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準備搞報紙
始皇的眼光那自然是不用多說,他一眼就看出了白紙是個好東西。
白紙用來書寫,簡直是強過竹簡,絹帛百倍??!
但是,這個時候始皇又憂愁起來了。
始皇心想,既然這白紙這么好,那造價一定很貴吧。
“這般品相,肯定要比絹帛還要貴重?!笔蓟蕠@了口氣,在心中如此想道。
在始皇看來,如果這白紙的造價太高,普通百姓用不起的話,那他的重要性就要下降很多了。
如果白紙?zhí)F的話,那么普通百姓基本上是用不起的。
想到這里,始皇試探著問道:“吾兒,這白紙的造價幾何?”
造價如何?
這才是白紙能起到多大作用的關鍵,只要白紙越便宜,那它能夠起到的作用就越大。
扶蘇并沒有直接回答始皇的問題,而是賣了一個關子道:“父皇你猜一猜,這白紙的造價如何?”
始皇連白紙是用什么材料造的都不知道,自然也不清楚白紙的造價如何。
只是,單單從白紙的賣相上來看,始皇絕對這應該比絹帛貴重。
“此物,比絹帛貴幾成?”始皇楞了片刻,開口問道。
扶蘇笑了笑,然后搖了搖頭說道:“父皇,此物比絹帛便宜?!?p> 聽到這話,始皇感到心中萬分震驚,白紙居然比絹帛和便宜。
白紙不管是實用性,還是賣相都比絹帛好的多,但是,造價居然比絹帛還便宜。
“什么?”
“此物居然比絹帛還便宜?”始皇驚訝道。
扶蘇點了點頭,鄭重回答道:“此物不光是比絹帛便宜,而且是便宜數十倍,但論造價的話,比最差的麻布還要便宜十余倍?!?p> “比......”
“比最差的麻布還要便宜十余倍!”
“當真是這般低廉的造價,吾兒沒有騙朕?”始皇的聲音有些顫抖。
即便是始皇這種見慣了大場面的人,在聽到了白紙的造價如此低廉之后,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要知道,白紙這般造價的話,那可以說天下讀書人幾乎都買得起,用的起得
這樣的話,要不了多久,白紙就能夠完全取代竹簡和絹帛。
“父皇,孩兒怎么敢騙你!”
“你可是咱們大秦的皇帝,騙你那是欺君之罪。”說道這里,扶蘇生怕始皇不信,繼續(xù)解釋道:“這白紙實際上就是用竹子制造出來的,并沒有什么成本,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上了。”
“而且,除了這種用竹子生產的白紙之外,還有用樹皮,爛布,麻頭制造出來的黃紙?!?p> “黃紙和白紙比起來,略顯得有些暗黃,粗糙,不過,倒也不影響書寫?!?p> “這個黃紙的造價比起白紙,還能夠降低個好幾倍?!?p> 扶蘇不解釋還好,越解釋始皇越迷糊了。
竹子,樹皮!
竹子,樹皮怎么能夠變成白紙呢?
在始皇聽來,這件事就是仙法?。?p> 想到仙法之后,始皇就覺得好接受多了。
仙法!
沒錯,這一定又是那位仙人傳授自己孩兒的仙法。
“扶蘇,這可又是那位仙人傳授給你的法術?”始皇興奮的問道。
聽到始皇這話,扶蘇也是一臉的懵逼。
扶蘇:“?????”
仙法?
不過,扶蘇轉念一想,既然說是仙法更容易被接受,那就當這是仙法吧。
“不錯,正是仙人傳授了孩兒這造紙之術!”扶蘇一本正經的回答道。
“得此仙人相助,實乃大秦之幸也!”始皇忍不住感嘆道。
這個時候,始皇心里還有些羨慕扶蘇。
始皇心想,當年我若是能得仙人相助,統(tǒng)一天下何須這么多年??!
這個時候,始皇又想,看來我的選擇是對的,吾兒扶蘇一定能夠帶領大秦走的更遠。
華夏的神話傳說當中,在三皇五帝時期,都是有天上的神仙下凡來傳授皇帝本事的。
比如,廣成子便是黃帝軒轅的老師。
始皇自比三皇五帝,一生尋仙,但是,卻并未得神仙相授。
不過,在想到自己的兒子扶蘇得了神仙傳授之后,始皇心中也是無比的高興。
為人父者,就沒有一個不是望子成龍的,始皇也是如此。
扶蘇和始皇又聊了一會,之后,始皇有些困倦了,扶蘇便起身離開。
回去之后,扶蘇一個人來到書房當中,開始研究報社的事情。
蒙毅這第一批紙只是試紙,白紙可以留著給諸多大臣試用,從明日起,奏折便統(tǒng)一要用白紙書寫。
至于相對差一些的黃紙,扶蘇準備用來做報紙。
用報紙來掌控輿論,這可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古代信息傳播極其閉塞,基本上就是靠著口口相傳。
只要扶蘇創(chuàng)辦了報紙,那么就等于是開辟出了一條傳播消息的渠道。
到時候,扶蘇在報紙上寫什么東西,那么百姓們看到的就是什么東西。
比如,等到土豆普及之后,扶蘇就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土豆乃是神靈賜予自己的,自己分享給了天下百姓。
到那個時候,天下百姓還不是對扶蘇感恩戴德。
而且,自己還可以潛移默化的在報紙上塑造出李斯是一個權臣的形象,如此一來,百姓也會對李斯產生厭惡。
總而言之,有了報紙之后,扶蘇就可以通過報紙,來引導輿論。
然后通過輿論,來掌控天下百姓的思想。
現在紙張已經造出來了,活字印刷術也并不復雜,要不了幾天就可以找工匠做出來。
到時候,就可以先在咸陽城內試運營報社。
等到整個流程逐步的成熟之后,就可以將報社開遍整個大秦。
之所以選擇用黃紙來做報紙,而不用白紙,也是為了控制成本。
報社畢竟是需要盈利的,而且,面對的又是普通百姓。
所以,報紙的定價一定要盡可能的便宜。
用白紙會提高成本,而用黃紙則能夠將成本降到最低。
扶蘇要把報紙變成如同鹽一樣的生活必需品,要讓百姓看報如同吃飯一樣,所以,必須要讓報紙很便宜才行。
不過,想要將報紙普及,還有一個很大的制約。
那就是識字率。
大秦的識字率不高,大多數的百姓都是大字不認識一籮筐,顯然是看不懂報紙的。
不過,這也有解決的辦法。
比如,讓那些茶樓里說書的,開始改行念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