。

  “老爸相信我,時間不長,你的粉絲可能會突破幾百萬,但是你也會挨罵的,你要做好思想準備!”

  林宇看著林國強說到。

  “那好吧!”

  林國強有些半信半疑的說到。

  “宇哥林叔這樣操作就行了?”

  劉德柱有些不敢相信林宇說的話了。

  “當然了,這篇文章的切入點可謂是特立獨行,一定會引起很大的關注。

  當然另外一方面還不是有著安全署嗎,他們可是會讓這篇文章有著足夠的曝光量的!”

  林宇這個時候分析到。

  “我要去關注林叔,看看這些人的反應!”

  劉德柱也是有些興奮了。

  直接拿出了手機在不停的刷新著。

  林宇這個時候,將腦海之中,關于青鴻渦輪基循環(huán)組合發(fā)動機的信息調了出來。

  林宇都不知道自己的腦子,什么時候竟然可以塞下這么多的東西。

  而且全部是專業(yè)的知識。

  所謂的渦輪基循環(huán)組合發(fā)動機。

  是由渦扇發(fā)動機和沖壓發(fā)動機,進行組合的一種新型組合發(fā)動機。

  現如今渦扇發(fā)動機已經快要發(fā)展到了極限,小涵道比的渦扇發(fā)動機,推重比在12基本上已經到了極限。

  如果在想要向上提高,按照現如今使用的鎳基合金材料,所要付出的成本太巨大。

  而且渦輪和軸承的生產工藝,要求的就更加的精密,整個發(fā)動機的造價將會成倍的提升。

  這可是每個國家不能承受的。

  要知道就算天星國的最先進的小涵道比發(fā)動機F135B,使用壽命也只有12000小時,而且每隔4000小時就要大修一次。

  要知道一臺F135B的造價可是一個億,大修一次也要上千萬。

  所以如果再將這個成本提升一倍的話,那簡直是太恐怖了。

  然而現在推重比大的發(fā)動機就是沖壓發(fā)動機,沖壓發(fā)動機的推重比完全可以達到60—70。

  沖壓發(fā)動機結構簡單,重量輕,推重比大,成本低,技術成熟。

  在飛行馬赫數大于3的條件下才能使用,有較高的經濟性。

  它的缺點是不能自行起動。

  須用其他發(fā)動機作為助推器。

  而且只有飛行器達到一定飛行速度后,才能有效工作,它一般使用煤油做為燃料。

  由于它具有這種優(yōu)良的特點:推力大、重量輕。

  因此非常適合于高空高速飛行。

  渦扇發(fā)動機和沖壓發(fā)動機組合在一起,可以完美的解決推重比的問題。

  渦扇發(fā)動機將戰(zhàn)斗機的速度提升到4馬赫,然后停止工作。

  在由沖壓發(fā)動機進行工作,將戰(zhàn)斗機的速度提升到10馬赫甚至是更快。

  但是現在即使是天星國的F135B發(fā)動機,也只能將飛機的速度提升到2馬赫,距離4馬赫還有一定的距離。

  所以現如今林宇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渦扇發(fā)動機的問題。

  將渦扇發(fā)動機的推重比提升到16,這樣才能夠達到4馬赫的速度。

  而渦扇發(fā)動機的推重比的提升關鍵,還是在陶瓷基碳纖維材料上。

  只要將這種材料研發(fā)出來,這將是劃時代意義的改變。

  然而就在林宇思考的時候,突然間他發(fā)現了面板之上的數據突然間有些不對。

十月紅日

今天的第一更,明天0:00上第一輪推薦,還請各位讀者大大們,在推薦期間每天都要追讀到最新章節(jié),對于推薦的晉級非常的重要,作者再次感謝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