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累懷抱著些許擔憂的語氣說道,
“孝廉此計雖好,然孫權雖然多疑,但其手下呂蒙、張昭、皆智士之輩,吾恐孝廉此計為這二人所識破?!?p> 趙累的擔憂糜旸亦早已想到過,
他對著趙累言道,
“呂蒙是善奇計之輩,張昭年長,更是經(jīng)驗豐富,但趙都督別忘了,吾方才所言射箭入樊城、偃城中一事?!?p> “孫權既然有謀劃奪我荊州的計劃,他定會十分關注關將軍之動向,他在這樊城周圍,兩軍營內(nèi)自會設有許多探子,
當我軍將我軍已經(jīng)知曉曹操與其密謀此事,公之于眾之后,這些探子當然會將此事,匯報給在江東的孫權?!?p> “僅憑一封信,不足以迷惑孫權手下智謀之士。
但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饒是呂蒙,又豈會不擔憂我軍已有防備,設下伏兵待其入甕乎?!?p> 歷史上,孫權在決意與曹操聯(lián)盟共同對抗關羽后,曾特地派使者囑咐曹操,叫其不要泄露此事,以防關羽有所防備。
從這一點足以證明,孫權及其手下眾人十分忌憚關羽的能力,害怕其知曉此事。
所以一旦孫權知道關羽真的知曉此事后,再加上徐詳?shù)哪欠狻罢T敵之信”,哪怕是周瑜在世,都會一時間被迷惑,
何況“孫十萬”。
糜旸最后對著趙累言道,
“我方才所設對徐晃之誘敵之計,實則亦是對孫權之疑兵之計也?!?p> “此乃連環(huán)計中計?!?p> “既然孫權賊子,當日設下計謀詐前將軍,那今日,吾糜子晟亦為前將軍設下計謀詐其,
令其狼子野心,皆化為東流之水,永不復返?!?p> 糜旸的一番話,令趙累嘆服不已,再也說不出什么擔憂的話語。
帳內(nèi)最穩(wěn)重的趙累都認可了糜旸的兩條計策,其余之人自然更沒什么意見了。
眾人此時臉上只有嘆服之色。
而糜旸最后給自己今日所獻之計名為“連環(huán)計中計”,更是令立于上首的關羽,眼中異彩連連。
關羽想起之前諸葛亮在荊州時,對其所言,
“三室之中,必有忠智”,
那時他頗為不信,問諸葛亮道,
“荊州百萬戶,忠智何在?”
諸葛亮答曰,“于國難之時,忠智必出。”.
如今想來諸葛亮的話,關羽映照現(xiàn)在,可不就是諸葛亮說的那個樣嗎?
糜旸之前一直韜光養(yǎng)晦,不以智謀顯于眾人之前。
現(xiàn)在荊州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他才出來獻奇計,輔助自己挽救荊州危局,
真可當?shù)蒙现T葛軍師當日“忠智”之評價呀。
“同樣的一個舉動,一條計策,卻因為施予的對象不同,能起到截然相反的不同作用,既可誘敵,又可疑敵,”
“子晟呀,你的智謀真是不可測量呀?!?p> 關羽嘆息不已。
自家人知自家事,糜旸今日能獻出以上計策,完全是以穿越者的先知為基礎,他并不是多智如妖的人,
當別人還在面對一個重大的難題不知所措時,糜旸心中卻早就知道答案,
這樣的他,手握王炸。
嘆息之余,關羽還有些懊惱。
以往有如此的一個智謀之士在荊州,他卻不能慧眼識才,導致他往日中時常嘆息,身邊無智謀之士輔佐,
如今想來,若是早日發(fā)現(xiàn)糜旸有如此謀略,樊城可能早就被其拿下了。
但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糜旸之才,亦是不晚。
關羽搖手召喚糜旸近前,糜旸雖不解何意,但還是快步上前,
在糜旸來到身前之后,關羽撫著糜旸的衣袖問道,
“子晟如今還尚未有官職在身吧。”
見關羽問及此事,糜旸如實回答道,
“前年吾雖為殿下舉為蜀郡孝廉,但殿下苦我年少,一直不曾安排官職給我?!?p> 東漢時,任官的制度主要是征辟制與察舉制并行。
察舉制中,最經(jīng)常用到的便是舉孝廉。
前年,法正任蜀郡太守,其在劉備的示意下舉糜旸為蜀郡孝廉。
這代表糜旸已經(jīng)有了進入大漢官場的敲門磚,但畢竟因為年少,劉備還未給糜旸任命官職。
關羽聽完糜旸的話后點點頭,
他這時對糜旸言道,“既然你身上尚無官職,不知今日可愿任我主薄一職?”
在今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以后,就立馬派使者封關羽為前將軍。
前將軍,乃是重號將軍,有開府治事之權。
而主薄一職,在之前只是中央及郡縣所置官,主要職責是典領文書。
但在近數(shù)十年來,天下間開府治事之人越來越多,
相對應的,主薄一職也水漲船高,逐漸成為了將軍幕府之中參與機要、總領府事之僚屬的要職。
關羽任糜旸為前將軍主薄一職,此職雖品級不高,但位卑權重,
關羽是將糜旸當做心腹了。
關羽突然的提拔令糜旸有些意外,
但糜旸亦不是扭捏之人,他當即對關羽一拜道,
“將軍惠顧,旸豈可不遵。”
看到糜旸答應了自己的任職,關羽心情很好,他復又對糜旸言道,
“你且莫嫌主薄一職地位不高,你尚年幼,我任你為吾的主薄,乃是為了鍛煉你的理政才能,
當年諸葛軍師出山時,一開始擔任的也是殿下的主薄之職,你當以諸葛軍師自效?!?p> 說完后,關羽又對糜旸說道,
“今日觀你才能,長于謀略之事。
吾再任命你為參前將軍軍事一職,自此之后,你在我幕府之內(nèi),軍政之事,皆可建議。”
參軍?
這倒是個好職位。
關羽言語之中,對糜旸的培養(yǎng)之意毫不掩蓋,
別說糜旸了,就是帳內(nèi)其余人等,這時都意識到了,關羽現(xiàn)在對糜旸的器重有多深。
糜旸年紀不過二十許,但初任職,就擔任關羽這等世間名將的主薄,參軍之職,這起點算很高了,
而且這兩個職位也很符合這時的糜旸。
關羽的厚愛,糜旸沒有理由拒絕,糜旸再對著關羽一拜,言道
“旸謝將軍厚愛?!?p> 而就糜旸下拜之時,他的臉上浮現(xiàn)了笑容,
歷史上襄樊之戰(zhàn),最大的贏家其實只有孫權一家,但今日他穿越來了,
他勢要借助這一場大戰(zhàn),來奠定他來日騰飛的基石。
而他今日所獲得的這一切,才只是剛剛開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