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上霄正御金火成
半月后
蘇玉恒正在自家洞府內,把靈田放出以其內好似無有盡頭一般的精純精氣,靜心修持。
自他突破玄光境界后,日日夜夜不斷以氣海內的精元蘊養(yǎng)玄種,如今他所發(fā)玄光,已是能透頂而出七尺高。
若是尋常玄光一重的修道人,早已是可以以此突破玄光二重了,可他卻能夠感覺到這并非是自身玄光所能達到的上限,其仍是有著提升的空余。
他暗自推測過,這應當是他成就玄種時的根基無比上乘,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方才有此情形出現(xiàn)。
見此,他也有意如此,將根基打磨厚實幾分,日后所能抵達的終點也能更為遙遠。
正在這時,他卻是忽然感應到島外有人拜訪,心下推測可能是托陳宣換取神通法術一事有了結果,當即便收了功行,起身開了石門,往外間走去。
出了洞府,只見天中正站著一位頭戴金冠的年輕道人,正是陳宣。
蘇玉恒當即起了玄光,飛身至其人面前,拱手一禮后,開口笑道:“原來是陳師兄親身拜訪,今日定要讓師弟好生招待師兄一番。”
陳宣面上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此次我被族中派下重事處理,卻是只能辜負師弟一番好心了。”
說罷,便從袖口中拿出一枚玉符來,接著緩聲道:“前番師弟拜托我之事已是有了結果,此是我從族中一位元嬰三重的叔伯手中換來的神通法術,師弟不妨一觀。”
聞言,蘇玉恒不禁面露喜色,從其人手中借過那枚玉符來,道:“此番倒是有勞師兄了?!?p> 隨后起得一縷神意來,渡入那玉符內觀去。
片刻后,蘇玉恒吃驚帶著驚喜道:“居然是此等法門?”
那玉符中所記錄的乃是一門名為“上霄正御雷法”的法術,皆由百余枚蝕文篆寫。
此法需要以金火二氣來修持,一經(jīng)使出,聲勢威能極大,習練至大成后,劈山毀石更是不在話下,乃是由那位元嬰三重境的真人親自以紫霄神雷推演出來的。
其原本乃是一門唯有化丹修士方能修持的神通,但在那位元嬰真人出手推演修改后,雖然威能大減,十不存三,可卻能讓玄光境界的修士也能修持。
陳宣微微頷首一笑,道:“為兄還有族中要事需要處理,既然師弟甚為滿意此法,我也就放心了?!?p> 言畢,便合手一禮,打算拜別離去。
蘇玉恒見此,不覺微微一怔,也是行了個拜別之禮,送其人離去。
轉身起了遁光回了洞府后,他盤膝坐于軟榻之上,將玉符置于懷前,收攝心神,仔細參悟起此法來。
此法雖需以金火二氣修持,可他玄光之中日星二變,卻是正好滿足這一點。
如此約莫月余后,蘇玉恒緩緩吐出一口清氣,睜開雙目,眸中閃過一絲絲細碎電芒。
他已是將玉符內的這篇上霄正御雷法給參悟通透,修至小成境界。
起身出了洞府,駕起遁光飛至云海之上,神意一動,只聞浩瀚云海中響起一聲開天大響來,從四面八方傳來,滾滾蕩蕩,無處不在。
接著大片玄光從他頭頂升起,化做無數(shù)驚雷掣電,如龍蛇奔走,激繞而下,轟轟發(fā)發(fā),將四周云海打成一片片散亂水汽,往下方龍淵大澤滴落而下。
蘇玉恒望著眼前雷法威勢,不覺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后一揮袖,便將此法收了起來,沒了方才那等轟鳴雷響,彌漫萬數(shù)里的云海瞬間陡然一清。
此法不愧是從紫霄神雷推演而來,一經(jīng)展開,便能攜鋪天蓋地之威勢卷來,在此等聲勢之下,便是任你再如何挪轉躲避,也是難以逃脫,只能設法正面抵御。
可此法威能便是山石也能輕易劈開,又豈是那般容易抵擋的?
只是他的功行畢竟只是玄光一重,以此等雷法對敵,卻是經(jīng)不起久戰(zhàn),若是遇上那等難纏的敵手,貿(mào)然將此法祭出,恐怕其人只消拖延片刻,自己便會竭力。
唯有凝練出金丹,成就化丹境界,屆時一身玄光精氣盡數(shù)轉化為丹中精煞,法力數(shù)倍于眼下,方能經(jīng)得起久戰(zhàn)。
如今雷法已成,已是可以外出尋藥,為日后化丹鋪路,他當即轉身遁回洞府中,先是將靈田收于心界中,隨后又將洞府收拾一二,這才出了洞府,將石門封閉,接著便徑直往龍淵大澤之外,溟滄山門遁去。
兄長蘇玉清那里他于事前便已是有過交代,眼下其人也定是在處理族內事物,倒是沒必要再去叨擾一番。
在天宇間飛遁約莫兩個多時辰后,蘇玉恒站于云海之上,舉目望去,天際盡頭,入目所見盡是莽莽山巒,蒼翠欲滴,雄渾壯美,顯然已是出了溟滄派。
他略微打量一番后,便收回了目光,往東海所在遁去。
封陽蘇氏族中曾出過一位化丹修士,其人雖然并未外出尋藥,而是于門內化丹,可其人在化丹之后成丹品相卻并不如何,事后對于此事更是耿耿于懷。
其人便有意搜尋化丹所需諸藥的詳細信息,將其記錄在一枚玉簡中,傳于后輩,日后晚輩中若是有人意欲外出尋藥,便可以此玉簡內所記錄的信息來尋覓。
這玉簡蘇玉恒自然是早已觀摩過數(shù)遍的。
在化丹九藥中,除卻上三藥無法尋覓到,唯有修士在凝練金丹時方會出現(xiàn)外,外三藥,內三藥這六藥中,唯有一味名為“甲子四侯水”的內藥最為難尋。
此水六十年一出,唯有一個時辰之內所滴落下來的寥寥數(shù)十滴,才是四候水中上品中的上品。
一但過了時辰,所滴落下來的四侯水質地便大為不如。
在玉簡中曾記錄,此水唯有在九洲四海等沿海地界方才能尋覓到,其中便標注了不少能尋覓到此水的位置,以及滴落時間。
蘇玉恒看完后,發(fā)覺在距離溟滄派最近的東海附近,便正好有著一處位置,會在半載后滴落四侯水,若是錯過了此水,那便唯有遠去西海,重新等上六載方能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