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189年)四月,視大漢天下如玩物的漢帝劉宏走向終焉,年三十三歲,謚號曰“靈”,取亂而不損之意。其長子劉辯繼位,改元光熹。
九月,吳縣,顧氏莊上。
一處院里,兩個青壯手持長刀斗在一起,一人七尺有余,寬鼻闊口,濃眉虎目,另一人身長八尺,劍眉星目,面如冠玉,二人招式凌厲,身形騰挪轉(zhuǎn)動靈活,身手不凡。
斗了好一會兒,二人氣喘吁吁的停了下來,只聽七尺壯漢贊道:“公子武藝精進(jìn),如今已不弱于我。”
“公德莫要謙讓,我雖長進(jìn)不少,但若非公德讓我,只恐撐不了這許久?!?p> 二人正是蔡瑜與凌操。
時光如梭,又是四載過去,如今的蔡瑜年過十九,英姿勃發(fā),氣宇軒昂。
四年中,蔡琬、蔡琰相繼生子,羊衜之子取名羊承,顧雍之子取名顧邵。
蔡邕年紀(jì)漸長,將至耳順之年,又連得了兩個外孫,心中快慰,游歷之心漸熄,幾年來除了回鄉(xiāng)祭祖,便多在吳郡泰山兩地往返。
顧雍去歲受州郡舉薦,授了合肥縣長之職,不在家中,蔡邕唯恐女兒心中委屈,便來幫襯,已在顧氏住了多日。
蔡瑜見老父含飴弄孫,暢享天倫之樂,心中高興之余,每日只管與凌操習(xí)武比斗,以待其時。
九月暑氣未去,蔡瑜二人又斗了一身大汗,便去取水沖洗。剛出了院子,就聽莊上人說,方才有天使來過,送了朝廷詔令與蔡公。
蔡瑜頓時顧不得其他,匆匆趕去,只見蔡邕坐于案前,案上擺著一封詔書。
稍作整理,蔡瑜上前問道:“阿翁,我聽聞朝廷有令,不知何事?”
“如今董卓當(dāng)政,召我入雒陽聽用。”
“阿翁欲如何應(yīng)對?”
“瑜兒當(dāng)知我無意再入朝堂,遂欲托病推辭,董卓知我心意,想必也便罷了?!?p> 蔡瑜走到蔡邕對面坐下,又問道:“近日朝中生變,常有消息傳至吳郡,我聽聞董卓領(lǐng)兵屯于雒陽,獨攬朝綱,有意行廢立之事,可見其行事霸道暴烈,絕非君子,阿翁當(dāng)真能推辭得了嗎?若董卓脅迫,不從便夷三族又該當(dāng)如何?”
“這,當(dāng)不至此?!辈嚏呗犃?,頓時啞然。
蔡瑜并未再說此事,轉(zhuǎn)而問道:“不知阿翁以為當(dāng)今天下安平否?”
蔡邕愕然:“瑜兒怎有此問?黃巾之后雖時有叛亂,皆被撲滅。如今朝堂生亂,乃是新君繼位,宦官趁勢作亂。今宦官被誅,朝中諸公定能穩(wěn)住朝局,又能有何大事?”
蔡瑜面色肅然:
“阿翁,我之所見卻非如此。
中平元年,黃巾起事雖被鎮(zhèn)壓,余賊遁入山林者不計其數(shù)。
同年,涼州韓遂、邊章起事,至今未曾剿滅。
中平二年,西至益州,南至交趾,皆有暴亂。
中平三年,江夏郡趙慈起兵,殺南陽太守秦頡,全賴羊公臨危受命,禪精竭慮,方才平定。今歲初羊公逝于任上,焉知不是受此事之累?
中平四年,滎陽郡有民暴亂,漁陽郡張純、張舉起事,長沙郡區(qū)星起事。
去歲,中平五年,黃巾余部再起,太原、河?xùn)|、汝南,青州、徐州、益州,皆有賊亂,聲勢浩大,聚眾百萬。
今歲,天下稍安,朝中又起紛爭。
阿翁,這天下果真無事嗎?”
蔡邕聞言不語,只是挺立的脊梁似乎垮落下來幾分,看起來蒼老許多,蔡瑜心里一痛,狠心繼續(xù)說道:
“阿翁曾言,黃巾之禍根由不在民間,而在朝堂。
今新君繼位,倘若朝中大臣齊心輔佐,盡除先帝弊政,或可一掃傾頹之勢,誰知大將軍何進(jìn)又放了董卓這頭猛虎入雒陽。
董卓一介武夫,粗豪魯莽,無伊尹霍光之德,偏要行伊尹霍光之事,朝廷公卿大臣定不能容。
黃巾之后,各地諸侯手握重兵,名為剿賊,實為擁兵自重,又多與朝堂勾連,只怕此時反董之義軍已蓄勢待發(fā),只待時機(jī)一至,又是一場亂戰(zhàn)。
不僅如此,大臣、諸侯各懷私心,宗室也有人心懷鬼胎,去歲,太常劉焉請命恢復(fù)州牧之制,廢史立牧,又自請擔(dān)任益州牧,一州軍、政盡握于手,倒是好算計。”
蔡邕垂目沉默,不發(fā)一言,蔡瑜見此,感嘆道:
“阿翁說,天下能有何大事,依我看來,亂世將至,亂世已至!如今未必是自先帝繼位以來最壞之時,恐怕卻是將來十?dāng)?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最好之時!”
蔡邕聽了這話,終于有了動靜,只見他抬起頭,緊緊盯著蔡瑜的雙眼:
“我從未想到瑜兒思慮竟如此深遠(yuǎn),若果真是亂世,卻不知瑜兒有何志向,莫非,是要代漢嗎?”
蔡瑜深吸一口氣,雙目與蔡邕對視,毫不躲閃:
“阿翁,我本無大志,時局至此,所思所慮只有兩件事:一是護(hù)佑家人平安,二是濟(jì)世安民。
華夏大地,大漢百姓,已受盡千萬般苦,我實不愿將來看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之等景象。
阿翁與我說過,為我取名之時曾許下大愿,望我將來能匡扶天下,叫天下再無一人被饑寒所迫,再無一個嬰孩被父母所棄。如今,我所欲者,我將行者,便是此事!”
聽得蔡瑜由衷之言,又看到幼子眼中的赤誠,蔡邕松了口氣,說道:
“瑜兒欲為者,盡可放手為之,只有一事,瑜兒切勿忘卻,我雖不愿再入朝堂,亦是漢臣!”
蔡瑜拜道:“阿翁之言,我自當(dāng)謹(jǐn)記?!?p> 一番稍顯緊張的對話過后,父子二人各自釋去心中顧慮。
蔡邕對蔡瑜方才所言極為驚異,但細(xì)想之后,不得不認(rèn)同幼子之言大有道理。
于是問道:“我聽瑜兒言下之意,似是以為我之應(yīng)對不妥,瑜兒有何良策?”
“阿翁,爭斗一起,吉兇莫測,我不愿阿翁去雒陽行險,但亂世當(dāng)前,若不設(shè)法謀得權(quán)位、基業(yè),又談何自保?因此,雒陽不得不去,我以為,當(dāng)由我替阿翁往雒陽一行?!?p> “瑜兒如何能去?又當(dāng)如何自保?”
“董卓此人,素有勇名,久經(jīng)沙場,如今大軍在側(cè),兵強(qiáng)馬壯,絕非易與之輩,雒陽又有險關(guān)據(jù)守,一兩載內(nèi),縱起兵事,當(dāng)可無恙。
彼輩召阿翁入雒陽,無非是看重阿翁名聲,以便為其造勢,收攏人心。
阿翁托病推辭,我亦有些薄名,代阿翁入雒陽一事想來董卓當(dāng)會應(yīng)允。
至雒陽后,我多示之恭順,于無關(guān)緊要之處獻(xiàn)策亦無妨,待取得其信任,再隨機(jī)應(yīng)變,尋求脫身時機(jī)。
至于時日,我眼下雖無法斷言,不過,無論成敗,短則數(shù)月,長則年余,我定會伺機(jī)出雒陽。”
蔡邕不擅機(jī)變、權(quán)謀,對蔡瑜所言不能盡解其意,卻能感受到幼子頗具信心,這才頷首應(yīng)下,當(dāng)下便按蔡瑜之意書信一封,托天使帶給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