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糜漢

第四十九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

糜漢 醬油拌歷史 2876 2022-09-22 20:46:01

  在離樊城不遠的一處大營中,駐扎著魏平寇將軍徐晃所統(tǒng)率的萬五兵馬。

  而此刻就在徐晃的中軍大帳內(nèi),正爆發(fā)著一場爭論。

  只見在中軍大帳內(nèi),徐晃的副將徐商正在和同為魏將的朱蓋,爭論著該不該出兵一件事。

  徐商作為徐晃的副將,當然是支持徐晃出兵的決定的,但朱蓋卻有著不同的意見,

  “吾部皆為新兵,不堪習練。”

  “關(guān)羽強橫,守營我軍尚有自保之力,如野戰(zhàn),蓋竊為將軍憂之?!?p>  朱蓋反對的理由是,目前徐晃麾下大多是新征兆入伍的新兵,對于操練一事都還不算熟練,

  更何況要與士氣高昂的,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關(guān)羽大軍野戰(zhàn)。

  朱蓋顧忌著徐晃的顏面,還有著一句話沒說出來,

  那就是要以于禁為戒。

  說白了,朱蓋就是畏戰(zhàn)了。

  但其實目前帳內(nèi)有不少將校與朱蓋一般,心中畏戰(zhàn)。

  實在是今年關(guān)羽太猛了,人的名,樹的影。

  坐在帳中上首的是一位面容威嚴,身姿端正的虎將,這人便是徐晃。

  徐晃與關(guān)羽年歲相仿,但他的相貌看起來要比關(guān)羽蒼老許多,

  威嚴端正的姿態(tài)并不能掩蓋他這種老態(tài),

  而他之所以會有這種老態(tài),是這段時間以來,他身上背負的壓力太大了。

  徐晃目光灼灼的看著振振有詞的朱蓋,他心知肚明,朱蓋之所以會不支持出兵,無非就是畏敵而已。

  見手下將校未戰(zhàn)先怯,徐晃心中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雖說他被曹操任命為這萬五兵馬的主將,但不同于于禁,他并沒有被曹操授節(jié),

  除了自己的本部兵馬之外,這萬五精兵還有十二營兵馬,

  而這十二營兵馬,本就是曹操臨時從各地抽調(diào)而來,平時之間互不統(tǒng)屬。

  沒有假節(jié)之權(quán)的徐晃,根本就沒辦法對這萬五精兵做到如指臂使,

  就拿這朱蓋來說,今日敢在帳中有所異議,無非是仗著自己乃是譙沛人士,且背后有著夏侯惇撐腰罷了。

  但無論朱蓋及旁人有多么抗拒出兵,這兵,他徐晃是出定了。

  見徐商與朱蓋二人還在爭論,徐晃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而后他語氣威嚴地說道,

  “出兵之事,吾已上報魏王,勢在必行?!?p>  “若有人敢再質(zhì)疑此事,吾必軍法處事?!?p>  徐晃雖沒有假節(jié)之權(quán),但他一生征戰(zhàn)為曹操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他的地位不是如今在帳中的人可以比擬的,

  因此當徐晃當機立斷做了決定后,隨著他身上氣勢的展開,

  朱蓋也只能默默閉上了嘴。

  不管他背后有誰,公然反對主將的命令,這都是朱蓋所不敢的。

  徐晃身為主將,軍令一下,就算帳中有人心中不滿,也只能默默領命。

  而這時坐在徐晃下首的一位中年文士開口言道,

  “當日,徐將軍率本部兵馬抵達陽陵坡,麾下之眾不足五千?!?p>  “那時帳內(nèi)的諸位將校還未率軍來到。

  但盡管如此,諸位將校還是或派遣使者,或急速行軍來到陽陵坡,催促徐將軍出兵解樊城之圍?!?p>  “今日,北方援軍皆已到達,諸位將校怎么又持重處事來了?”

  這位中年文士以上話語一出口,帳內(nèi)方才不同意出兵的朱蓋等人,臉上都浮現(xiàn)了羞愧之色。

  這位中年文士乃是時任議郎,丞相護軍的趙儼。

  趙儼字伯然,早年是潁川四大名士之一,

  他可以擔任丞相護軍一職,這足以證明他是曹操的親信心腹。

  而趙儼所說的話,也是確有其事,

  當初帳內(nèi)這些人叫囂著要出兵之時,這件事甚至傳到曹操耳朵里,

  弄得曹操趕緊派人來警告徐晃,要等兵齊了再出兵。

  而朱蓋這些將校,之所以會有前后不一的表現(xiàn),其心可誅。

  曹仁是魏國宗親第一大將,與曹操感情深厚,他要是戰(zhàn)死了,

  不僅徐晃,他們這些奉命來支援的將校,下場也肯定凄慘。

  所以朱蓋等將校特意在徐晃兵力不足不可能出兵時,一直叫囂著要出兵,為的就是表明一個態(tài)度,

  就算最后曹仁戰(zhàn)死曹操追究起來,朱蓋等人也可自辯,

  將一切責任推到徐晃身上。

  但口號終究是口號,等到真正要出兵了,他們又開始害怕起來。

  趙儼不齒這些人,所以用暗諷的語氣,間接拆穿了這些人的真面目,

  而在被趙儼拆穿之后,

  朱蓋等人也只敢羞愧,不敢反駁。

  見朱蓋等人臉有羞愧之色,趙儼接著說道,

  “徐將軍出兵一事已經(jīng)與我商量過,吾亦贊同。

  若接下來有人敢陽奉陰違,我必上奏魏王,將其明正典刑?!?p>  護軍就是監(jiān)軍,

  趙儼在魏國以清正剛直著稱,

  帳內(nèi)諸人都知道他說的這句話不是開玩笑的。

  趙儼其實就是曹操派到徐晃身邊的眼睛,

  而在趙儼的背書與力挺下,

  朱蓋等將也只能收起心中的小心思,再也不敢對徐晃的出兵之議有何置喙。

  見暫時統(tǒng)一了全軍的想法,徐晃趁熱打鐵,

  他下令道,“彼等可回各部軍營,約束各自部下,嚴陣以待,等本將出兵號令?!?p>  徐晃命令一出,帳內(nèi)諸將齊齊領命。

  在帳內(nèi)諸將領命而去后,

  趙儼問徐晃道,

  “公明,此戰(zhàn)你有幾成把握?”

  徐晃見趙儼這么問,

  他坦然道,

  “若云長中計,七成?!?p>  見徐晃似乎還有一句話沒說出口,趙儼復問道,

  “若關(guān)云長不中計呢?”

  面對趙儼的這個疑問,

  徐晃沉吟不語,

  不中計就代表著關(guān)羽識破他的計謀了,

  在沉吟良久后,

  徐晃故作輕松地笑道,

  “劉備有關(guān)張趙糜簡孫六大效死忠臣,

  魏王麾下,又豈能沒有徐公明一位效死之臣呢?”

  面對自己的那位好友兼對手,徐晃一直不曾掉以輕心。

  聽到徐晃這么說,趙儼發(fā)出一聲嘆息。

  但徐晃緊接著說道,

  “護軍也無須太過擔憂,依我對云長的了解,云長十有八九會中我的計策?!?p>  “除非他有高人相助。”

  論在曹魏當中,誰最了解關(guān)羽,那無疑就是徐晃了。

  關(guān)羽是帥才,他用兵崇尚王道,因此他對一些詭道考慮的不會太深。

  不是他不懂,是他根本不屑為之。

  例如當初水淹七軍時,曾有人建議關(guān)羽進一步毀壞堤壩,則攻下樊城易如反掌。

  但關(guān)羽考慮到漢水兩岸的百姓存亡,斷然拒絕了這個建議。

  這樣崇尚王道的人,又怎么會提防好友對其使詐呢?

  徐晃起身來到營外,從他的這個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包圍著樊城的重重屏障,

  他望著那仿佛觸手可及的樊城,

  說道,

  “樊城可失,征南不可有事?!?p>  “云長你這次,真是拋的一個好餌呀?!?p>  ...

  不日,徐晃的大營中傳出了一個消息,而這個消息很快就被王甫探得報給了關(guān)羽。

  關(guān)羽在收到王甫呈上的消息后,他問道:

  “你是說,公明揚言要進攻吾所在?”

  關(guān)羽為了包圍樊城,他不僅在樊城外建立了十重鹿角,還在樊城外的南北兩方建立了兩處大營。

  位于北方的,主要負責抵御曹操援兵的大營名“圍頭”,就是如今關(guān)羽所在。

  而位于南方的的那處大營名“四?!保渲械谋R主要負責攻打樊城。

  王甫在徐晃營中的探子探得,徐晃將不日攻打圍頭,意欲與關(guān)羽直面碰撞。

  王甫在得知這個消息后,就立馬來告知了關(guān)羽,并且他建議道,

  “將軍,營中只有數(shù)千兵力,而徐晃手下當有兩萬左右兵馬,

  屬下認為應立即傳令四冢營中的廖校尉,令其撥調(diào)大軍來援?!?p>  若是在往時,關(guān)羽在得知這個消息后,會當即采納王甫的建議。

  但這時他的腦海中卻回想起了,一位年輕人走之前的忠告,

  “將軍當嚴防徐公明聲東擊西?!?p>  關(guān)羽精通兵法,他將當日營中糜旸的分析又細細的思考了一遍,

  隨后他眼中精光一閃,

  他對王甫說道,

  “你速傳令元儉,令其這幾日務必加強營中防守。

  若無吾之命令,不可輕易出戰(zhàn)?!?p>  王甫聽完關(guān)羽的命令后一愣,

  這是什么操作。

  他正要勸諫,卻見關(guān)羽主意已定,

  他對王甫說道,

  “去吧,勿問?!?p>  王甫見關(guān)羽態(tài)度之堅決,他也只能領命退下,

  而在王甫退下后,關(guān)羽端起蠟燭,來到帳中的一處輿圖前細細觀看起來,

  關(guān)羽身影閃動,手中的燭火跟著他的動作,在巨大的輿圖上左右滑動,

  光線最后定格于一處,

  啪的一聲,關(guān)羽的右拳重重的敲在那處,

  他口中自信的說道,

  “五子良將,已被我擒了一個,

  那再多一個又何妨?!?p>  就在關(guān)羽得到消息的第三日,徐晃終于下達了出兵的命令。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