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學專業(yè)
自從發(fā)生了榮寶齋的事后,林陽在復(fù)習備考的時間里,心里面一直不能平靜下來,沒有人知道,他這是因為選擇專業(yè)而苦惱。
如果1977年的試題,還是原來的樣子,此次高考對于林陽來說,那就是探囊取物。
就算是發(fā)生了變化,按照目前的出題難度,林陽同樣也有信心,一戰(zhàn)成名跨入大學的校門。
上了大學之后,應(yīng)該學什么專業(yè),這是擺在林陽面前的頭疼問題。
如果沒有重生的經(jīng)歷,他肯定會毫不猶豫選擇文學專業(yè),但是,知道了幾十年的發(fā)展形勢,特別是古董的升值幅度,林陽猶豫了。
糾結(jié)于心中的這個問題,一直不能想任何人吐露心聲,實在是憋的慌的理由,這一天突發(fā)奇想,騎上自行車就去京城大學了。
林陽來京城大學的目的,就是想看看,此時,這里的考古專業(yè)是個什么樣子。
之所以會萌生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受到了榮寶齋事件的刺激。
古董這一行的水深的特別厲害,一般人就是傾家蕩產(chǎn),也還不知道自己究竟輸在了什么地方。
林陽肯定不會放過,收藏古董的天賜良機,他可記得馬衛(wèi)都,憑借著手里面的古董,開了一家博物館。
冬季的京城大學一片蕭殺,所有的樹上都是光禿禿的,林陽騎著自行車,在諾大的校園里亂串。
他看見未名湖也結(jié)了冰,博雅塔在寒風中孤零零的佇立著。
林陽還發(fā)現(xiàn)有的大學生正在上體育課,從他們身上各種各樣的衣服可以看出來,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工農(nóng)兵大學生”。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林陽看著他們,心里面感嘆,1976年的那一屆實在是太幸運了,他們將是歷史上最后一批。
因為從1977開始,所有的大學生,將不再靠群眾推薦的方式上學了。
溜達了一會兒之后,林陽找了人問了問,考古專業(yè)的教室在哪里。
“你順著這條路,再走幾分鐘就看見了一排教室,那是歷史系的地方,具體的教室,你需要到那里去問一問,我也不是太清楚?!?p> “謝謝你了!”
京城大學的考古專業(yè),從 1952年成立時,就一直歸屬于歷史系,獨立成為一個系,那是1983年7月的事情。
林陽按照打聽的路線,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這一間間教室,哪一個才是考古專業(yè)的?”
林陽喃喃自語的時候,旁邊走過來個戴眼鏡的老頭,此人看起來似乎是這里的老師,因為,他身上穿著一件棉長袍。
“你好,請問你是這里的老師嗎?”
林陽不想開口是不行的,否則,來這里的目的就實現(xiàn)不了。
“是???你有什么事嗎?”
老頭伸手動了動鼻梁上的眼鏡,上下打量著林陽。
“你知道考古專業(yè)的教室嗎?”
“知道??!你找誰?”
“我也不知道應(yīng)該找誰,就是想過來看看?”
林陽的話,令老頭一下子就笑了起來。
“哈哈哈,你這個人真有意思,不認識這里的一個人,就來看看?你想看什么?告訴我,我?guī)闳ィ俊?p> “我是今年參加高考的,想報考這里的考古專業(yè),可是,我不知道這個專業(yè)是干什么的,想提前過來了解一下?”
林陽的話半真半假。
“是嗎?你是京城的人?”
林陽點了點頭。
“走,你跟我來,想了解什么等一會兒,就都知道了。”
林陽推著自行車,跟隨著這個老頭,在一間辦公室門口停下了。
“老李、老高,你們看,我把咱們的新學生給帶來了?”
老頭還沒有進門,就在外面喊了一聲。
“老鄒,你胡咧咧什么?這高考都還沒有進行,從哪里來的新學生?”
一個聲音從房間里傳出來。
“我沒有騙你們,你們要是不相信,就出來看看?”
“外面凍死人了,你不進來,又在出什么幺蛾子?”
話音剛落,棉門簾一掀,林陽看見有個老頭探出了腦袋。
“老高,怎么樣?我沒有說假話吧?”
“???這是真的?老李,你快出來看看,真的來了一個新學生?”
老頭一聲驚呼,就朝林陽走了過來。
“小伙子,看起來不錯,挺精神,你是從哪里推薦來的?”
還沒有等到林陽回答,辦公室里有出來一個老頭。
“嘿嘿,老鄒,你竟然真的領(lǐng)來了一個新學生?他是哪里來的?”
“哈哈哈,你們只顧著瞎打聽,也不看看這天氣,有什么話咱們進去說,我可不想陪你們在這里活受罪?”
“走、走、走,那就趕緊進去說?”
林陽進來辦公室以后,立刻就感覺到暖烘烘的。
“你給我們做工作自我介紹吧?”
帶林陽來辦公室的老頭開口了。
“各位老師好,我叫林陽,并不是新學生……”
林陽剛剛說到這里,就被打斷了。
“哎,老鄒,這是怎么一回事?”
“嘿嘿,我都你們玩兒吶,不過,他確實是準備報考咱們考古專業(yè)的新學生。”
“準備報考的?”
老頭疑問。
“人家是來了解情況的的?你們誰介紹一下?”
“我來說,帶你來的叫鄒恒,他是高銘,我的名字叫李伯強,你想知道些什么?”
“考古專業(yè)畢業(yè)之后,可以鑒別各種各樣的古董嗎?”
林陽問出心里面的問題。
“哈哈哈,你這是準備要去榮寶齋嗎?”
李伯強緊接著又說話了。
“如果說,看一眼就可以鑒別出真?zhèn)危羌兇馐窍钩?,不過,俗話說: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在個人,要想成為專家,必須要下苦功才行!”
“老高是教古文字的,我和老鄒負責帶學生去田野考古實習,這一行非常辛苦,你要是想報考,必須要做好吃苦的思想準備?”
李伯強的話算是給林陽打預(yù)防針。
1977年的高考,京城大學的分數(shù)線是270分。
與后來的高考不一樣的是,在這一年的高考中,外語并不是一個必考的科目,只有選擇這個專業(yè)的人才需要加試。
上一次考試,林陽的分數(shù)是374分,當時,他不知道京城大學的分數(shù)線,因此,就報了一所師范大學。
提前參觀了自己想去的大學和專業(yè),一個星期之后,林陽走進了1977年的高考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