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四合院:從鞋廠學徒工開始

第9章;3班5組組長李志堅,落后的制鞋技術

  曹小植所在的這個組,是紅心鞋廠第四車間的底部小車間的第三班第五組。

  組長叫李志堅,四十多歲,三級師傅水平,長得有些偏瘦,經常戴著一副近視眼鏡。

  曹小植向他走去的時候。

  他正將一只光面皮鞋,擺在辦公桌上面。(其實就是一張舊工具桌)

  弓著腰,看來看去。

  這位組長大人眉頭緊蹙。

  貌似這只皮鞋,出了什么質量方面的問題。

  這位李組長,人品雖然說不上有多好,但也說不上有多壞。

  對曹小植的態(tài)度也一樣,雖然說不上有多好,可也說不上有多壞。

  所以,曹小植對他的印象也是一樣,說不上有多好,但也說不上有多差。

  見李組長正忙。

  曹小植改變了想法。

  他不想在這個時候,去驚動李組長。

  不過,他現在也不想打道回府。

  要知道,曹小植特意跑到紅心鞋廠來,除了因為好奇心作祟之外。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想告訴李組長,自己的身體并無大礙,明天可以繼續(xù)來上班。

  ……

  李組長在忙乎手里的工作時。

  曹小植也沒閑等。

  他哼著小曲,東張西望。

  目測一下,這個底部小車間里,大約有四十多張工具桌。

  整個車間里面,一共有將近兩百號工人。

  在這二百多號工人當中,既有師傅,也有學徒。

  除此之外,還有品檢、雜工、包裝工等等其他崗位的工人。

  但不管是什么工人,身上都穿著統(tǒng)一的藍色廠服。

  都系著一根粗圍布。

  有資格坐在工作桌(工具桌)周圍干活的,都是師傅級別的技術工人。

  底部車間的師傅工基本上都是男性。

  不像面部的那些技術工人,基本上都是女性。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

  底部跟面部不同。

  底部有些技術,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搞定。

  比如像“拉鞋邦”,“拉沿條”,“拉子線”這些技術活,都需要花費不小的力氣。

  否則,就無法拉緊。

  因此,一般的女性,根本奈何不了。

  這樣一來,學底部技術的,自然都是男性了。

  而底部師傅,自然也是男性。

  當然,女性也有,但極少。

  這些師傅工,四個人圍成一桌。

  一邊做皮鞋,一邊有說有笑。

  這個年代的國企工人,是非常牛比的。

  就算是廠長,都沒權利直接炒他們的魷魚。

  因為,在這個年代,工人是國家的主人。

  廠里的boss們,對他們這些工人,既沒有人事權,也沒有財權。

  因此,無法起到絕對的約束作用。

  這樣一來,很多工人們,在工作的時候,比較懶散,積極性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像遲到或者早退這種現象,司空見慣。

  甚至,有的工人,十幾天都沒見個人影。

  作為一個從21世紀重生過來的重生者。

  曹小植發(fā)現,從現場來看,這個底部小車間,除了氣氛很懶散以及工作的積極性很低之外,他們的生產模式,也是非常落后的。

  不像曹小植重生前的那個年代,稍微具有一點規(guī)模的鞋廠,都是機器操作,流水線作業(yè)。

  哪怕規(guī)模很小的皮鞋作坊,也是分工協(xié)作式的生產模式。

  比如:拉鞋邦的專門拉鞋邦,貼底的專門貼底,打雜的專門打雜。

  這樣一來,既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大量節(jié)省人力成本,還可以杜絕大量的材料浪費。

  但這個紅心鞋廠完全不一樣。

  就比如,這個底部小車間,實行的是一條龍的工作模式。

  換種說法就是:他們并不是分工協(xié)作的模式。

  而是每一個師傅,從第一步開始(鞋楦上釘紙板),一直到最后完成(鞋底戳花)----只要是涉及到底部的程序,都是一個人搞定。

  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分工協(xié)作的效果,等于1+1大于2。

  而這種一個師傅做全套的效果,哪怕他們個個都是在百分之百發(fā)揮,最多也就是1+1等于2。

  何況,在這種管理模式之下。

  工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是如此懶散,積極性是如此之低。

  除了生產模式很落后之外,曹小植發(fā)現,他們的制鞋技術,也是非常落后的。

  這個年代,西方那些發(fā)達國家,在制作皮鞋的技術方面,早已普遍性的實行了冷壓技術。

 ?。ㄗⅲ豪鋲杭夹g是鞋底和鞋面用特殊的膠水進行粘合的粘合技術,在這個年代,被稱為冷壓技術。)

  可紅心鞋廠呢,居然還是使用“拉沿條”和“上子線”這種非常原始的技術。

  說真的。

  若不是曹小植在小時候,他爺爺曾經為當地的幾個大人物特意制作過類似的皮鞋的話。

  那么,作為一個從2022年重生過來的九零后,他壓根兒就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種原始的制作皮鞋技術。

 ?。破找幌轮菩矫娴闹R:用膠水進行粘合的話,只要將鞋面上跟鞋底粘合的部位進行打磨,再將打磨灰處理干凈。

  然后再用處理水,涂在鞋底里面,進行處理。

  等處理水干了之后,再在鞋面和鞋底粘合的部位上面刷膠水。

  鞋面和鞋底上面的膠水干了之后,再用高溫烘烤到合適的溫度,就可以進行粘合了。

  這樣一來,不但花費的時間很短。

  而且經過膠水粘合的鞋底和鞋面的交匯處,也不容易漏水。

  ----技術不達標的皮鞋排除在外。

  可像這種使用“拉沿條”和“拉子線”的制鞋方式呢。

  跟使用膠水粘合的制鞋方式完全就不一樣。

  這種制鞋方式,不但花費的時間特別長。

  而且需要花費的力氣,也大了n倍。

  并且,對技術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因為,在“拉沿條”的時候,不但要將沿條拉平,還要將沿條拉緊。

  否則,鞋子就很容易進水。

  這樣一來,壽命指數也會大大縮短。

  而且,在“拉沿條”的過程中,沿條鉆子要小心翼翼。

  一旦將沿條線拉斷或者是拉破的話,這個部位就會特別容易爛。

  這樣一來,也會大大影響這雙皮鞋的壽命。

  就好比決定一個人壽命的長短,并不是最好的那個器官,而是最差的那個器官。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由于曹小植在“上午表白賈靜失敗喝膠水自殺的事情”在整個車間里被炒得沸沸揚揚。

  因此,當曹小植一出現的時候。

  立刻就吸引了很多目光。

  “咦,這個傻子不是死了嗎?怎么又活過來了?”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居然敢喜歡人家賈靜,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尿性?!?p>  “是啊,人家賈靜,是咱們鞋廠公認的廠花,聽說,就連有些還沒有結婚的5級師傅,都想跟她搞對象,他一個小小的學徒工,居然也敢去跟人家表白,真是傻到家了?!?p>  車間里面議論紛紛。

  當然,除了這些嘲諷的和幸災樂禍的目光和聲音之外。

  也有一些同情的目光和聲音。

  不過,不管是什么聲音和什么目光。

  曹小植都不在乎。

  因為,他根本就不是原來的曹小植。

  而是一個從半個世紀后重生過來的皮鞋設計師。

  再者,以他的技術。

  別說是這個車間里面的這些一級師傅和二級師傅們。

  就連整個紅心鞋廠唯一達到了6級師傅標準的廠長周雁,在他面前,也自嘆不如~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