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問群臣
見眾人發(fā)言完畢,趙丹笑道:“諸卿所言極是,只是寡人還有幾個問題想要問詢諸卿?!?p> 是時候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趙丹深吸一口氣,向平陽君趙豹問道:“如王叔所言,上黨降趙乃是馮亭遺禍之計,寡人深以為然。只是,若寡人不納上黨,上黨必被秦國所得,若秦國從上黨出兵,向西攻我晉陽,該當如何應對?”
趙豹顯然考慮過這個問題,胸有成竹道:“晉陽故都城堅而池深,秦軍一時不能攻克,到時我國集結(jié)大軍,定能在晉陽城下一舉破之?!?p> “倘若秦軍不與我軍交鋒,退回上黨,轉(zhuǎn)而攻打邯鄲,又該怎樣退敵?”
趙豹臉色微變,忽然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秦得上黨后,可以向西攻打晉陽,也可以向東進攻邯鄲,甚至還可以向北再次攻打閼與,使趙國東西不能相顧,而趙國只能疲于應付,毫無還手之力。
“秦軍若蓄勢待攻,我大軍該如何布防?“趙丹又是一問。
趙豹臉色蒼白,這是無法回答的一問,你重兵守一隅,秦攻其他城邑,你分兵布防,秦逐個擊破。
“我王所言極是?!壁w括贊了一句,接著又道:
“上黨若被秦國所得,我國則會守無可守,防無可防,唯有先秦國一步占據(jù)上黨,才可使我國進可攻,退可守,立于不敗之地?!?p> 趙丹不在理會啞口無言的平陽君趙豹,轉(zhuǎn)過頭來向趙括問道:
“馬服子,若寡人納了上黨,秦國舉兵來攻,我軍是主動出戰(zhàn),痛擊秦軍呢,還是固壘堅守,待其自退呢?”
趙括見趙丹詢問自己,略一思忖便胸有成竹道:
“回稟我王,我趙軍素來皆是輕銳剽悍之卒,善攻不善守,應趁秦軍遠來,立足未穩(wěn)之際,率軍突襲,定能一戰(zhàn)功成。”
“不可!”老廉頗斷然開口,語氣堅定,顯然是極力不贊同趙括之言。他接著又道:
“秦軍攜怒而來,士氣正盛,且咸陽距上黨甚遠,秦軍補給會有諸多困難,故秦軍只求速戰(zhàn)。我軍貿(mào)然突襲,正中秦軍下懷?!?p> “那老將軍認為我軍該如何?”趙丹插了一句。
“我軍當固守為先,待秦軍銳氣盡喪,糧草告罄,再率軍進攻,則一戰(zhàn)可勝矣?!?p> “即便正中秦軍下懷,我趙軍亦是不懼,怎可未戰(zhàn)先守,白白貽誤戰(zhàn)機。豈不知兩軍相逢勇者勝!”趙括不服道。
“少將軍尚未在戰(zhàn)場上遇到秦軍,故才由此一說。若是在戰(zhàn)場上遇到,便......”
廉頗欲言又止,看了一眼在旁的趙丹,顯然是顧忌他的面子,不好給趙括難看,其實也是變相向趙丹進言,趙括未經(jīng)戰(zhàn)陣,不可輕信其言。
“若是遇到,該當怎樣?你倒是......”趙括未上過戰(zhàn)場的短處被揭,不由得惱羞成怒。
若是遇上了,你便要倒大霉了,而我的四十萬大軍也快被坑了。
趙丹心里叨咕了一句,揮手制止了趙括,又向廉頗問道:
“老將軍,若秦國傾全國之兵來犯上黨,我國又該怎樣應對?”
“也需調(diào)動全國兵力防守上黨,兵少則不能擋?!绷H斬釘截鐵的答道。
“那老將軍有沒有想過,我國糧草能支撐多久?一年?兩年?還是三年?”
廉頗一愣,心中暗道:統(tǒng)兵打仗老夫之責,供給錢糧君王之責,如何問上老夫了?
“大軍每日消耗甚巨,然全國精壯盡赴前線,莊稼何人來收?土地何人來種?大軍一旦糧盡,又該如何自處?”
“這......”廉頗一時語塞。
“老將軍國之棟梁也,應知錢糧乃國之根本,不可不細查之?!壁w丹淡淡的說了一句。
一個項目經(jīng)理把工程干的超預算了,別以為老板不會收拾你。
“兩國交戰(zhàn),表面上是軍力之對抗,實際上是國力之比拼,我王所言,切中要害,實乃英明之主也。”
藺相如高聲贊了一句,解了廉頗尷尬之圍,然后站起身來,沖趙丹一拱手,又道:
“啟稟我王,下臣和虞卿之前諫言便是有此一慮,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力日盛,非一國所能敵也,唯有合縱五國,才有擊敗秦國之機?!?p> 趙丹聽完后,又看了看虞信,見其一臉贊同之色,便開口道:
“兩位愛卿建議寡人合縱五國共抗秦國,然放眼天下諸侯,能與秦國相提并論者唯有我趙國。其他諸侯為何不坐觀我國與秦國這場龍爭虎斗,坐收漁翁之利,非要助我擊敗秦國,坐視我國獨大?”
“更何況,齊國經(jīng)五國攻伐后已不在參與合縱之事;燕國與秦國有盟約而與我國有世仇;楚國雖與秦有仇,最有望與我結(jié)盟,但遠水難解近渴,只可引為外援;韓國雖近,乃朝秦暮楚之流;魏國則重利而輕信,無利不會與我誠心會盟,兩位愛卿,請教寡人該與哪國會盟?”
藺相如聽后低頭不語,而虞信則捻須沉思。
“唉!想不到馮亭獻降之事竟如此棘手,不納上黨恐被秦國所得,接納上黨又恐國力不繼,合縱五國又未必成功,如之奈何!”平原君趙勝嘆了一口氣說道。
嘆息聲后,大殿內(nèi)又安靜了下來,眾人均沒想到,趙丹所提出的問題竟會如此犀利,無不在苦思對策。
此時,虞信站起身來,向趙丹深深一躬,道:“我王之前所問,字字珠璣,想必已然胸有對策,還望我王不吝賜教,以解臣等疑慮?!?p> 眾人聽完,無不注目趙丹。
趙丹微微一笑,從容道:“解惑談不上,到是有一對策,和諸位愛卿一起議一議。”
說完,他緩步來到馮亭所獻的上黨輿圖之前,說道:“上黨之地東連趙、魏、韓三國,西接秦國河東、河內(nèi)兩郡。此地對于我國和秦國是何等重要就不再贅述,然此地對于魏國來說也是同樣的重要?!?p> 說著,他用手一指輿圖上魏國與上黨接壤處的一條小黑線,道:“眾卿請看,此路名為‘孟門陘’是上黨與魏國聯(lián)通的重要通道。若秦國得了上黨,亦可以利用此路來進攻魏國,而不必再走層層關(guān)隘,處處布防的‘軹關(guān)陘’,是故上黨對于魏國來說同樣至關(guān)緊要?!?p> “我王之意是聯(lián)合魏國?可是,大王剛說魏國重利而輕信,不可與之結(jié)盟啊!”虞信不解道。
“那是因為寡人未給他重利?!壁w丹哈哈一笑,接著又道:
“韓之上黨主要有兩處要地,分別是北面的長治之地(山西長治)和南邊的高都之地(山西晉城)。長治之地與我國較近,而高都之地與魏國卻是毗鄰。寡人預將高都之地讓與魏國,而我國占據(jù)長治之地,這樣,兩國同占上黨,利益綁定,方能齊心協(xié)力,共御秦國?!?p> 眾人聽完只覺得眼前一亮,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