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陽城。
李衡與往常一般,早早便起身,開始處理來自全國各地的卷軸。
二度登基,親自主政,所要處理的事務,可是當年的百倍。
幸好現(xiàn)在任命了名相房玄齡,可為皇上分憂。
上任之后,房玄齡便有條有序地處置李衡頭疼的問題,那便是宮中人事任免。
李衡雖能看清任何人的真實內心,可畢竟身為皇帝,很難有更多的精力放在這方面上。
軍事上的奏報,已經堆積如山。
朝廷目前有半數(shù)職位空缺,為了防止有人。
魏忠賢一派的文官,大多別有用心,若不是魏忠賢替李衡控制著這群人,恐怕李衡真的難以掌控住這群舊權貴。
李衡求賢若渴,多次提出招募更多有才能的寒門子弟。
幸而剛任命的宰相房玄齡慧眼識人,廣羅賢才,數(shù)日之內,便派人前去大齊各地視察,又廣而告之,吸引天才文人英才,一同為朝廷效力。
半個月里,經過房玄齡親自考核,已有幾人被李衡親自任命官職,皆是朝廷要職。
大齊朝廷的第一場科舉,也即將在凌陽城中舉辦。
天下寒門子弟聽聞,紛紛挑燈夜讀,以求金榜題名,為朝廷所用。
此次科舉考試,為保證公平公正,不讓其余勢力摻一腳,李衡只能交由給最為信任的房玄齡,務必萬無一失。
內政上由房玄齡出謀劃策,而同樣重要的農業(yè)生產上,李衡也絲毫不會忽略。
大齊仍是以小農經濟為主體的封建王朝,農業(yè)生產之好壞,關乎到國家之貧富以及存亡。
經歷了多年的戰(zhàn)爭,許多地方的農業(yè)生產早已經陷入停滯,土地兼并耕地荒廢,農民沒有土地生產也就只能淪為流民,成為流寇土匪。
如今齊軍收復各州,各州府的門閥階層也在戰(zhàn)爭中幾乎被清洗干凈,朝廷下達給地方的政令,再也不會被地方官員所忽視。
經過勘察走訪,李衡所派的官員發(fā)現(xiàn),不僅是地方農業(yè)生產被荒廢了,就連向來富庶的關中,糧食產量也不如早些年,甚至出現(xiàn)了許多荒涼的村落,看不見壯丁身影。
這也不奇怪,當初陸晟為了滿足自己野心,瘋狂折騰關中百姓,強征壯丁,以至于勞動力銳減,想要恢復過來,恐怕要經歷一代人。
有道是關中富,天下足。
這廣袤的關中平原,其可利用的耕地,足以養(yǎng)活天下百姓。
天下立國之初,確實有此盛世。
但是自太祖皇帝駕崩后,大齊十九州便戰(zhàn)爭不斷,關中也接連受到影響,加上各種天災人禍,關中所產糧食,朝廷賦稅家中,能落在百姓手中的,所剩無幾。
面對此種情況,李衡早已經派人前去夏州,將仍在處理夏州農務的賈思勰召了回京。
夏州距離凌陽路途遙遠,如此來回,也要二十天有余。
在處理農務上,賈思勰的才能遠超其他人,就從他在夏州的政績來看,整個夏州的可耕種土地,已經翻了兩倍。分到百姓手中的土地,更是比以前多出數(shù)倍。
有了當初李衡的財政支持,賈思勰還在夏州率人修建了多處水利設施,如此成功案例,或許可用在大齊任意州府。
目前全國各地,已經開始準備春耕,不知來年收成如何,只希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至少如今戰(zhàn)事暫歇,曾經因戰(zhàn)爭逃出關中的百姓,紛紛從關北遷回關內。
李衡重新入主凌陽的第二天,便下詔令減輕天下百姓賦稅,廢除燕國所定下的徭役。
當初從關中或關北逃向北方的流民,數(shù)量龐大,聚集在夏州以及代州一帶。
夏州雖經過開墾,但其土地承受能力,終歸是不足以滿意如此之多的人口。
皇上詔令一頒布,傳至北方后,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們,紛紛返回關中。
經過一個月政令的實行,關中人口已經開始慢慢恢復,趨于平穩(wěn)后,房玄齡便命人清查各地戶籍,除了方便管理之外,還能增加朝廷賦稅。
一減一增后,朝廷所能夠收取的稅銀,仔細估算,甚至可能比燕國的苛捐雜稅還要高。
所謂一減,便是減輕百姓負擔;所謂一增,便是增加戶籍以及生產力。
齊國的政令改革,也被文人稱之為“定武新政”。
天底下的土地資源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夠破除壟斷,將能耕種的土地分給沒有耕地的農民,那生產力將會是無限的。
曾經享盡奢華的門閥貴族階層,隨著“定武新政”的到來,他們的好日子也即將到頭。
至少曾經禍害百姓的蟲豸,已經被官府逐一清算。
這蟲豸不禁在城外,就連皇宮內,仍有舊勢力的殘余。
自從陸晟登基后,揮霍無度,掏空國庫。
陸晟所命人修筑的新皇宮,仍有幾處宮殿沒有完工。
在收復凌陽后,李衡便叫停了宮殿的修繕,減輕百姓的徭役。
奇觀誤國,何況宮殿即便如何金碧輝煌,也不能幫助皇帝一統(tǒng)天下。
這些陸晟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筑的宮殿,并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白白浪費了大量資源。
李衡接過手后,將這些宮殿簡單改造成寢室,分配給京城禁軍。
這些日子,李衡一直住在舊宮之中。
先前他住過一段時間的萬壽宮,只覺得那里冷氣森森,根本不適宜住人。
經歷過大風大浪后,李衡的物質需求已經極其之低。
身為真正的皇帝,他從不尋歡作樂。
當初還是傀儡皇帝時,他便是整日消沉,為的只是讓陸晟放下警惕。連續(xù)數(shù)日的放縱生活,也讓李衡身心交瘁,自此之后,對于酒肉歌舞,再也提不起任何興趣。
反倒是帶兵打仗,平定天下的偉業(yè),更能激發(fā)他的興趣。
什么后宮佳麗,李衡統(tǒng)統(tǒng)沒有。
誰給李衡引見美人,便會被李衡定義為非忠良之臣,必有異心。
包括當年跟隨李衡一同從夏州打到凌陽的舊臣,其中有一部分人,自從進入凌陽,升官加爵后,其本心也開始慢慢改變。
當年一同為天下黎民百姓而戰(zhàn)的將士,卻有人開始以權謀私,暗地里陽奉陰違。
不少這樣的話,傳到了李衡耳中。
一個絕對公平的世界是很難建立的,但身為大齊皇帝的李衡,只希望能利用自己的身份,給天下百姓一個公正。
僅此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