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讓誰送?(求追讀!)
出了后宅,王運一把攬住房玄齡,一起往前面走去。
“玄齡兄啊,這次我們是真的要發(fā)達了。”
房玄齡蠕動了一下嘴巴咽了口唾沫:
“將…將軍,是真的?”
“千真萬確,貨真價實的傳國玉璽!”
“將軍是怎么確定的?”
王運轉頭詫異的看著房玄齡:
“你…想知道?”
房玄齡心里好奇的像小貓一直在撓一樣,聽到王運的話剛要點頭,但瞬間反應過來后直接連連搖頭。
這等隱秘還是不要知道的太多為好。
“其實也不是什么秘密,估計很多人都知道的,方圓四寸、上紐五龍,正刻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李斯所書的篆字,這些你應當知道吧?”
房玄齡點點頭,然后好奇道:
“這些東西應該很多人都知道???”
王運點點頭微微一笑:
“正是如此,但你知道該如何辨別嗎?”
“呃,我應該知道嗎?”
“無事,別往外說就行,辨別傳國玉璽有三個方向,分別是文字,材料,還有最后的缺角。
文字,李斯那可是一代書法大家,歷朝歷代都會收集保存一些他的書法文籍,就是用來辨別傳國玉璽。
除了用來辨別,還有另一個目的,相信不用我多說吧?”
房玄齡默默的點點頭,這個自然不用多說,另一個目的自然是不讓其他人看到李斯的其他字,淡忘他的字,然后把這八個大字神話。
“但是只靠文字辨別不太穩(wěn)定,因為這八字相比于其他字,要更古樸大氣一些,也規(guī)矩威嚴一些,畢竟是刻字嘛。
而缺了一角的事,你應該也知道吧?”
房玄齡點頭:“據(jù)傳王莽篡位之時去向他的姑母王太后索要,但是王太后對他失望之極,大罵王莽,故而不給。
最后被逼無奈,將玉璽摔于地上,意圖摔碎,但卻只磕壞了玉璽的一角,后來王莽用金子鑲上了一角。”
“正是如此,那你知道磕壞的是哪個角嗎?”
房玄齡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
“屬下不知,屬下也不想知?!?p> 王運惡趣味自心底誕生,嘿嘿一笑說道:
“磕壞的是東北角,而從角判斷,不光要判斷方位,缺角之痕里也有那么點意思,只不過我不知道?!?p> 房玄齡松了一口氣,前面的聽聽沒什么,日后很多人都能看到真貨。
但這缺角之痕還是算了,他怕自己喝醉了忍不住賣弄,從而獲罪。
至于王運從哪知道的這些,他其實也不知道,但是他手里拿著真貨??!
“最后還有一個材料,這個就不說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和我知道的有些不同。
但無事,玉這東西是會跟著年代和人從而變化的,有前兩者,我只需要確定是古物就行?!?p> 至于材料的知識,他是聽他師父當故事說的,好久遠的知識了,而且他也不懂這方面的知識。
說完了這些,王運心中不由得感嘆,李淵和李世民是真的要好好的謝謝他了。
李世民歷史上繼位用的是兵變,弒兄囚父,本來得位就不正,再加上沒有傳國玉璽,只能刻一個傳國璽。
再加上那個說法,人越是失去什么,就越在乎什么,而李世民那么能忍,對豐功偉業(yè)極度癡迷,你能說沒這方面的原因?
所以因為傳國玉璽這事,他可沒少被人借著這個由頭當面噴他得位不正,他還只能受著。
幸好后面拿回來再加上直接滅了突厥,一舉揚眉吐氣了。
評判你是不是一個好皇帝,就算是到了現(xiàn)代這東西都是一個小標準,更不提現(xiàn)如今這個封建皇權時代了。
不過現(xiàn)在嘛,這東西的風波和李世民沒啥關系了,后面順利的繼承到手就成。
至于他當不成皇帝,在王運這兒沒有這個選項。
所以說,王運已經(jīng)能夠想象出李淵得到這個東西以后會有多高興了。
來到王運的房間,兩人緊閉門窗坐下,王運隨意扯過來一塊布把玉璽放在上面,然后對著房玄齡問出了一句讓他無語的話:
“玄齡兄,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
房玄齡是真的無語,我咋知道怎么辦,這事不應該是你來做主嗎?
所以他很果斷的搖了搖頭:“不知道。”
王運摸了摸嘴角,低頭看著玉璽,這玩意實在是太太太太太重要了,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咱們先確定一點,這東西的消息絕對不能傳出去,蕭皇后、楊政道、你我,再加一個蕭瑀?!?p> 房玄齡狠狠點頭,然后說道:
“今日進后宅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吩咐嚴加看管,正廳之時除了我們四人,絕對沒有其他人。”
“那接下來的問題,這東西留下來還是送出去,我的意見是留下來?!?p> “我的想法是盡快送出去?!?p> 王運抬抬手,示意房玄齡說你的理由。
“這…東西太重要了,若是遲遲不送到圣人手中,難?!?p> 王運點點頭,想了想說道:
“讓誰來送?”
房玄齡沒說話,他這會也有些疑神疑鬼了,王運麾下的人哪個不是其他地方投來的??!
本來王運的想法是留下來,大軍送的話不可能,小兵馬的話各地戰(zhàn)亂,出事的幾率雖然很低,但就怕這個萬一。
但是房玄齡這么一說,想想不送的話,李淵是個疑心病不小的人,他要是在其他人的攛掇下忍不住下令別管并州了,直接讓王運帶著蕭皇后和東西回去咋辦。
這種情況下你是回還是不回?
雖然這個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沒有。
就算李淵忍下了,其他人在耳邊念叨一下這個王行道怎么怎么樣,心里很容易留下裂痕。
就算現(xiàn)在不會出事,后面又想起來怎么辦?
至于瞞著李淵,仗打完了再回去,蕭瑀絕對不會同意的。
所以還是要送,但問題是讓誰來送。
手底下能送這東西的人還是不少的,但是為了萬無一失,這個人要有勇有謀,而且是一份大功勞,所以要便宜誰這是個問題。
“還是要送,先等蕭瑀過來吧,等他過來再說,這東西我先貼身帶著?!?p> 房玄齡自無不可,不管你誰送,都有我的一份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