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入關
此時的呂布,已經(jīng)開始整頓鐵馬關防衛(wèi),一天之前,命令駐守在西延城的親信部隊返回鐵馬關。接下來的數(shù)日里,將十分重要。
陸晟在離開鐵馬關前,特意留下一條命令,讓呂布固守鐵馬關,不許再出城迎敵,保留兵力,同時詢問曾尚下落,命呂布三日之內回信到凌陽。
回不回信,對于呂布而言,已經(jīng)并不重要。
陸晟雖然明面上是呂布義父,雙方信任仍在,只是呂布對陸晟的所謂忠誠度,已經(jīng)幾乎為零,僅剩的那幾點,或許就是當初陸晟對他的賞識。
可呂布是何許人也……
既然是李衡親自召喚的角色人物,那就自然要在生命結束前,完全忠誠于李衡。
經(jīng)過多日密信交流,呂布對李衡的忠誠度,已經(jīng)來到了八十之多。
昨夜,又一封李衡密信傳到呂布手中,示意實行最后的計劃。
目前鐵馬關總兵力將近五萬人,早在兩天前,陸晟便命人率領援軍,前往鐵馬關駐守。
這支軍隊完全忠誠于陸晟,不受呂布指揮,倘若讓他們進入鐵馬關,計劃恐怕有便。
援軍行軍速度不快,仍要兩日才能抵達鐵馬關。
除了增兵鐵馬關,陸晟選擇撤回位于青州的燕軍,收攏防線,試圖穩(wěn)住關中這個基本盤。
負責防衛(wèi)江北的莫道寬部,也奉命撤回關中,堅守在關南六鎮(zhèn),阻擋吳越二王的軍隊。
只要占據(jù)關中,憑借關中的人力物力,仍然可以阻擋四周的敵人。
至少陸晟還是這么認為的。
在經(jīng)歷金石城慘敗后,陸晟更加不敢冒險。
各處的戰(zhàn)事不利,燕軍兵力早已傷亡過半,急需要補充兵源。
即便關中富庶,也遭不住陸晟如此糟蹋。
除了大興土木,強征百姓勞役,為了補充兵力,燕軍放寬了入伍要求,先前軍隊征收十六歲以上的男丁,現(xiàn)在燕軍將最低要求將至十四歲,許多還是少年的關中百姓,被強制拉入軍隊中,不懂軍事作戰(zhàn),面對強大的齊軍,也只有死路一條。
關中百姓無不畏之,不少人攜帶家中老少,躲入深山,以求安穩(wěn)。
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這天底下的所有百姓,都渴望一個明君來解救天下蒼山。
經(jīng)歷了一場生死逃亡后,回到凌陽的陸晟,生性更為暴戾,數(shù)日之內,以各類罪名關押處斬各文武官員。
凌陽前些日子還處于皇帝大壽的“歡喜”中,這一段時間,氣氛又變得緊張起來。
“冀州上報,有數(shù)支農(nóng)民軍進犯,請求朝廷支援?!?p> 這些日子,胡勒為陸晟處理了不少內務。
“支援?”陸晟眉頭緊皺,頗為不悅,“朕不用他們馳援關中,現(xiàn)在倒是向朕伸手,讓他們自生自滅罷了?!?p> 冀州之地,已經(jīng)遠離關中,早已經(jīng)不是陸晟所能夠控制的勢力。
讓冀州自生自滅,倘若被農(nóng)民軍占領,也可以給李衡的后方造成威脅。
“青州方面,城池已經(jīng)被敵軍攻占不少,是否派兵奪回?”胡勒問道。
“無妨,守住南北二路,才是當務之急。”
“北邊將士兵馬疲憊,應繼續(xù)派遣兵馬增援,以防敵軍趁機突破。”胡勒進言道。
“任憑李衡小兒有多大本事,朕就不信他能夠攻破鐵馬關……”
陸晟自信滿滿,認為鐵馬關之堅固,并非齊軍所能及。
可他似乎忘記了,早在大半年之前,晉王的叛軍,就已經(jīng)攻入鐵馬關,將關中地區(qū)洗劫一番。
那時候的陸晟,還是當朝丞相,而呂布正是那時候一鳴驚人,成為陸晟義子……
陸晟“日理萬機”,這些回憶對于他而言,似乎早已年代久遠。
鐵馬關確實堅固,幾十年間,阻擋了數(shù)次西楚軍以及叛軍的攻勢,但無論城墻多高,守衛(wèi)關口的,始終是人。
此刻鐵馬關五萬士兵中,呂布親信部隊將近兩萬,兩萬原屬鐵馬關守軍,一萬乃是朝廷前些日子增援的新軍,多為強征入伍的新兵,紀律性與戰(zhàn)力方面,絲毫不能與齊軍相提并論。
望向城外,齊軍主力,又一次出現(xiàn)在遠山下,慢慢下鐵馬關靠近。
守城士兵心中慌張,連忙告知將領,軍中將領又告知呂布。
呂布卻道:“各將士稍安勿躁,聽隨本將軍命令,待齊軍攻城時,不要擅自行動,可保全諸位性命?!?p> 齊軍攻城還能保全諸位性命?
還有這般好事?
守軍將士個個都疑惑不已,莫非呂布將軍終于要親自下場與齊軍廝殺?
猜測之余,燕軍士兵們已經(jīng)身處防守崗位。
“所有人,沒本將軍的口令,不得擅自攻擊?!眳尾荚俅畏愿赖?,命令傳遍整個鐵馬關。
許多士兵都記得,上一次齊軍進攻鐵馬關,就是呂布將軍帶領他們擊退敵軍,所以這一次,他們對呂布頗為敬佩與信任。
等到凌陽禁軍前來接管鐵馬關,關內防御,將不由呂布一人全權負責。
這是最后的機會。
齊軍緩緩靠近鐵馬關,距離鐵馬關不過一里,漸漸地,來到了城樓之下。
齊軍領頭的將領,是關羽,其身上非同凡人的氣質,很快鎮(zhèn)住了城樓上的燕軍士兵。
所有燕軍士兵都清楚,這絕對是一場血戰(zhàn)。
敵軍已經(jīng)來到鐵馬關腳下了,為何還不進攻?
關內所有將士都表示疑惑,轉頭看去,發(fā)現(xiàn)軍隊正在調動起來,往城門而去。
出城迎戰(zhàn)?
駐守在城墻的大多是新兵,完全不懂戰(zhàn)事,個個不知所措,只等著將領的命令。
等了一陣,卻聽到其將領說道:“先放下弓箭?!?p> 眾士兵遲疑片刻,而后一個個放下早已上箭的長弓。
“莫非要何談?”眾人內心疑惑。
可是,接下來所發(fā)生的的事,出乎了大部分人的意料。
有士兵打開了城門,但卻沒有騎兵出城應戰(zhàn)。
“全部放下兵器,向大齊軍隊投降?!?p> 城樓上,有不少是呂布的親信部隊,第一時間便放下武器,其余搖擺不定的士兵,左顧右盼,看到旁邊的人都投降了,自己也不打算拼命。
命令一下達,鐵馬關五萬士兵,有四萬多士兵愿意歸降,剩下朝廷派來的四千將士不愿投降,與呂布軍發(fā)生沖突,一番短暫的混戰(zhàn),一千四百余人被殺,八百人被捆綁,剩下的人,無奈之下只能投降。
“若有不從者,便是叛軍,皆斬!”
呂布高聲喝令道。
“恭迎大齊圣軍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