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全剛剛得知了西夏進犯的消息。
有些坐不住,這時朝堂之上也因西夏進犯而有所平靜。
西夏的進犯,間接的有助于趙宗全對朝局的把控,太后也因為濮議之爭沒有再垂簾聽政。
是以趙宗全得以大展身手。
趙宗全任命英國公為大軍主帥,主動出擊西夏。
此舉遭到了以司馬光為首的守舊勢力的反對。
司馬光上書趙宗全。
“西北,蠻夷之地也,奪之無用。不若盡數(shù)丟給西夏,以求邊疆安穩(wěn)。若要動刀兵,所耗甚巨。”是的在這些宋朝上層來看。與西夏爭奪那些窮地方是沒有必要的,收入與產(chǎn)出不成正比。
袁文邵站出來反駁守舊派的觀點。
“國之尊嚴在于軍,軍無好戰(zhàn)之心則國必亡。那些地方是破舊,但是可以解決我宋軍缺馬的局面。每年于遼歲幣是花錢買平安之舉?!?p> “然這是在讀書人眼中,或是說在明眼人眼中,然天下庸碌之輩幾何,明理之人幾何。是以眾人皆以為我大宋懼遼,大宋軍民作此想,則國將不國。國富兵強方才為正道,國富病弱與小兒持金與鬧市有何區(qū)別?!?p> “是以戰(zhàn)是為了更長久的和平。如漢唐一般名垂青史。”
袁文邵為首的部分武將集團與司馬光展開了激烈的言語交鋒。
韓章這位駐守過西北的大臣對西夏的態(tài)度也是一個打字。
趙宗全好歹是有腦子的。沒有同意司馬光的觀點。但是因為諸多守舊勢力的反對,改成另京營一將帥三萬禁軍馳援西夏。
袁文邵率先請命,請求鎮(zhèn)守西北。
“不可,如今國庫空虛,袁帥可知國庫歲入幾何,歲支幾何?!?p> “我是一武將,只管武事,若是國庫上的可不歸我管,更何況若是國庫不豐與三司贏得脫不得關(guān)系吧?!?p> 三司使站出來反對袁文邵出征西北的想法。
袁文邵在西南的時候,進攻吐蕃可是耗費不菲,要不是仁宗皇帝下旨支持,袁文邵也打不出那么好的戰(zhàn)績。
但是光那一仗的賞賜撫恤就耗費的國庫三年的積累。
趙宗全登基后為了拉攏軍方,又是升職又是獎賞的又是一筆大的支出。
更何況如今朝中黨爭混亂,短短兩年內(nèi)大宋轉(zhuǎn)運使計相在兩位臭棋簍子手中換了足足三茬。
就是把一批肥鴨子換下去,換上了一批在清水衙門里上來的瘦鴨子,那個不狠狠撈一筆為日后做準備。
趙宗全一直拉攏袁文邵而不得,留在朝中袁文邵已經(jīng)交出了京營的兵權(quán),若是逼迫太過也難免另手下人寒心,因為袁文邵是保著他上位的功臣之首。
但是不動他,留他在京,憑借著他對西郊大營的影響力,到時候若是投靠了太后,反戈一擊。
不利于他之后的布局。是以將這個礙眼的打發(fā)出去也是不錯的。還可以給自己人騰出位置。
畢竟樞密副使這個職位手中的實權(quán)可大可小,袁文邵不得皇帝信任,本身也打算藏鋒,是以干的不溫不火,可是若是顧沈二人做到這個位置上,那么至少可以在樞密院和樞密使分庭抗力。
當時他剛?cè)刖?,手下又沒有多大的戰(zhàn)功是以這個位置之能由袁文邵這個不屬于任何一派又有資歷的暫領(lǐng)。
所以趙宗全爽快的答應了袁文邵的請求,并且告訴袁文邵讓他在西北放開了折騰,朝廷支持他的作為。
趙宗全心中也想遠超先祖又一番作為。
袁文邵又有百戰(zhàn)不殆的戰(zhàn)績,是以放他去西夏,打出來的戰(zhàn)績也是計在自己的武功上的。
趙宗全生怕袁文邵反悔,給出來極大的條件。不設(shè)文官監(jiān)軍,不派太監(jiān)隨軍。當然該有的制約還是有點,用甘老帥給袁文邵作副。這位甘老帥資歷在袁文邵之上但是爵位官職還有戰(zhàn)績想比于袁文邵便大有不如。
還有種家,折家等地方軍頭制約,手里還握著西北軍的補給是以趙宗全也不擔心袁文邵反叛。
封了袁文邵為西北軍的指揮使,假節(jié)鉞,以副樞密使之尊移鎮(zhèn)西北。
三日后,袁文邵將要奔赴陜西路,此行至少兩年內(nèi)無法回京。
華蘭也在前一段時間又懷上了。
但是華蘭知道自家丈夫是做大事之人,前翻能在家休憩數(shù)年之久她也滿足了是以告訴他自己無妨,家里什么的她都能應付的過來。讓袁文邵安心離去。
袁文邵的老娘這些年雖然在老伯爺與自己的兒子聯(lián)手下安寧了下來,但是袁文邵不知道她會不會還鬧什么幺蛾子。
是以臨行前找到了明蘭讓她多照顧著點華蘭。
明蘭最近可忙了,英國公家的張氏也懷上了,自家大姐姐又懷上了,兩頭跑。
顧廷燁還給袁文邵的信中吐槽這一點。
不過袁文邵離開還沒一個月,明蘭也查出了懷有身孕,是以三個人嘗嘗聚在一起,關(guān)系越來越好。張氏還打趣要和袁家顧家兩家之一結(jié)個娃娃親。
袁文邵知道華蘭是有算計的,所以這才安心離去。
趙宗全為了打發(fā)袁文邵讓他在西郊大營隨意挑選兵馬。
袁文邵挑選了他在蜀中用慣了的白桿軍三千眾。
這白桿軍在袁文邵離去后又立戰(zhàn)功,被趙宗全掉入了京營之中,不過歷經(jīng)戰(zhàn)斗損失甚重。白桿軍又以山地作戰(zhàn)為主。是以趙宗全與趙禎就沒有補充。
袁文邵接手后,主要訓練白桿兵對鉤鐮槍的一面。在從神武軍選出的五千精銳中挑選身強體壯之人補充進白桿兵中充作斬馬刀手或是盾牌手。
完善軍陣,余者從禁軍中挑選了良家子兩萬人。直到要和袁文邵去打仗這些大頭兵爭向表現(xiàn),生怕袁文邵選不上他們。
袁文邵帶著禁軍,直奔隴右而去。
邊走邊培養(yǎng)這些新軍的默契。索性白桿兵久經(jīng)戰(zhàn)陣,雖然成軍晚但是都是實戰(zhàn)。神武軍也隨袁文邵訓練多年只待見血后便是精銳。
又是一位將領(lǐng)訓練出來的,是以沒過多久便可以形成不錯的戰(zhàn)斗力。
神武軍知道這些川人都是隨袁文邵打過大勝的兵馬是以對他們倒是沒有太大的輕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