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達摩相逢
陳慶之遁進嵩山山林,漫無目標向里逃串。爾朱榮的大軍沒一會兒就出現(xiàn)在河邊,他們看到河邊上被洪水掃到岸邊的軍旗、兵器以及四分五裂的木筏,就基本上知道白袍軍遭遇山洪爆發(fā)。
爾朱榮即刻下令,一部分就在原地,一部分軍隊渡過河,兩邊同時沿著河岸往下游展開搜索,看沒有沒陳慶之及所屬將領(lǐng)的尸體。
經(jīng)過近一天的浸泡,被山洪淹死的白袍軍將士們及戰(zhàn)馬的尸體,也陸陸續(xù)續(xù)在下游浮起來。
經(jīng)過數(shù)天的打撈,也找到附近村民的幫助,爾朱榮大軍把大河撈了一個遍。望著數(shù)千白袍軍將士的尸體,長相已經(jīng)無法分辨誰是誰了,唯獨從衣著上判斷,幾位主將都在,而陳慶之不在里面。
爾朱榮把白袍軍將士們的尸體安葬后,心中認定陳慶之沒有死,就發(fā)布通緝令,大軍繼續(xù)搜索,每一座村莊、山林都不放過。
陳慶之在山林晃蕩數(shù)日,一直無法穿越山林,卻在心灰意冷間來到了一座寺廟。
陳慶之又累又餓的走到寺廟門口石階上,“少林寺”燙金大字映入眼簾,這時的少林寺才剛建不久。
原來,三十四年前,也就是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為了安頓從天竺過來傳法的高僧跋陀,建了這座寺廟。
之后,還有數(shù)位天竺高僧過來在此弘法,一位叫勒拿摩提,另一位叫菩提流支,而此時在寺中傳授小乘佛法的正是達摩。
達摩在來到北魏之前,先到的是南梁,梁武帝也是禮佛之人,對達摩也是高規(guī)格接待,梁朝一眾官員對達摩也是彼此熟悉,陳慶之跟達摩也是相識之人。
陳慶之一身狼狽的進到少林寺,幾乎是半跪半爬了。很快就有僧人把他扶起,在僧人的通報給主持后,再帶陳慶之洗漱一番,并吃飽喝足。
陳慶之來到禪房,一會兒,達摩主持身著大紅袈裟,在眾僧的擁簇下,法相十足的進來。達摩一見面,竟是南朝舊友,卻是落泊于此,心中也很快明白一二,微笑間,不斷的點頭示意,并讓眾僧退下。
陳慶之也不再藏著掖著,把梁武帝派他過來的經(jīng)歷原原本本的講給達摩聽。
聽完陳慶之的講敘,達摩也感覺到陳慶之在這邊造成的影響太大,無論如何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即使在寺中,恐怕也會過來搜索,必須盡快應(yīng)對。
于是,笑著問陳慶之:“阿彌陀佛!施主與佛有緣啊!”
“何為佛?何為緣?”
“眾生皆為佛!你我舊識,此地相逢,即為緣!”
“大師不遠萬里,前來弘法,你我相識,不可謂有緣!但平日未曾禮佛,是否不敬?”
“佛法無邊,普渡眾生!敬與不敬,在自己心中,與佛何干?”
“求佛問道,心誠則靈,與佛不敬,恐負所求!”
“七情六欲,佛早已放下,心中已無干擾,引導(dǎo)眾生一心向善,施主大可放心?!?p> “且聞,佛在西方,是否太遠?”
“佛在西方,也在眼前!只需覺悟,眾生皆可成佛,施主亦可成佛!”
“如何覺悟?”
達摩聞此言,雙手合十,又是微笑點點頭“明心見性,見自己!即見如來!即成佛!阿彌陀佛!”
陳慶之也雙手合十,朝達摩躬身施禮后,起身道:“請大師指點!”
達摩看著陳慶之,再度對他微笑點頭:“心中有佛,爾即為佛!今日借施主三千煩惱絲一用,可否?”
陳慶之明白達摩的意思,是要幫助逃脫官兵的追捕,自然不會拒絕,回道:“但憑大師作主。”
達摩得到確定回復(fù)后,點了點頭,說道:“施主稍坐片刻,貧僧去去就來?!彪S即起身出門而去。
不一會兒,在一群僧人的忙碌下,陳慶之的頭發(fā)被剃光,并換上了和大家的一樣灰色僧衣僧袍。此刻的陳慶之,已沒有了往日的主帥威嚴,取之而來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玉面僧人了。
果不其然,在陳慶之的衣服和頭發(fā)被寺中僧人刻意燒掉不久,一大隊官兵來到少林寺,拿著陳慶之的畫像,大肆對比搜索。
陳慶之看到畫像中原先的自己,恍如隔世,畫像中,他烏黑頭發(fā),帶著金冠,英姿颯爽;而此時的他,光頭光腦,樸實無華。他的心中不斷響起自己和達摩的對話。
少林寺在當時屬于皇家寺院,每代主持都是天竺來的高僧,官兵也不敢太放肆,一番搜索無果后,只得悻悻離去。
陳慶之雖然歸心似箭,但也不得不避避風(fēng)頭,就在寺中呆了下來。每日,他與眾僧一樣,晨起早課,再聽達摩主持講經(jīng)普法,之后,砍柴挑水。
每日的晨課聽經(jīng),讓陳慶之的心,日趨平靜,幾乎是到達波瀾不驚的境地。
一個月后,陳慶之向達摩請辭。見到達摩,陳慶之首先行跪拜之禮,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心。達摩受禮后,就起身把他扶起來。
“施主,此行路途遙遠,還望小心!”
“大師,佛與我同行,何懼之有?”
“哦!佛在哪?”
“佛在西方,佛在眼前,佛也在我心中,佛無處不在!”
“施主本是善心,今日與佛同行,此乃天意!去吧!”
陳慶之再次跪拜行禮,之后,起身離去。達摩已經(jīng)進入打坐冥想狀態(tài),置之不理。
陳慶之走出寺廟山門,走出嵩山,一手托缽,一手握著念珠,逢人單掌佛禮,低頭阿彌陀佛,一路往南而去。
正所謂:大難不死有厚福,佛法無邊逢達摩,避禍修煉少林寺,心靜如水已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