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名垂青史,古今軍事家中能排進前十的存在。
前隋名將其舅韓擒虎有言:“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p> 李淵謂之“:李靖是蕭銑、輔公祏膏肓,古之名將韓、白、衛(wèi)、霍,豈能及也!”
諸如此類之評,多如牛毛。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人家是個牛的不能再牛的人物!
唯一的瑕疵,恐怕就是他的政治之拙劣!甚至還干出了密告李淵造反的事!
但是,觀史書記載與其征戰(zhàn)功績中所表現(xiàn)的智慧,霍弘覺得,李靖表現(xiàn)出的政治選擇上的拙劣,更像是大智若愚的抉擇。
縱觀史書,功高震主而得以壽終正寢者,屈指可數(shù)。
其中,尤以王翦、李靖聞名。
歷經(jīng)隋末亂世、家學淵源、少負盛名,說他拙劣……難以理解,史書這玩意,他也是人寫的,誰知道其中摻水的多寡。
“郎君,吃飯?!?p> 進門的藥鋪正后方的七間房和院子才是霍弘正兒八經(jīng)的家,這般構造只是為了坐堂問診的便捷與自家生活不為外人打擾。
“有魚哦~”
“但凡有肉,鐵定是魚。嶺南這地,我們這條件,想吃頓別的,不容易??!”霍弘有前世二十余載的歷程,心智自然是與年齡不相符的,可外人卻十分理解。
只因霍弘去歲隨父識字學醫(yī)(是真的識字,繁體字,可不得學么。),如今也在“看病行醫(yī)”。
接觸的病患或家屬、無一不是年長數(shù)倍之人,且皆為受罪逢難、路途坎坷、見多識廣之輩。
加之父母雙亡的境遇,有意的藏拙下,相熟的人公認——時時刻刻都在長大!
“今年年景不好,大雨不斷,三季稻、土豆、紅薯、玉米收成都不行,很多人都說之前盛傳的產(chǎn)量是假的?!鄙砼院⑼哪樕下燥@鄙夷道。
霍弘一心對付眼前的飯食,“寧可年年挨餓,也不愿意嘗試新糧種,怨不了旁人。
但倒也能理解,敢拿顛覆歷史和半生認知的新糧種賭一年的收成和家人性命的人,基本沒有。”
身旁的孩童笑道:“最早種植的曲家溝同村的人家,還不是見識過阿郎收了三季才敢播種。
土豆、紅薯、玉米、辣椒、西紅柿等等,哪樣不是他們見識過之后才敢的。
村里人的親朋好友親眼目睹以后,三季稻這些糧種才傳播了開來?!?p> 霍弘專心對付著碗中的米飯和清蒸魚與涼拌西紅柿一葷一素兩個菜,思緒飛到了前世的最后一頓晚餐。
前世在福利院長大,九歲的年紀便憑借智商進了資優(yōu)學校,起早貪黑整整四年,攻讀了百余門課程,在同齡人剛上初中的時候,就已經(jīng)進了大學。
十四、五歲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打拼自己的事業(yè)。
終究是在二十四的年齡,熬垮了身體。
和醫(yī)武世家、曾坐鎮(zhèn)三甲醫(yī)院院長的老院長以及福利院的弟弟妹妹,共進了最后一頓晚餐,餐桌上都沒下來,再睜眼就是嶺南襁褓中的嬰孩。
盡學老院長醫(yī)武的霍弘,沒想到被父母抱著在村內(nèi)外晃悠的時候,竟發(fā)現(xiàn)最后一餐的食材竟全在附近成長。
后世的冬小麥、三季稻、土豆、玉米、紅薯、青椒、小米椒、等十幾種蔬菜,花生等干果及近二十種香料。
襁褓中的霍弘一哭二鬧,“瞎指揮”著父母收割了“伴生”的各類作物。
身體小有發(fā)育、六個月時在父母跟前吐字,又指揮起播種糧菜等物。
此生父母深信了他們有個“生而知之”的兒子,并將這個秘密深深埋藏在了心底,從未對外吐露。
霍弘也不想展露自己的異樣,但是土豆這些東西,不收爛地里怎么辦?
再說有這些東西在,只需三五個年頭,一個爵位怎么也能撈的著吧。
唯獨可惜的是,父母沒等到這一天的到來便已撒手人寰。
流放至嶺南的漫漫長路,將父母的身體耗損無數(shù)、埋下了難以愈治的病根,嶺南瘴氣彌漫的環(huán)境又加速了生命流逝。
“郎君,阿郎留下的糧食……不多了。”
三歲小屁孩肯定是種不了地的,吃的自然是父母去世前留下的為數(shù)不多的存糧。
“昨天我和村尾的王青談好了,把地賣了。等我們幾個長到能種地的那一天,地早就荒了。我們村沒人租,外村的人又不會跑來租種。
找我看病的人會越來越多的,等賣地的錢和家里的存糧吃完了,診金能支撐起我們的用度。”
霍弘完美的演繹了什么叫“崽賣爺田心不疼”。
……
次日,霍弘坐在屋內(nèi)和被父親治愈并收留的十二個少年孩童聊起聽到的各種傳聞打發(fā)時間。
傳聞或許有夸張的成分,但嶺南的人才,太特么多了,他們的見識與判斷,即便是流出的傳言,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大夫!大夫!……”
門口突然跑進來三個神色慌張的身著錦衣綢緞的青年男子,看起來二十幾歲的樣子。
中間進門的一人還背著一個與三人的衣著打扮和年齡相差無幾昏迷不醒的。
“大夫,請你救救我兄弟?!甭氏冗M門的一人一路打聽到這兒有個年歲很小的大夫,卻沒想到會這么小,怔神過后對著屋內(nèi)年歲最大的十三歲的莊仁哀求道。
對這錯認的一幕十分熟悉的霍弘,聳了聳肩膀抬手指了指門口的床板說道:“把人先放床上?!?p> “???哦哦哦!”
三個青年男子木訥訥的照做,腦子這會繞著月球飛去了,距離誕生“死馬當作活馬醫(yī)的念頭”還有十萬八千里。
這么大點人!會治?。?p> 霍弘瞅了兩眼脈都不號就轉頭說道:“瘴毒!”
“對對對!”領頭的一人瘋狂點頭道。
“開個藥方你們自個去抓藥吃還是在這吃?”霍弘平靜道:“你們?nèi)齻€也中了瘴毒,比躺床上的稍微輕點,但遲早也會發(fā)作。治嗎?”
“大夫,還是先給我兄弟治吧,在這兒吃藥的話診金得多少?”
三個青年男子面面相覷一會的答案和問題,顯然是將這當成了黑店。
霍弘暗暗搖頭道:“我家四代從醫(yī),故有懸壺濟世之志!隨便給兩個就行,要實在沒有的話……一文錢!不能再少了??!”
這話說的誰信?一聽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嘛!
而事實就是如此,霍弘是真的不在乎診金的多少!
因為前世福利院的弟弟妹妹大病住院,必須付醫(yī)療費才能動手術的事時有發(fā)生,所以輕視診金。
而之所以收一文錢的診金,還是老院長所教。
若是不收病人的診金,平日常見的小病小癥也治不好,藥方不會見效。
聽著非常玄的規(guī)矩,無論前世今生,霍弘一直在半信半疑的恪守,未曾試驗真假,只因但凡是個來看病的,一毛錢或一文錢兜里都能掏出來!
“這……這……怎么行?大夫你的藥材都不止這些錢!”
“先看??!病好了再說!”霍弘擺了擺手來到大廳的藥柜旁開始抓藥。
藥材皆是信手一抓,或補或放,稱也不稱。
看的三個青年男子腿軟不已,心頭反復自問起來,“他真會看病嗎?”
身旁的幾人則是見怪不怪的開始準備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