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魚撫額道:“要不師兄你還是收拾一番,再說其他事吧?”
朱洪明這才注意到自己衣襟半敞開,隱約還能看見幾個紅印,瞬間便紅了臉。
趕忙從須彌物中取出一張清凈符,以靈力為引,白霧籠罩全身,只消片刻,口脂印便消失不見。
整理好衣襟,這才有了一些仙家子弟的風范。
在院子里談話不太像樣,李多魚招呼朱洪明往正廳走去。半路讓綠芽去取自己珍藏的霧雨茶為兩人泡上一壺。
霧雨茶產(chǎn)自霧雨山霧雨派,雖不是最好的仙家名茶,卻也算的上不錯,一般的修行中人也舍不得喝這茶。畢竟霧雨茶雖對修行頗有助益,但決然比不上同等價值的藥草。
綠芽的動作很快,李多魚和朱洪明還未落座多久,便端著一壺泡好的霧雨茶進了大廳。
碧綠的茶湯,誘人的清香,不愧是霧雨茶。
朱洪明雖是劍宗弟子,但也沒怎么喝過霧雨茶這種仙家名茶。
劍宗雖是世間最為出名的上宗之一,卻不是很富裕,和一般宗門不同,劍宗之人無論天賦如何幾乎都把心思放在了練劍和修行上,對于經(jīng)商為宗門賺取修行之資不是太精通,一年的收益也是堪堪夠下面的弟子修行。
再加上養(yǎng)劍頗為耗費錢財,宗門內(nèi)弟子多半身上窮得叮當響。
所以劍宗弟子是不太會把錢財花費在享樂之事上的。
自新任劍宗宗主何玉興上任以來,也曾求變,想要好好經(jīng)營宗門下邊的產(chǎn)業(yè),為門下弟子賺取更多得修行之資??蓜ψ诘茏有乃紗渭儯诘茏觽冇眯慕?jīng)營下,劍宗產(chǎn)業(yè)轉(zhuǎn)贏為虧,成了修行界中的一大笑談。
宗主何玉興自是不想放棄,想了個辦法,就是從宗門之外招取一些真正懂得經(jīng)商之道的人來管理劍宗產(chǎn)業(yè)。未曾想到,招攬之人竟是魔門奸細,在幾年之后,卷款而逃。
之后一段時間,劍宗上下都嘞著褲腰帶過了幾年苦日子。
就算是這樣,也沒有劍宗也無長老和弟子抱怨宗主何玉興做得不好。
這就是劍宗。
也是李多魚想要加入劍宗學劍的原因之一。
滾熱的茶湯入肚,朱洪明只覺昨晚被山下母老虎榨干的精力都恢復了不少,整個人氣色都好了許多。
“小師弟,雖說你還未正式入門,但也確確實實已是我劍宗之人。此番下山,師傅除了讓我給你帶來一把獨屬于你的劍,還給了我兩冊修行法門一本,乃是我劍宗人人可修的《劍宗基礎(chǔ)劍訣》,另一本則是我小竹山獨有的養(yǎng)劍法《小竹山養(yǎng)劍法》”
不愧是劍宗,取名可真是……有意思,李多魚啞然。
朱洪明從須彌物中取出兩枚玉簡,用靈力將其送到李多魚面前。
玉是普通的玉,里頭承載著的卻是修行者通往大道的功法。劍宗的養(yǎng)劍法乃是當今世上最為頂尖的劍修功法,李多魚早想一觀。
劍宗劍修雖都是心思單純之輩,但也不會允許自家修行法流落在外。旁人想要一觀,除去加入劍宗,別無他法。
收下兩枚玉簡,李多魚拿起踏歌劍觀摩起來。
可謂是古劍寒黯黯,鑄來幾千秋。白光納日月,紫氣排斗牛。
看這劍鑄造制式顯然不是最近幾年的,李多魚來到此界后讀了許多古籍,一眼便看出踏歌劍樣式多半出于大唐初立之時,和現(xiàn)在的大不相同。
聽聞劍宗有一處禁地稱為劍冢,天下大半以上名劍都在其中。可能踏歌便是從其中挖出來的。
盡管踏歌的樣式比較古老,沒有現(xiàn)在那些花里胡哨的紋理,但那天然的鑄紋讓李多魚十分喜愛。
且看它的材質(zhì),乃是千年寒鐵,鋒利的劍刃寒芒四射,光是看著就讓人心驚。
“小師弟可還喜歡師父他老人家給你的這把踏歌劍?”朱洪明見李多魚目不轉(zhuǎn)睛看著踏歌劍,心里便清楚對方對這把劍有多么喜歡。
和他的無鋒劍相比,踏歌劍其實無論在材質(zhì)還是鑄造方面都更勝一籌。無鋒劍在劍宗以外已是難得一見的好劍,踏歌劍還要比他更勝一籌,難怪李多魚見獵心喜。
雖如此,朱洪明對李多魚能夠得到踏歌劍心中絕無一絲羨慕。于劍宗劍修而言,一把劍的好壞對于自身修行或是實力的提升并無太大關(guān)系。他們更注重的是己身和劍的相性。若是兩者相性夠高,便是一把普通的木劍也能用養(yǎng)劍法養(yǎng)成絕世好劍。
“自是歡喜!哈哈哈,等以后去了劍宗定要當面謝謝師父他老人家!”
“以后的事以后再說。這次我除了給你送東西,還會負責指導你練習《劍宗基礎(chǔ)劍訣》和《小竹山養(yǎng)劍法》,直至本次百宗收徒大會結(jié)束,和新收弟子一齊返回宗門。”
別看朱洪明年紀輕輕,其實他的實力已是藏神境。若不是身在劍宗,而是在一些小門小派,足以擔任一派的長老。所以由他替師授徒是完全可以的。
要知道趙師傅的實力境界也不過是藏神境而已。
練血境,練氣境,通脈境,承橋境,藏神境,而后是靈蘊境,鑄胎境,化生境,神游境。
這是自太白上仙一劍封魔之后已知的境界,至于神游之上是何等境界,世上已無人再知。
朱洪明能以不到雙十的年齡進階藏神境,可想而知,其天賦有多么驚人。
當然也離不了他師父的教導。
不過天賦高不代表就教授的本領(lǐng)就高,天賦低也不代表授徒能力就不行。想那趙師傅,不過藏神境,其授徒能力也能讓高上幾個大境界的蘇石大將軍贊不絕口。
就是朱洪明,在到李多魚打下的夯實基礎(chǔ)后,也是嚇了一大跳。
不過想到自家小師弟背后有那蘇石大將軍在,修行有如此基石也不足為奇。
劍宗以外,高人還是很多的。
天色漸晚,兩人商量一下,今晚先讓李多魚熟悉一下兩門功法,明日再開始正式教學。
回到自己房間,李多魚取出兩枚玉簡,以劍宗特有的解碼方式打開,其內(nèi)記載的功法化為靈光飛入他的腦海靈識之中。
原來所謂的《劍宗基礎(chǔ)劍訣》內(nèi)容和江湖上流傳的那些劍法并無太大區(qū)別。
抽、帶、提、……刺,點、崩、攪、壓、劈、截……
或者用另外一種說法來說,江湖上流傳的劍法的祖宗便是劍宗劍訣。
而另一本《小竹山養(yǎng)劍法》就不同了,它乃是由小竹山祖師爺根據(jù)劍宗養(yǎng)劍法改良得來。
開頭的一句話便是,以身為爐,以爐養(yǎng)劍。
劍成之時,神游天外。