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歸鄉(xiāng)
話說,這個石盤陀啊,把道觀修繕得差不多了以后呢,也到了來年的開春。
正所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若是沒有之前對鄉(xiāng)親們的承諾,或許這個石盤陀,可能就會在這個道觀里度過余生了。
然而他確是一個十分守信用的人,加上這個三年的期限也早已過去許久,所以,石盤陀不能再耽擱下去,必須盡早下山,回到西域去。
幾個小道士自然是很舍不得這個毛茸茸的老師弟,但是沒辦法,人家有事在身,他日能否再見,那就只能憑緣分了。
下山之前,大家伙吃了最后一場團圓飯,這個老道士可謂是大出血,買了很多個平時不曾吃的東西。
像什么燒雞、板鴨、豬頭肉啥的,還打了二斤地瓜燒。
這大場面,把石盤陀著實嚇了一跳,不過人家老道士都吃得起勁兒了,自己也就只能入鄉(xiāng)隨俗了。
正所謂:酒肉穿腸過,佛主心中留嘛,吃點喝點的,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索性,這個石盤陀,也撒開了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了起來。
臨別的時候呢,老道士囑托石盤陀,以后無論有了多大的作為,或者是做了多大的惡事,都不要提到自己是他師父。
為什么這么說呢?最主要的是這個老道士他是逃犯啊,你想想,這石盤陀一說,我這本事,在哪哪哪跟誰學的,那不就破了案了嘛。
就這段情節(jié),原著里也有啊,只不過人家是怕孫悟空給自己丟人,但是這個呢,是怕石盤陀讓自己丟命。
備好了行頭和水,這個石盤陀看了看山門,對老道士說到。
“師父啊,這么長時間,給您和兩個師兄也添了不少麻煩,您看這又是酒又是肉的,為了我,你們都破了戒了,我心里是可不得勁兒了?!?p> 沒想到啊,這老道士看了看兩邊的小道士,一臉驚訝的跟石盤陀說到。
“我們是修正一的,不忌口的,他倆沒告訴你嗎?我這是歲數大了,要不然,我還琢磨著傳宗接代呢?!?p> 這個石盤陀啊,聽完老道士的一番話以后,頭一回,一個字兒都沒說就下山了。
這玩意兒也不能怪人家,人家悟飯和悟天都讓他吃了,是他自己不吃的,那你就吃素唄,要不怎么說石盤陀打不過他這這兩個師兄呢,它不是沒有原因的。
到這里呢,這個石盤陀啊,就算是徹底學成下山了。
按照原著里的劇情發(fā)展,此時他應該在回家的道上。
但是呢,在他回家的道上,發(fā)生了兩件事情,原著里面是沒有提到的。
一件是雙來峰修天橋,另一件是伐丘嶺救龍女。
為什么我要提到這兩件事情呢?因為它們和原著里面的兩件事情是相對應的。
哪兩件事情呢?一件是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的由來,另一件呢,就是孫悟空去龍宮取定海神針。
咱們呢,先說第一個。
這件事呢,是在元曲里面的一個橋段,叫做:孫悟空巧接雙村橋。
話說,有一個叫定來的地方,具體在哪我也不知道,有這么兩座山峰,這個山啊,它很高,一座呢,叫左來峰,而另一座呢,叫右來峰。
兩座山啊,它離得很近,近到什么程度呢?一邊的人呢,可以清楚的看到另一邊人的樣貌衣著。
而且他們之間說話的聲音呢,相互之間也可以聽得很清楚。
但是呢,一邊的人想到另一邊去,這就很困難了。
因為從這兩座山自打有人居住的那天起,一邊的人想要過到對面去,就得走十幾里的路程。
為什的會這樣呢?主要是這兩座山它很高,而且中間還有一條很急很深的河流。
你若想過去,得先走幾里的盤山小路下山,然后再走到水流平緩,水很淺的地方過到對岸,再走上相同的路程,才可以到達對面。
這時候你就要問了,為什么不修座橋呢?
兩邊的人其實也是和你想得一樣的。
但是,那個年代搞這種工程是十分困難的,首先,你得有人把兩個地方簡單的連接起來,這樣才能夠方便鋪設橋面,以及后續(xù)的工程。
用弓箭射過去一段繩子吧,又沒有人有那么大的力氣,多半是射到對岸,箭頭便沒了力氣滑落到山下去了。
所以呢,一直以來,兩邊的人就只能靠土辦法來回走,結果就是早上老丈人招呼女婿女兒來吃飯,結果兩個人第二天早上才到。
但是呢,有一天來了一個人,他看鄉(xiāng)親們實在是太不方便了,于是呢,就自報奮勇,把修橋這個事兒給攬下來了。
具體他是怎么操作的的?在元曲中記載:此人畫神符與雙腿左右,口中振振有詞不知所言為何,于不遠處小踮數步后,騰空一躍猶如神鯉越門,降至對岸。
數次往返,乃完橋于雙峰間,眾人悅,乃有一老者贊其曰:壯士好神功,一越乃去我等十萬八千里。
說白了,就是有一個會使神行術的人,帶著繩頭鎖扣之類的東西,來來回回跳了不知道多少遍,最后幫著村民把橋給修了。
最后有一個老頭說他真厲害,這一跳,省卻我們十萬八千里。
為啥這么說呢?因為自打兩邊的村民互相往來,到石盤陀修好橋的這段時間,他們往返于兩邊的路程,少說也得有幾千里。
之所以說十萬八千里,里面我覺得夸大的成分多一點,最主要的呢,老人家就是想形容一下,石盤陀修橋這件事的價值而已。
元曲的原文中雖然沒有提到這個人就是石盤陀,但是這個十萬八千里和西游記中孫悟空的那個十萬八千里形式上都是一樣的,如果這個真的是石盤陀的話,那么這件事情是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呢?
首先,我們假設它發(fā)生在取經途中的話,勢必會提到其他人的存在。這里面從頭到尾,是沒有提到除村民外的其他人出手幫忙的。
那么有沒有可能是取經后的事情?
這也不可能,因為石盤陀在現實中并沒有陪伴唐僧走完全程,所以這件事只能是取經前發(fā)生的事情,而且還是在他沒有回到家鄉(xiāng)的時候。
只有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他才是一個人的。
說完了十萬八千里的事情呢,我們接下來在下一章里,再聊一聊前面所提到的第二件事情,那就是: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