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霖聞言點了點頭道:“我是沒什么問題,反正在哪干活都是干活,而且我也有打算去地下走一圈的,就是挑選人員這個事情,我以前的那些下屬我肯定是要挑走的,就是不知道北聯(lián)里面有沒有擅長這一類事情的人員?!?p> “這個你放心,我會讓楊繆和你對接的,他是我們的工業(yè)部長,現在北聯(lián)的研究站也是他在管理,到時候就由你來接任這個研究站好了,我會給你安個科研部長的位子上去的?!?p> 故夏很隨意的說道,反正楊繆現在忙的要死,很早就和自己說過,希望有個人可以幫他分掉一些事情。
現在有了林霖,把科研方面交給他管理,自然也沒有什么問題。
順帶著,故夏還打算把林霖在系統(tǒng)中也安到槽位里去,多少能吃些加成,就是有些可惜,故夏的政治點已經在寧穆身上用掉了,目前還缺幾十點才能把林霖給安上去。
囊中羞澀的日子不好過啊……
……
送走了林霖,故夏就叫來了起源,之前他說在地下設施里發(fā)現了一些好東西,之前不是說話的場合就沒有告訴自己,現在戰(zhàn)斗結束了,自己也終于是能知道一下起源他到底發(fā)現了什么了。
根據起源的匯報,他們在地下設施的一個倉庫里,發(fā)現了十門星際聯(lián)邦時期的大炮,而且不是一般的火藥推進的火炮,而是以電磁為動力的電磁炮。
知道這個消息以后,故夏直接就驚了,要知道自己一直使用的那把步槍就是應用了一些電磁步槍的技術的產物,而那款電磁步槍貌似是因為造價過于高昂所以就沒有大量生產了。
那這個電磁炮又是什么個產物?
據起源所說,電磁步槍因為電磁設備的小型化導致造價極高,但電磁炮則不同,它們較大的體型,并不需要太過小型化的電磁設備,并且電力儲存設備的制造和安裝也更為便捷。
因此在星際聯(lián)邦時期,它們就已經被列裝到常規(guī)部隊里去了。
相比普通的火炮,電磁炮因為不再需要發(fā)射藥的緣故,因此彈頭可以制作的更加龐大,射程也可以通過調節(jié)電磁供能來改變。
并且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功能就是,這些電磁炮的炮管并非是常規(guī)的全包裹式的圓炮管,而是那種由多根導軌組成的軌道。
這樣一來每一門電磁炮都可以通過調節(jié)內置的導軌縮放器,來實現不同口徑彈藥的發(fā)射。
也就是說,它們上一秒可能還是門88炮,但下一秒就變成了152毫米榴彈炮。
可以說是非常的強大。
總之故夏是聽的非常入迷,已經想直接去地下瞻仰一下這些電磁炮了。
與它們一比,在這個藍河都市繳獲的各類十幾門火炮貌似直接就暗淡無光了。
真是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
唯一有些讓故夏感到遺憾的就是,這些電磁炮配屬的彈藥各種口徑加起來,也只有兩千多發(fā)了。
而且還是以100毫米以下的為主,100毫米以上的只有五百發(fā)的樣子。
看來以后還得嘗試著自己手搓炮彈了,不過藍河這邊就有制造普通炮彈的技術,想來改進一下,應該可以做到制造電磁炮彈吧。
同時,故夏也想好了以后這些電磁炮和那些常規(guī)火炮的不同用處。
基于電磁炮那稀少的數量和暫時的不可復制性,還有泛用性,故夏打算將它們裝備給常備軍,這樣可以加強常備軍的火力,同時精銳的士兵也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出電磁炮的戰(zhàn)斗力。
而且現在拿下了藍河都市,載具問題也就解決了,想來電磁炮也不會太難運輸吧。
至于常規(guī)的火炮,故夏則打算裝備給預備部隊,因為預備部隊隨時都有可能擴編,因此火炮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也得加緊制造,就算不用,也要儲存在那里。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那些電磁炮該怎么拿出來……
通過以前進出的那個小梯子肯定是沒辦法的,要用地下設施的電梯也感覺不是很靠譜,但也沒別的辦法了。
反正以后要深入探查地下設施里的情況,所以故夏打算趁此機會直接把地下設施里的供電系統(tǒng)維修一下,至少讓它們別再關鍵時刻熄火就好。
至于維修的人,這個就更好解決了。
要知道起源他們可都是曾經在地下設施里工作了好久的工程機器人,這點小事完全難不住他們。
打定了主意以后,故夏就讓起源自己去準備了。
故夏自己則繼續(xù)安排著接下去的工作。
……
與上次北聯(lián)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不同,這次對于藍河都市人口的統(tǒng)計并沒有花費太長的時間,畢竟他們現在都是勞役之身,要算算人數,基本上不用花多少時間。
就是更具體的數據,需要后續(xù)的調查了。
藍河都市此次調查的結果,去除掉肯定要被槍斃的一些高層人員以后,將會加入北聯(lián)的有3178人,比整個北聯(lián)的人口都多了。
如果再算上北聯(lián)原有的人口,基本上可以沖擊六千大關了。
這次的收獲還是非常大的,因此為了保衛(wèi)勝利果實,也是為了下一步計劃更好的實行,故夏打算開始新一輪的征兵計劃。
如果直接按照人口來算的話,故夏完全可以直接把所有部隊擴成原來的兩倍,但是真實情況并不是這么簡單的。
單純的擴軍反而會導致戰(zhàn)斗力的下降。
而且還可能會拖垮北聯(lián)的經濟。
就現在擁有的軍隊來說,守護自身安全基本上是足夠了,但是對外擴展無力,因為現在又多了個藍河都市需要守護,因此兵力有些捉襟見肘。
但是盲目擴張也不是好事,故夏現在頭疼的就是自己應該主要加大常備軍的數量,以增加精銳的實力,還是應該偏向于增加預備部隊的數量,保證總體兵力的充足。
這是個讓人很頭疼的問題,因為擴軍并不僅僅是人數上的事情,裝備數量,訓練程度也是需要考慮的一部分。
當然,這種頭疼的時刻,故夏知道系統(tǒng)他肯定不會放著自己不管,總是會給自己些小小的建議的,像是在他想到該如何擴軍時,就突然出現的那兩個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