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趙家兒子趙大柱回來了。原來杜氏上次去縣城就為了說他和張清的事。趙大柱回來,拿著幾方糖,一塊臘肉來拜訪李父一家。
他之前見過張清幾次,都沒怎么交談,趙大柱本來對張清沒有這番心思,聽母親添油加醋的夸張清命好,有福相,他也就在意起來?,F(xiàn)在看到張清,覺得除了不愛說話外,人長得也好看,比他在城里見到的一些小姐還好看,他挺喜歡的。
拜訪結束了,張清除了介紹時問候了幾句都沒再說話,她是肯定不會同意,現(xiàn)在就看李父張母的態(tài)度,她現(xiàn)在也沒了主意,不知道如果他們同意了她該怎么辦。
事后,張母對張清說:“那天趙家大嫂提起了這事,我說全看你自己的意愿,她就把趙大柱叫回來了,這事忘了跟你說,別介意哈,但是我保證這事我們絕不插手。”
“母親,看你說的什么話,本來兒女終身之事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我認為我還太小了,過幾年再說這事兒吧。至于趙大哥呢,他是個老實人,不過,我沒那個心思,也不能耽誤了人家,明天您去幫我跟他們說說吧,可以嗎?”張清本該自己去的,奈何自己嘴笨,還不會對付老實人,說輕了不聽,說重了得罪人,不好辦的事都不想辦。
第二天,張母帶著更多的東西上趙家去了,不知張母怎么說的,反正之后就沒討論這事兒了。整件事情李武一點都不知道,每次他都在念書。
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家里的家具斷斷續(xù)續(xù)的也逐漸添置著,大件基本差不多了,今年終于有蜂蜜吃了,又香又甜,一家分一些也不多,后又做了幾個蜂箱,相信明年就能完全實現(xiàn)蜂蜜自由了。生活條件好了,大家臉色都更紅潤了,張清也覺得自己這年長高了不少。
又是一年臘月,李武也放假了,天天都和張清混在一起,挨欺負,樂此不疲。
讀過幾天書,說話做事確實有很多改變,他也聽說了趙大柱和張清的事情,有些不悅,就和張清說:“你以后的丈夫得我?guī)湍阏普蒲?,你得找一個高大威猛又疼人的,還得聽你話的,對你好的,最好是城里的,以后就不用做農活了?!?p> “你說這樣的人難尋吶!”
“我就會對你好,不讓你吃苦?!闭f著居然還有些羞澀。
張清聽了“撲哧”一笑:“你?我是你姐姐,你不對我好對誰好,不過,成親之后就另當別論了。哦!對了,你似乎有好久好久沒叫我姐姐了?!毕肓讼肟隙ǖ攸c點頭“確實是好久了,都記不起你是怎么叫的了,叫一聲姐姐來聽聽?!?p> 李武轉過頭嘀咕了一聲:“你又不是我親姐,我不叫?!?p> “嘿,你個小屁孩兒。”說著就要去揪李武耳朵,李武也不躲,任她伸手過來。張清一直都自持為大人,不曾想現(xiàn)在的自己也是孩子,伸過去的手停在半空,才發(fā)現(xiàn)李武幾乎和她一樣高了。
一天飯后,李武發(fā)起了一個家庭會議:“我不想讀書了,我想學醫(yī)術,我想治病救人?!?p> 張母聽到后就是一道晴天霹靂,還沒等下文,火氣一下就上來了。一拍桌子:“你想做什么?學醫(yī)?你不好好念書,考個功名,去朝廷做事,光宗耀祖,學什么醫(yī),世上不缺你一個大夫?!边@一下把張清都嚇了一激靈。這是張母第二次發(fā)火,第一次還是幾年前,兩人沒打招呼進山。
“世上也不缺我一個念書的,我看了,很多人窮其一生都在念書考試,掙功名,可是真正進入朝堂的又有幾個,而且我對做文章不感興趣,我就想當大夫,救死扶傷,這也沒有錯?!崩钗浯舐暤?,十分坦然地陳述他的想法。
李父一邊幫張母順氣,一邊對李武說:“念書不好嗎?以后考個功名光耀門楣,你就是我們李家第一個為朝廷做事的人。以我們現(xiàn)在的能力,你考到多久我們就供你到多久?!?p> “父親,能考功名,能當個父母官固然是好,可是我志不在此,我是真的不想念書了,天天都是講那些大道理,不能救人性命,又不能飽其肚子,有什么用,反正明年我不去了?!?p> 這個會議最終沒有出結果,不歡而散。對于這件事,張清是沒有意見的,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不感興趣的東西硬逼是沒有用的,但她不敢說,母親還在氣頭上,她再去添火加柴,別給氣病了。
但她找到李武:“小武,其實不能說念書沒有用,不能救人性命,不能飽其肚子。你想啊,比如說你做了一方父母官,你清正廉潔,為百姓謀福利,你就會救了很多人性命,填飽很多人肚子,那樣才是真正的大義呢。”
“連你也不支持我,我以為你會懂我。我實在是沒有興趣去讀文章,做文章。一篇文章我讀百遍不會,但你要給我講藥方醫(yī)理我聽一遍就記住了?!?p> “這么厲害的嗎?我也沒說不支持你啊,我是很支持你的,我只是來糾正你的一些說法,你說那句念書沒用。還要說說你,你有自己的想法并堅持這是好事,但是你方法不對,你不該和母親大聲爭論,等母親氣消了,平心靜氣的和她說,你是她兒子,而且你很棒,做大夫也不是壞事,她會理解的,會支持你的?!?p> 一連幾天,張母都沒有理李武,李武也在找機會和母親談話。至于李父,他對李武學什么沒多大的要求。后來,李武還是說服了張母,怎么說的就不知道了,反正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